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目的突破常规心理训练方法,把建立在神经生理基础上的大脑皮层功能优化-整合训练法应用于运动员日常训练,探讨其对优秀射击射箭运动员应激反应性焦虑预测结果的调控作用。方法在上海市射击射箭中心选取一线运动员28名,分别比较训练组和对照组《SMMU军事应激反应性焦虑预测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测试分值是否有显著下降,进而比较大脑皮层功能优化-整合训练法对何种焦虑预测可能的运动员影响效果明显。结果训练组训练前后状态焦虑值、特质焦虑值均显著下降(38.76±9.444,32.43±6.030;39.10±8.977,35.00±6.317;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训练组中,焦虑预测高分组应激下焦虑预测值、状态焦虑值、特质焦虑值均显著下降(77.25±4.921,67.88±8.202;45.13±10.246,33.75±4.950;45.25±7.649,37.25±4.367;P0.05),焦虑预测低分组、中间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大脑皮层功能优化-整合训练法能够降低运动员,尤其是未来应激下高焦虑可能的运动员的焦虑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272.
目的 观察皮瓣穿支血管的二维、三维超声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特点.方法 应用高频二维(2D)和三维(3D)探头对20例正常人、3处皮瓣部位、共47支皮瓣穿支血管进行2D和3D超声成像,观察穿支血管的解剖位置、走行特点、可显示长度、内径,并测量各穿支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超声成像探查穿支血管最小内径可达0.5mm;其走行方式有:斜行59.6%(15°~75°)、垂直17%(>75°)、螺旋17%、平行浅出6.4%(<15°);2D成像中4支(8.5%)穿支血管显示分支,显示的穿支血管长度均值为8.1±1.3mm,3D成像中33支(66%)显示分支,显示长度均值为11.7 ±0.8mm,3D超声成像显示穿支血管长度及分支数与2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结论 高频2D和3D超声成像可有效探查到内径r≥0.5mm的微细穿支血管,并能准确显示其解剖位置、走行、长度及管径,并可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3D较2D超声可更准确地显示穿支血管的走行方式、长度及分支情况.  相似文献   
273.
在射击射箭这类技能性项目中,焦虑是影响运动员心理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1-2].父母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焦虑水平、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产生影响[3-5],但目前针对运动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文献报告.本研究探讨优秀射击射箭运动员父母教养方式与状态-特质焦虑水平的相关性,为探查父母对优秀射击射箭运动员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提供初步资料.  相似文献   
274.
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与超声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恶性叶状肿瘤(MPT)临床、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病理特征,为恶性叶状肿瘤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恶性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超声声像图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肿瘤复发转移与临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2例恶性叶状肿瘤患者超声声像图表现:肿瘤大小及部位:12例患者13个恶性叶状肿瘤位于左侧乳腺4例,右侧乳腺8例,其中8个肿瘤最大径≥5.0cm,5个肿瘤〈5.0cm。肿瘤形态及边界:13个恶性叶状肿瘤10个呈分叶状,2个形态不规则;11个边界清晰,2个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11个内部回声不均匀,2个内部回声均匀;9个后方回声增强,6个内部伴无回声。内部钙化:1个肿瘤内出现粗大钙化,12个内部无钙化。血流分级: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2个肿瘤表现为Ⅰ级血流,3个表现为Ⅱ级血流,8个表现为Ⅲ级血流。第1次手术方式:12例患者中6例采用单纯肿瘤切除活检术,2例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术,4例采用乳房切除术。术后临床随访结果:术后随访20~155个月,平均(69.9±46.4)个月,其中4例肿瘤局部复发(1例复发1次,1例复发2次,1例复发3次,1例复发15次,3例第1次手术为肿瘤单纯切除术,1例第1次手术为全乳切除术),1例出现肺部转移。结论肿瘤体积较大,呈实性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伴无回声,血流丰富,易局部复发为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超声表现。  相似文献   
275.
