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云南省高校教职工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失衡模式)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运用中文版的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对云南省某高校1244名在职教职工进行职业紧张测评,并同时对血清脂类进行了检测.结果 调整了相关因素后,在男性中,高外在付出组出现血清甘油三酯增高的危险性比低外在付出组增加了3.5倍(OR=3.45,95%CI:1.32~9.04),高内在投入组出现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的可能性比低内在投入组增加了2.9倍(OR=2.86,95%CI:1.03~7.96).随着职业紧张(付出-回报比)的增大,出现高血清甘油三酯的危险性也逐渐增加,与处于低职业紧张状态的教职工相比,中等职业紧张状态的教职工发生高血清甘油三酯的危险性增高了3.5倍(OR=3.43,95%CI:1.24~9.53),而高职业紧张状态的教职工发生高血清甘油三酯的危险性则增高到4倍(OR=4.16,95%CI:1.42~12.17).在女性中,这种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失衡模式)与血脂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云南省高校教职工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失衡模式)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运用中文版的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对云南省某高校1244名在职教职工进行职业紧张测评,并同时对血清脂类进行了检测.结果 调整了相关因素后,在男性中,高外在付出组出现血清甘油三酯增高的危险性比低外在付出组增加了3.5倍(OR=3.45,95%CI:1.32~9.04),高内在投入组出现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的可能性比低内在投入组增加了2.9倍(OR=2.86,95%CI:1.03~7.96).随着职业紧张(付出-回报比)的增大,出现高血清甘油三酯的危险性也逐渐增加,与处于低职业紧张状态的教职工相比,中等职业紧张状态的教职工发生高血清甘油三酯的危险性增高了3.5倍(OR=3.43,95%CI:1.24~9.53),而高职业紧张状态的教职工发生高血清甘油三酯的危险性则增高到4倍(OR=4.16,95%CI:1.42~12.17).在女性中,这种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失衡模式)与血脂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血清及组织中高尔基体蛋白73(G P73)的表达.方法 (1)通过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及组织中GP73的水平;(2)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硬、原发性肝癌患者、正常人的上述4组人群肝组织中GP73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4组中血清、组织中GP73的浓度表达强弱与性别年龄无关;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硬化肝癌中表达逐渐增高,GP73与慢性肝病的进展有关,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相关肝病者,血清、组织中GP73的浓度与AFP、HBV-DNA有一定相关性,并且与ALP相关性较高.结论 GP73在肝癌患者呈现高表达,有助于推测肝脏良、恶性疾病的鉴别,可能成为一种有潜在价值的肝癌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孕鼠暴露于常见微波频段对仔鼠行为发育及认知的影响。[方法]健康7周龄SPF级Wistar大鼠36只,雌雄鼠比例为2∶1,合笼交配后将孕鼠随机分为四组(单暴露组、双暴露组、与暴露组对应的两个对照组),每组6只。单暴露组接受1.8 GHz(常见的手机信号频段)微波;双暴露组接受1.8 GHz和2.4 GHz(常见的WiFi频段)叠加的微波,微波强度均为1.0 mW/cm2。暴露时间为12 h/d,从孕0 d至孕20 d。暴露期间动物自由饮水和饮食,背景条件稳定。暴露完成后,观察并测量仔鼠的生理发育和行为发育指标,仔鼠7周龄后取海马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海马中4种神经递质(谷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天冬氨酸)含量。[结果]两个对照组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予以合并。单暴露组和双暴露组仔鼠的体重[(5.61±0.47)g和(5.36±0.53)g]低于合并对照组[(6.02±0.59)g],睁眼时间[(16.67±0.52)d和(17.00±0.00)d]长于合并对照组[(15.40±0.52)d],前肢悬挂达标日龄[(10.17±0.41)d和(10.17±0.41)d]短于合并对照组[(10.80±0.6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暴露组的谷氨酸表达量[(589.89±84.04)μg/g]低于合并对照组[(741.00±151.58)μg/g]和单暴露组[(742.91±274.95)μg/g](均P0.05),其余3种神经递质表达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鼠暴露于1.8 GHz和2.4 GHz叠加微波场,对仔鼠行为发育及认知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期暴露1800MHz电磁波对子代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7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24只(雌鼠16只、雄鼠8只),雌雄2:1合笼。孕鼠随机分为0.5mW/cm^2暴露组、对照1组;1.0mW/cm^2暴露组、对照2组;暴露组采用1800MHz射频电磁波对大鼠于孕第0~20天进行连续21d全身暴露,每天12h,功率密度分别为0.5mW/cm^2和1.0mW/cm^2。各组于出生后第3周和第7周时,分别随机抽取8只仔鼠(雌雄各半)测定其海马细胞凋亡率。