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8 毫秒
61.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晶体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白内障的治疗,现将我院1989年5月—1993年5月中30例(眼)人工晶体置入后情况及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30例中老年性白内障21例,外伤性白内障7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并发性白内障1例,年龄为9~80岁,其中男性19人,女性10人(1人为双眼)。所选用的人工晶体为美国ORC公司(10只),安徽稀炜公司(14只)及苏州医疗器械厂(6只),晶体材料均为PMMA,手术前根据Binkhorst公式或由角膜曲率计及“A”超测定后根据SRK回归公式计算出所需人工晶体屈光度。手术在同光轴显微镜下操作,采用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角膜缘后1~1.5mm巩膜阶梯形切口,开罐式戳囊后娩出晶体核,封闭前房注吸皮质,前房注入平衡液或玻璃酸钠充盈后置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用10~0缝线缝合切口,术后常规抗炎治疗,双星明眼药水扩瞳及激素口服1个月。  相似文献   
62.
本文对大鼠颈动脉体在低氧环境的变化进行了体视学研究,在光镜和电镜下分别测试了颈动脉体I型细胞及线粒体和电子致密核心小泡(EDCV)的各参数,分析表明,在海拔3416米的自然低氧下饲养7天,I型细胞比例减少,胞质增多,微血管增加,线粒体生,EDCV增多,反映了细胞的代偿化变化,高原饲养30天,I型细胞比例进一步下降,微血管明显扩张,线粒体膨胀,嵴破坏,EDCV减小,大小分布不均匀,反映了代偿引的损伤性变化,返回到397米7天,光镜结构有不完全恢复,而电镜出现了极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3.
本文采用图像定量分析和形态测量方法,对缺氧及服用中草药异叶青兰的大鼠海马CA3区超微结构进行形态定量观察.结果表明,缺氧组海马锥体细胞肿胀;粗面内质网脱颗粒、网池扩张、断裂,并且失去正常的绕核或平行成层的分布形式;线粒体明显肿胀、嵴断裂,数量减少,平均截面积增大;髓鞘变性,轴突和树突内线粒体肿胀明显;轴棘、轴树突触间隙宽度变窄.缺氧给药组海马锥体细胞无明显肿胀;线粒体数量增多,平均截面积无明显增大,线粒体嵴结构完整.本文对各组形态变化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乙醇分离法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翼状胬肉178例(184只眼),随机表分组行乙醇分离法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行翼状胬肉切除术90例(93只眼);翼状胬肉显微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88例(91只眼).结果 试验组术后角膜创面平均上皮修复时间为2.61 d,与对照组4.87 d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角膜创面愈合,泪膜稳定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平均12个月,试验组复发2只眼,结膜增厚症1只眼,并发结膜囊肿2只眼,治愈率:94.62%;对照组治愈率:85.7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乙醇分离法从复发基础和原因两方面抑制翼状胬肉复发,是创伤少、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性高,能快速恢复正常眼表结构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5.
一起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4月中旬至6月下旬,本市某小学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对该爆发疫点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fat情概况1.1一般情况:该小学6个年级9个班级共有学生4对名,教职122名。4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学生中共出现腮腺炎病例191例,发病率为45.37%,教职工中未发现病例。1.2流行特点:首例病例于4月11日发病,有明确腮腺炎接触史。此后该校病例逐渐增多,至4月底达第一次流行高峰,共发现114例,至5月中旬第一个流行周期趋于结束,累计发现136例。之后开始第二个流行周期,至6月3O日出现最后1例,第H个流行周期持续时间较长,但病例数减少,…  相似文献   
66.
再喂养综合征是营养不良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数月内体质量下降超过10%的患者。患者常表现为低血压、呼吸急促、胸闷、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当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时,去除诱因、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时对心肺功能进行支持、调整营养治疗方案等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例就1例营养不良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发生再喂养综合征进行有相应的积极对症支持治疗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7.
本文报道了通山县港路乡塘角村五组因井水污染导致伤寒暴发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村民罹患率为19.65%,以青壮年居多,占总患病人数的44.4%;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1.25∶1。发病患者占该组总户数的55.2%。发病高峰在4月下旬,病例全部集中在饮井水的村民中。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少数有畏寒、腹泻或便秘。无死亡病例。采取集中治疗患者,饮水消毒和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服药等综合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8.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发生严重呼吸衰竭的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不能缓解时需进行机械通气支持,以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减少呼吸肌疲劳,争取时间以待药物起效及实施其他治疗措施,从而增加重症哮喘患者成功救治的机会.  相似文献   
69.
目的:为揭示通山县狂犬病暴露的流行病学特征,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09年前来我县就诊的被疯动物或疑似疯动物致伤者进行分析。结果:健康人群中的平均暴露率为50.43/10万,暴露人口的发病率为47.34/10万,病死率为100%;男性暴露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02:1;儿童的暴露率高于成人;从职业看,以学生、农民和学龄前儿童所占比重大。暴露无明显的季节性高峰,但夏秋季有相对集中的趋势。99.44%的暴露是由犬所致,致伤后发病的危险性依次为头面部、上肢、下肢。结论:消灭犬只、减少犬只密度是减少狂犬病暴露、降低狂犬病发病的根本措施。对被外观健康的犬只致伤,也应做好伤口处理和疫苗注射。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对危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急性胃肠损伤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针刺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针刺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针灸治疗,疗程为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1、4、7天的肠鸣音、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喂养达标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结果 治疗第4天,针刺组患者的肠鸣音显著多于常规组,NLR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第7天,针刺组患者的WBC、CRP、PCT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针刺组患者的喂养达标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肠道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