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75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南京市1202名4~19岁健康男女儿童为对象,采用第二掌骨长度指标,建立预测男女儿童最终身高的回归方程。阐明了以第二掌骨指标预测身高的依据。并对其预测值的准确性进行了检验。作者认为:这一预测身高的方法误差较小,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著者对Yuendumu地区88名(男52名、女36名)儿童10年(1961~1971)追踪观察,应用手、腕部14项骨化指标,发现身高生长高峰速度年龄和手、腕部骨化指标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3.
利用南京市儿童少年生长发育10年追踪调查资料,采用儿童少年当时的身高、身高年增长值、骨龄、骨龄年增长值、第二掌骨长度、父母身高等指标,分年龄组进行预测9-16岁男女儿童成年身高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并对各回归方程进行了剩余分析。同时对月经初潮及首次遗精的少年进行了单独的分析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该方法真实可靠,误差较小;引入月经初潮及首次遗精年龄变量后,其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南通市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南通市2~12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肥胖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南通市2641名2~12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筛选单纯性肥胖儿童后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641名2~12岁儿童中筛查出单纯性肥胖者173例,总检出率为6.55%,其中男性100例(7.24%),女性73例(5.80%)。2~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49例(5.56%),轻、中、重度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51%,1.25%,0.79%;7~12岁儿童单纯性肥胖124例(7.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家族史(P=0.012)、出生时的生产方式(P=0.003)、进食速度(P=0.001)、既往食欲(P=0.002)、暴食暴饮(P=0.004)以及对体型的看法(P=0.012)等6个因素与肥胖发生相关。结论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积极纠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与审美观念,控制其高能量、高脂肪食品的过量摄入有助于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抗贫血胶囊纠正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作用,为开展儿童贫血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缺铁性贫血儿童100名,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50名儿童,男、女各半.试验组儿童每日给予抗贫血胶囊,对照组儿童予以安慰剂;分别于食用前、35 d后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IgG水平,并进行膳食调查,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补充抗贫血胶囊儿童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和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水平明显下降,但血清铁水平未出现明显差异.实验期间2组儿童的能量、蛋白质、铁、维生素C、维生素B2摄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贫血胶囊具有一定的纠正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南通市通州区围产儿出生缺陷检出情况,为探讨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3年上报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2013年监测围产儿76153例,检出出生缺陷儿349例,年发生率在3.08‰~6.03‰间,平均4.28‰,10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总唇裂、多指、先天性心脏病、马蹄内翻、肢体短缩。<20岁和≥35岁产妇所生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男婴高于女婴。结论应加强出生缺陷的三级干预,减少出生缺陷发生和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7.
南京市矮身材儿童致矮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矮身材儿童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可疑矮身材儿童134例,正常对照124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非足月产、非母乳喂养、食欲食量差,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身高矮(父≤165cm,母≤155cm),营养不良及体弱多病均为矮身材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消除不良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合理营养是预防身高发育落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8.
目的 了解矮身材儿童骨发育情况。方法 对南京市区的135名可疑矮身材称童形态指标、特征指标、手、腕部骨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 男女两性在矮小范围分布上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矮身材儿童青少年骨髓(BA)、时间年龄(CA)、身高年龄(HA)之间的关系,有79名骨发育程度大于CA或HA,占58.5%,体质性生长迟缓的有22名,占16.3%,家族性矮身材的有24名,占17.8%,甲状腺机能减低或垂体功能减低的有10名,占7.4%。结论 矮身材儿童与家庭遗传、生长迟缓、骨早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女孩不同成熟类型与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追踪调查法。结果峰值早熟型为8.13±0.63cm/年;平均型7.20±1.27cm/年;晚熟型6.26±0.84cm/年。身高年增长值早熟型初潮前一年最快,平均型初潮前二年最快,晚熟型初潮前三年最快。结论不论成熟早晚,其身高发育水平非常接近。性发育先后顺序为乳房、阴毛、腋毛。桡骨骨骺完全愈合后身高增长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