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目的:探讨局麻下使用善愈双层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北京天助公司生产的善愈补片,经腹股沟切口腹膜前置入治疗67例单侧腹股沟疝。结果:本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患者无明显疼痛。手术的平均时间为40 min,术后当日即可下床活动,7 d出院,切口疼痛较重者需使用止痛剂者3例,无术后神经瘤,并发阴囊水肿1例,本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未出现缺血性睾丸炎、尿潴留、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无明显的异物感,术后无复发。结论:局麻下善愈双层补片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疗效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创口小,术后恢复快,治疗费用低,因此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及有 效防治FI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12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早产 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观察表》,观察早产儿FI的临床特征,寻找早产儿发生 FI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1)共62例发生FI,发生率为53.45%(62/116),男婴发生率为44.93%(31/69),女婴发生率为 65.96%(3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出生体重儿FI发生率为48.57%(34/70),超低出生体重儿FI发生率为 88.8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主要发生在开奶48~72 h内,以腹胀、胃潴留、呕吐和胃内咖啡色样物为 临床表现,其中腹胀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2)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1 000 g(P<0.05)、使用枸橼酸咖 啡因(P<0.05)和配方奶喂养(P<0.05)是FI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FI在早产儿中发生率高。出生体重<1 000 g以及 使用枸橼酸咖啡因和配方奶开奶是早产儿发生FI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早产儿管理的重点,经口喂养成功与否决定早产儿能否顺利完成从肠外营养-管饲喂养-经口喂养的转换。经口喂养能有效改善住院早产儿近期和远期预后。笔者拟就早产儿经口喂养支持技术的相关理论、评估方法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儿科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现状,为提升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对我科867例住院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堵管率、留置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90%)但留置天数较短(2.35±1.3)d,外渗、导管堵塞、留置针滑脱及静脉炎达26.45%.婴儿组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留置针滑脱及静脉炎发生率较高;幼儿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以堵管及外渗多见;学龄前患儿堵管发生率相对较高;学龄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其他组患儿,较少发生输液并发症.结论 应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穿刺部位及血管,规范使用和维护留置针,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益保世灵与维生素B6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保世灵为头孢类广谱抗生素 ,适用于对益保世灵敏感的致病菌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部位感染的治疗。维生素B6可用于治疗抗癌药所致的呕吐。临床上常将这两种药物配合治疗抗癌药所致的呕吐伴感染的病人 ,但经临床观察发现 ,益保世灵与含维生素B6的葡萄糖液接续静脉输注时 ,莫菲氏滴管内立刻出现乳白色混浊液。为此 ,将两种药液进行试验 ,取益保世灵 2ml (0 .5g)及维生素B62m1(0 .1g)吸入同一注射器内 ,混合液即刻变为乳白色混浊液 ,放置 2 4h混浊现象未消失 ,再向混浊液体内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ml ,混浊现象仍存在。  临床…  相似文献   
16.
护理人员工作特征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文涛  李继平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081-1082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特征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探讨科学的工作设计方法,为促进护理人员与工作岗位的最佳匹配,有效提升工作满意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7所综合性医院的430名护理人员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各工作特征与内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均成正相关,他人反馈及合作性与外在满意度成正相关;任务重要性与内在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429,他人反馈与外在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421,工作自主性与一般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425。结论工作特征对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科学的工作设计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让组织既有的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从而有效实现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劳瘁支持是影响早产儿存活和生存质量的关键环节.尽管肠外营养和管饲在早产儿早期营养支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并发症,早产儿营养以经口喂养为最佳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疾病严重程度对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52例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进行队列研究,记录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管饲天数.采用新生儿医学指数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结果 出生胎龄28~32周早产儿的住院天数和管饲天数长于胎龄33~34周的早产儿,不同胎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的相应胎龄及体质量无显著差异.疾病严重程度与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管饲天数呈正相关.高危早产儿管饲天数长于低危早产儿,其开始经口喂养及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均晚于低危早产儿.结论 疾病严重程度对经口喂养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应建立个体化的经口喂养评估方法.新生儿医学指数可作为一个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用于预测和评估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共词分析方法对近10年国内有关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的文献进行分析,深入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早产儿”、“营养”或“喂养”、“出院”为主题词,检索并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利用Bicomb2对下载的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和分析,利用Ucinet6.0及Netdraw绘制共现分析图,将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可视化。结果 共纳入文献72篇,提取高频关键词20个。通过共词分析得出,我国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的问题;营养支持方式以母乳喂养、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最为热门;而有关强化营养时间、辅食添加、营养状况对早产儿远期健康影响以及营养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结论 现阶段国内有关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的研究总体较少,其中以出院后营养支持对象与方式、近期生长发育状况的研究相对较多。在早产儿强化营养、辅食添加、营养状况对其远期健康影响以及出院后营养管理方法等方面,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早产儿出生、转运过程、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后及日常保暖措施,并对如何提高早产儿入室体温、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