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61.
目的 探讨老年人鼻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9年5月鼻内镜下治疗75例老年人鼻出血的出血部位、疗效、与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及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一次治疗治愈68例,二次治疗治愈7例;均找到明确出血部位,分别为:下鼻道后穹窿部27例,鼻中隔面18例...  相似文献   
262.
<正>外伤患者中气胸的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高达20%[1]。若未能及时对患者的气胸予以干预则可能增加患者心脏骤停的风险,对患者进行早期气胸诊断及治疗则显得较为重要。扩大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EFAST)是在创伤超声(FAST)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右侧胸腔及双侧前胸的检查,文献报道其能够应用在外伤性气胸的诊断中[2]。本文拟探讨EFAST应用于外伤性气胸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263.
目的 分析大叶性肺炎患儿病原检出情况及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大叶性肺炎患儿,分析血液标本、痰液标本、咽拭子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学检出结果,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病原学分布差异。结果 724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中,593例检出病原学阳性,阳性率81.91%。混合感染147例,占比为20.30%。病原检出前4位分别为肺炎支原体(MP)(530例)、肺炎链球菌(SP)(61例)、流感嗜血杆菌(HI)(44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35例),阳性率分别为73.20%、8.43%、6.08%、4.83%。副流感病毒女性患儿阳性率高于男性患儿(P<0.05)。大叶性肺炎3~10岁儿童573例,占比79.14%。MP阳性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且第三季度阳性率最高,为78.78%。细菌阳性率、混合感染阳性率第二季度最高,分别为21.76%、22.53%;病毒、真菌阳性率第一季度最高,分别为16.39%、4.10%。结论 儿童大叶性肺炎多见于3~10岁儿童,病原检出率MP最高,其次为SP、HI、RSV。MP在第...  相似文献   
264.
目的探究疫苗接种对儿童免疫球蛋白A血管炎(immunoglobulin A vasculitis,IgAV)短期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IgAV患儿一般资料及发病前1年内疫苗接种史。通过自身对照-病例交叉分析方法,比较IgAV发病前3个月风险期和对照期的疫苗暴露率,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同时进行1个月、2个月风险期的敏感性分析。结果纳入193例IgAV患儿,中位年龄为7.0岁;36例(18.7%)在发病前1年内至少接种1次疫苗,14例(7.3%)在3个月风险期至少接种1次疫苗。与未接种疫苗组相比,接种疫苗组IgAV发病年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受累、肾脏受累、关节受累患儿比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前3个月内接种任意种类疫苗与IgAV发病风险的OR值为2.08(95%CI:0.82~5.27,P>0.05)。进一步对1个月、2个月风险期进行敏感性分析,显示接种任意种类疫苗与IgAV发病风险的OR值分别为2.74(95%CI:0.72~10.48)、2.72(95%CI:0.95~7.77),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疫苗接种未增加儿童IgAV发病风险,也未使IgAV患儿临床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265.
目的:探讨扭伤散联合纸夹板外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Acute Ankle Sprain, A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临床数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遵循POLICE原则,基础组按基础治疗处理,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和扭伤散外敷进行治疗。各组均使用纸夹板进行外固定,治疗疗程为14 d,第3,7,14天复查随访,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3,7,14天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Kofoed评分)、肿胀评分和不良反应,以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试验共纳入获得完整随访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180例,其中基础组58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60例,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VAS评分、Kofoed评分和肿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87%,91.94%和90.00%,对照组和治疗组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  相似文献   
266.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苗接种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3~17岁初诊ITP患儿COVID-19疫苗接种情况与临床资料。比较ITP患儿发病前12周内、12周前接种及未接种COVID-19疫苗3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ITP发病前<4周、4~<8周、8~<12周、≥12周接种疫苗及未接种疫苗5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的变化。采用病例对照设计进行疾病发生风险估计:选取同时期该院急诊科住院的387例3~17岁骨折儿童作为对照组,与ITP患儿发病前12周、8周、4周疫苗暴露情况比较以估计ITP发生风险。结果129例ITP患儿中,发病前12周内、12周前接种及未接种COVID-19疫苗3组年龄、性别、前驱感染率、初诊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初诊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出血评分、抗核抗体阳性率、治疗4 d后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复发率及病程持续≥3个月患儿比例等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前<4周、4~<8周、8~<12周、≥12周接种及未接种疫苗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补体成分3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估计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前12周内、8周内及4周内COVID-19疫苗接种均不引起ITP发生风险增加(P>0.05)。结论COVID-19疫苗接种不引起ITP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67.
(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 年龄74岁, 因"发热2周, 检查发现胆管占位7 d"入院。患者2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 体温最高39.3 ℃, 伴咳嗽, 少量咳痰, 就诊于本院急诊科。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胆总管下端占位伴肝内外胆管增宽, 胆总管结石, 少量腹腔积液。为求进一步治疗, 收入普通外科。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