[结果]孕期暴露于密度为1800MHz0.5mW/cm^2的电磁波,3周龄仔鼠海马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和1.0mW/cm^2暴露组(P〈0.05),1.0mW/cm^2暴露组海马细胞凋亡率与两个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周龄仔鼠海马细胞凋亡率,0.5mW/cm^2和1.0mW/cm^2组均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两个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孕期暴露于1800MHz功率密度为0.5mW/cm^2和1.0mW/cm^2的电磁波可致发育期和成年期子代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出生前暴露于1 800 MHz电磁波对大鼠海马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7周龄SD雌性大鼠32只,雄性16只,适应环境一周后交配(雌∶雄=2∶1),受孕后雌鼠随机分为2个暴露组和2个对照组.暴露组均采用1 800 MHz连续射频电磁波于孕0~20 d进行21 d全身暴露,每天12 h,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出生前1 800 MHz电磁波暴露对仔鼠海马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7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16只和雌性32只,以雌∶雄=2∶1交配,将孕鼠随机分为两个暴露组和两个对照组,各8只。暴露组采用1 800 MHz连续射频电磁波于孕0~20 d进行全身暴露,每天12 h,两个暴露组功率密度分别为0.5、1.0 m W/cm2,各暴露组分别设置虚拟暴露作为对照组。暴露结束后在仔鼠长至3周龄和7周龄时,每组随机抽取8只,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海马GABA受体进行染色,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海马CA1、CA3和DG区GABA受体的表达。结果 0.5 m W/cm2暴露组3周龄和7周龄仔鼠海马各区GABA受体平均光密度(MOD)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0 m W/cm2暴露组海马各区GABA受体MOD值均高于0.5 m W/c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出生前暴露于功率密度为0.5 m W/cm2的1 800 MHz电磁波可能使3周龄和7周龄仔鼠的GABA受体在海马各区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分析树鼩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方法采用WS/T66-1996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羟胺-三氯化铁分光光度法测定10只树鼩和10只小鼠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结果树鼩的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个体差异比小鼠小,树鼩全血胆碱酯酶活性(μmol/mL全血,37℃,30 min)绝对值为94.15±4.65,大于小鼠的平均值78.22±8.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鼩在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相关研究方面是较好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云南省砷本底值高、中和低三个地区健康成年人尿砷参考值范围,为云南不同地区职业性砷中毒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选择砷本底值高、中、低的蒙自某水泥厂、昆明某机场、鹤庆某水泥厂无职业砷接触史的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以个旧某锡冶炼厂职业砷暴露作业工人作为对照,收集员工的下班后尿作为样本,用湿法消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尿液中的砷浓度。结果 蒙自(Z=-0.005)、昆明(Z=-1.147)与鹤庆(Z=-1.131)三个地区非职业砷暴露作业工人男性与女性尿砷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环境本底值地区尿砷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0.309,P<0.05),环境本底值高、中和低地区的尿砷单侧95%上限值分别为129.99μg/L,113.18μg/L和108.47μg/L。结论 云南省砷本底值高、中和低三个地区职业健康成年人尿砷参考值分别为129.99μg/L,113.18μg/L和108.47μg/L。  相似文献   
20.
工业稳态噪声对职业工人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及探讨噪声暴露工人出现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早期较为灵敏的观察指标.方法选择某纺织厂毛巾车间与床单车间接触稳态噪声大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85dB(A)工人189名,同时选择接触噪声低于85dB(A)某百货公司商店营业员45名为对照组,详细询问工人及营业员噪声所致的常见临床表现并测定尿中尿香草扁桃酸(VMA).结果观察到接触噪声组工人耳鸣、头晕、多梦、乏力、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神经衰弱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噪声组工人尿中VM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噪声的工人的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存在一定关系,测定工人尿中VMA可作为在噪声作用下反映交感神经与内分泌功能状态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