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7篇
  免费   968篇
  国内免费   931篇
耳鼻咽喉   241篇
儿科学   115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901篇
口腔科学   191篇
临床医学   2865篇
内科学   1252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507篇
特种医学   806篇
外科学   1251篇
综合类   4913篇
预防医学   2440篇
眼科学   200篇
药学   1754篇
  17篇
中国医学   1906篇
肿瘤学   816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69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413篇
  2019年   427篇
  2018年   443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840篇
  2013年   701篇
  2012年   912篇
  2011年   936篇
  2010年   921篇
  2009年   1000篇
  2008年   1007篇
  2007年   925篇
  2006年   940篇
  2005年   844篇
  2004年   822篇
  2003年   826篇
  2002年   746篇
  2001年   681篇
  2000年   591篇
  1999年   525篇
  1998年   411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432篇
  1995年   426篇
  1994年   320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218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10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3篇
  195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餐后血糖对2型糖尿病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和胰岛素释放(IRT)试验,解析空腹和餐后血糖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7年6月,内分泌和代谢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 588例进行OGTT和IRT检测。以血浆葡萄糖5.6、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切点,7.8、11.1mmol/L为餐后血糖切点,分析患者分布情况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1h血糖(1 h 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等不同切点对糖尿病诊断的价值。结果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患者3097例。其中FPG≥7.0mmol/L者2654例,单独检测2hPG漏诊62例,占2.33%;单独检测1hPG仅漏诊18例,占0.6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 h PG≥11.1 mmol/L者中FPG〈7.0 mmol/L的占14.60%(443/3 035);1 h PG≥11.1mmol/L者中FPG〈7.0mmol/L的占14.00%(429/3065),差别无有统计学意义(P=0.503)。FPG和餐后2hPG均正常202例〔但其中113例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分泌延迟,占55.94%〕,其余289例为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在1 hPG≥11.1 mmol/L且2 h PG〈11.1 mmol/L的291例中,54例FPG≥7.0mmol/L经复查诊断为糖尿病,另有125例餐后30 min血糖≥11.1 mmol/L者的HOMA指数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FPG5.6~6.1mmol/L而2 h PG≥11.1mmol/L的糖尿病患者接近。结论1 h PG与FPG的一致性不比2 h PG差,且更敏感,提示1 h PG同2 h PG一样,可以作为糖尿病的餐后血糖诊断切点。  相似文献   
992.
孕期化学污染物暴露影响胎儿及儿童生长发育,本文以国内外发表的大量流行病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孕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空气污染物及重金属暴露对胎儿婴幼儿及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带状疱疹并发肠梗阻是由于疱疹病毒损害皮肤感觉神经后,反射性的累及腹腔植物神经使其麻痹而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丧失致肠内容物不能有效运行,但无肠管机械性梗阻证据而产生的临床症候群。本文就我院2004年以来共17例带状疱疹伴肠梗阻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4.
曹永德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606-2606
病人男,55岁,于1998年4月26日因从4楼摔下跌伤5h入院.入院查体:血压o/okpa,脉弱,神志不清,额部有一长约1厘米皮肤裂口,双肺(-),心率126次/min,双大腿畸形,下段伤口渗血,左侧小腿中段压痛.  相似文献   
995.
1起由O139引起的霍乱暴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查找霍乱暴发的原因,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疫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8月孝感市孝南区发生的1起霍乱暴发疫情进行调查.[结果]本起霍乱暴发疫情发生在家庭丧宴就餐者中,161人就餐,发病15例,发病率为9.32%;粪检161人,检出霍乱感染者11例,感染率为6.83%,其中3例为健康带菌者,无死亡病例.没有出现二代感染者.未聚餐者中未发现霍乱病人,粪检64人,均未检出霍乱弧菌.从11例感染者和1份厕所粪便检出的霍乱弧菌均为O139群.[结论]这是一起农家丧宴引起的O139群霍乱暴发.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比缬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与缬沙坦(缬沙坦80mg)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谷峰比值(TPR)和平滑指数(SI),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SBP≥140mmHg且<160mmHg(1mmHg=0.133kPa),DBP≥95mmHg并且<110mmHg]84例,随机分为缬沙坦/氢氯噻嗪和缬沙坦组,共服药8周,观察服药前后血压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缬沙坦/氢氯噻嗪组和缬沙坦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84.2、52.5,达标率分别为73.9、42.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缬沙坦/氢氯噻嗪组TPR为SBP76.7、DBP71.2,均>50;SI为SBP1.14±0.39、DBP1.09±0.27,均>1。缬沙坦组的TPR为SBP77.6、DBP71.3,均>50;SI为SBP1.24±0.39、DBP1.19±0.27,均>1。两组的TPR和S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优于单用缬沙坦80mg,TPR和SI...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西不同产地的广东紫珠药材中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的含量。方法:使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215;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19:81),流速1.0mL&#183;min^-1检测波长332nm。结果:连翘酯苷B、金石蚕苷进样量分别在0.2~2.0μg和0.28~2.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连翘酯苷B及金石蚕苷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7%和101.8%,RSD分别为1.0%和1.7%。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广东紫珠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去颅骨瓣减压术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和严重的脑水肿或脑肿胀患者,能有效地缓解颅内高压,防止继发性脑损害,挽救部分患者生命,但遗留有颅骨缺损.  相似文献   
999.
1000.
大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的应用及其针刺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总结,并从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针灸方向,阐述其治疗机理。研究发现,针刺腧穴可增加脑血流量,可恢复T/K的失衡水平,并能促进一氧化氮生成,使其比例趋于正常,从而保护血脑屏障,延缓并减轻脑水肿形成和发展。相关研究,应在内源性损害因子、内源性脑保护因子、血脑屏障及其相关蛋白的变化等方向应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