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病例:患者,女,32岁,孕32+5周,第二胎,B超发现胎儿右侧脑室增宽(15mm)、唇腭裂、双手重叠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约小于孕周4周。孕妇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无有害有毒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无猫狗等宠物接触史。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认知功能和生命质量的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MMSE量表和EORTC QLQ-C30生命质量调查问卷评估141例NSCLC患者,分析认知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41例NSCLC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55.3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脑病灶放疗、体育锻炼、基础疾病在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基础疾病是NSCLC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教育程度高、适当体育锻炼是NSCLC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教育程度低、贫血、病情知晓、化疗周期长、合并其它疾病、脑病灶放疗的患者的生命质量较差(P<0.05)。结论 NSCLC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大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生命质量下降,影响因素较多。专业量...  相似文献   
93.
白细胞介素10与犬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犬急性胰腺炎(AP)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检测了11只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犬和12只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犬发病前后血清IL-10的活性,并与7只正常对照犬进行比较。结果 AEP犬发病后24小时内血清IL-10活性明显高于AHNP犬(P〈0.01),但至48小时时,两组间IL-10活性已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犬及实验组犬AP发病前血清中  相似文献   
94.
一、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收集1992年6月至1999年7月,经病理证实为HCC且血清HBsAg ELISA法检测为阴性的病例32例,其中男26例,女87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6.8岁,肝脏标本包括肝癌组织及癌周组织,其中6例为肝穿组织,27例为手术标本,标本以液氮冷冻和石蜡包埋二种方式保存,患者血清保存于-30℃冰箱。2. 试剂:HCV内外引物选自HCV基因组5′端NC区的nt序列,产物大小256bp,委托上海Sangon公司合成。引物序列如下,Sense(引物)5′AAC TAC TGT CTT CAC GCA GA 3′;Anti-sense(引物2)5′CGC AGC ACC…  相似文献   
95.
脱髓鞘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治疗(附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病历回顾,分析总结脱髓鞘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 分析经CT、MRI检查后诊断的20个病例。结果 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符合临床诊断的病例给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初步研究湖北人群中CYP2D6基因的多态性,为后续的应用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集137例志愿者静脉血,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法分析CYP2D6*10基因多态性,测序法验证结果,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检测基因型分布,卡方检验进行验证,并将结果和以往文献相比较。结果经测序验证,137例样本中,野生型(CC)为35例,出现频率为25.5%;杂合子(CT)为52例,出现频率为38.0%;突变型(TT)为50例,出现频率为36.5%,C等位基因的频率为44.5%,T等位基因的频率为55.5%,和以往研究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北人群中CYP2D6*10存在较高突变频率,在人群中开展基因分型对正确指导临床用药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硝普钠(SNP)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疗效.方法 对36例CHD合并PH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SNP 5mg/次+生理盐水2mL,2~3次/d,雾化吸入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动态监测患儿血压、心率(HR),运用超声心动图于吸入SNP前、吸入后10min、30min及3d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右室射血前期(RPER)、加速时间(AT)、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肺动脉峰值血流速度(PA)的变化.结果 患儿呼吸困难评分、喘息评分及肺内罗音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6、8.34、7.69,均P<0.05).患儿吸入SNP后,血压、HR、EF及FS与吸入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89、0.59、0.21、0.09,均P>0.05).吸入后10min、30min患儿的RPER/AT、PAMP、PASP及PA与吸入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8、0.49、0.36、0.29,均P>0.05);患儿RPEP/AT、PAMP、PASP及PA吸入SNP后3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8、5.76、6.25、7.38,均P<0.05).结论 SNP雾化吸入治疗CHD合并PH具有缓解病情,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解剖外旁路手术治疗高龄患者主髂动脉闭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解剖外途径动脉旁路术治疗高龄重症主髂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解剖外路径动脉旁路术治疗的高龄重症主髂动脉闭塞33例(39条肢体),男性2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76.0±3.0岁(70~87岁),临床症状按照Fontaine分期为Ⅱb期5例(7条肢体),Ⅲ期22例(26条肢体),Ⅳ期6例(6条肢体),均为TASC C~D级病变.结果 腋-双股动脉旁路术6例(12条肢体),腋-单股动脉旁路术20例(20条肢体),股-股耻骨上旁路术7例(7条肢体).术后22例静息痛消失,5例患者间歇跛行明显改善,6例患者肢端溃疡愈合.踝肱比从术前的0.29 ± 0.11提高到0.66 ±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1%(3/33),无30d内截肢和死亡病例.本组3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率100%.术后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2±5)个月,随访期间内移植物一期通畅率89.7%(35/39),二期通畅率94.9%(37/39),肢体救治率92.3%(36/39),死亡率6.1%(2/33),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肌梗死及恶性肿瘤(胃癌).结论 解剖外旁路术是治疗高龄重症主髂动脉闭塞的安全有效方法,术前心肺功能不全是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
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86例(98条肢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60~82岁,平均(70±6)岁.临床症状包括重度间歇性跛行54条肢体,静息痛28条肢体,肢体溃疡11条肢体,严重坏疽5条肢体.主髂动脉病变25条肢体,股腘动脉段病变33条肢体,胫腓动脉病变8条肢体,髂股腘动脉多节段病变32条肢体.全部患者接受下肢动脉腔内治疗,总结围手术期要点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 急诊手术8条肢体,择期手术90条肢体.单纯行球囊成形10条肢体,球囊成形+支架植入88条肢体.手术成功率95.9%,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5例(5.1%),其中心肌梗死2例,一期大腿截肢2例,不可逆造影剂肾病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全组83例患者术后随访1~35个月,平均(18±10)个月,随访率96.5%.随访期内死亡2例,病死率2.3%.血管一期通畅率83.7%,二期通畅率94.9%.踝关节以上截肢4例,保肢率95.9%;另有6例行截趾或截足.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效果与糖尿病史、缺血程度和病变范围相关.结论 下肢动脉腔内重建具有微创、安全以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应作为治疗老年下肢缺血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法.糖尿病史、缺血程度和病变范围是影响下肢动脉腔内重建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