目的以三聚氰胺为模板分子,制备一系列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将MIPs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检测奶粉样品中残留的痕量三聚氰胺。方法采用沉淀聚合法依次优化致孔剂种类、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的摩尔比、交联剂的用量,得到对三聚氰胺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和高吸附容量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60mL奶粉样品提取液中痕量三聚氰胺进行净化和富集。结果萃取回收率为85.1%~99.7%,固相萃取过程不但可以避免繁琐的样品浓缩过程,缩短了样品前处理时间,而且降低了二次污染。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9.7%~10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不高于3.1%。与国家标准方法(GB/T 22388-2008)所用的萃取柱(MCX)相比,MIPs萃取柱表现出更好的净化和富集效果。结论建立了一种奶粉样品中痕量三聚氰胺的残留检测方法,为监控食品样本中痕量三聚氰胺残留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76.
目的:尿维生素D结合蛋白(urine vitamin D-binding protein,uVDBP)的排泄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u VDBP在T2DM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及其与肾小管的关系,为T2DM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向。方法: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105例T2DM患者(患者组)和同期募集健康体检者30例(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入组人员的一般资料及血、尿液生物化学指标,并采用ELISA法检测uVDBP、尿人肾损伤因子-1(urine kidney injury molecule 1,uKIM-1)、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rine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uNGAL)、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e retinol-binding protein,uRBP)水平,再经尿肌酐(creatinine,Cr)校正为u VDBP/Cr、uKIM-1/Cr、u NGAL/Cr、u RBP/Cr。采用Pearson和Spear...  相似文献   
277.
张猛  吴成  戴晴 《临床儿科杂志》2021,39(7):498-500
目的探讨急性荨麻疹伴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性荨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患儿11岁,例2女性患儿2岁10个月,均表现为皮疹、腹痛、呕血、黑便。经治疗后,例1皮疹基本消退,例2残留少许斑片状皮疹;但仍均有不同程度贫血,胃镜均提示消化性溃疡。2例患儿均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例1经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急诊手术后仍不能有效止血,后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例2经内科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急性荨麻疹易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经药物、内镜下止血及手术治疗,出血可得到有效控制,否则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78.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剂利声显对彩超检测肾细胞癌血流状况的增强效应,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19例(个)肾细胞癌,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经周围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利声显(SHU508A),浓度300mg/ml,平均注射剂量79ml。观察注射前后瘤内血流信号显像情况。结果:超声造影前19个肾癌彩超显示4个无血流信号,11个周边部分环绕血流,4个瘤周瘤内见散在点状、短条状血流;超声造影后,19个肾癌瘤内血流信号均增强,16/19(84.21%)明显增强,3/19(15.79%)轻度增强,增强效应主要表现为血流信号明显增多,分布区域增大,血管显示段延长,分枝更清晰完整。结论:超声造影剂利声显能显著增强肾细胞癌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更完整显示肾癌的血管形态、分布等,明显改善彩超对肾癌血供的评价,对肾肿瘤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9.
经阴道超声与宫腔注液造影评价宫腔内病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经阴道超声与宫腔注液造影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经阴道超声与宫腔内注液造影结合检查月经不规则妇女20 例,宫腔造影插管采用更细、更方便的专用宫腔造影管,造影剂用无菌生理盐水。结果 粘膜下肌瘤7 例,呈等回声或低回声、无蒂、基底较宽,基底处内膜强回声线中断;内膜息肉6 例,呈中强回声,多有蒂,基底处内膜强回声线无中断;子宫内膜癌2 例,为中强回声,基底宽广,形态、边缘不规则,回声不均;5 例宫腔内未见病变。与最后诊断符合者19 例(19/20) 。结论 经阴道高频超声与宫腔注液造影检查是一项简便、准确、无创的宫腔内病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80.
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病变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超检查27个(26例)肾脏占位病变,观察超声造影前后病变内血流显示情况。结果超声造影后:(1)肾癌病灶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强,显著增强者占72%;(2)肾错构瘤75%无增强,肾囊肿均无增强;(3)肾柱肥大增强与肾实质一致。造影前后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4%与100%。结论超声造影有助彩超更准确评价肾肿瘤血供状况,对肾占位病变诊断与鉴别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