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分析使用奥美拉唑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arterystentimplantation,PCI)后的安全性及对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筛选出2010年2月-2012年4月期间98例就诊于我院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对比两组治疗后并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及7d内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结果】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1.9%,对照组为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观察组1.9%,对照组为1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服用奥美拉唑安全,并未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PCI术后使用奥美拉唑可以预防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42.
目前,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血压正常后便可慢慢停药,常导致严重并发症.恰当的护理干预,纠正患者的认识误区,使患者掌握一定的高血压防控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降低高血压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提高机体健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病中的作用及消栓通脉颗粒治疗DVT的靶点与机制。方法 60例急性期DVT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结合组)30例和西药组30例。西药组给予尿激酶20万单位静滴,1次.d-1,低分子肝素钙4 100单位皮下注射,1次.d-1,均连续用药14 d。结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口服消栓通脉颗粒,每次10 g,2次.d-1,连续用药14 d。3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组。RT-PCR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2、TLR4、IL-6、TNF-α、IFN-γmRNA表达,测量患肢肢围变化,观察静脉再通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VT患者外周血TLR2、TLR4与IL-6、TNF-α、IFN-γmRNA表达均升高(P<0.05),且TLR2、TLR4 mRNA水平与IL-6、TNF-α、IFN-γ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合组外周血TLR2、TLR4与IL-6、TNF-α、IFN-γmRNA表达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Toll样受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在DVT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消栓通脉颗粒通过靶向TLR2、TLR4,减少炎性细胞因子产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对DVT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4.
正简单地讲,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向学员传授知识。但是,如何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则是一门艺术。教员的课堂教学活动就如同演戏,学员就是观众,教员就是导演和演员,课堂教学效果就是一场戏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5.
由于长期静脉输液的老年人反复穿刺和药物刺激,使血管遭到破坏,静脉弹性降低,对针管的包绕能力减弱,易使药液顺着针管渗漏到外周组织中[1]。我科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分别采用光子治疗仪照射法和硫酸镁药物湿敷法对输液外渗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护理士官是部队基层卫勤保障的一线组织实施者,是师以下部队卫勤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平时卫生防病,还是战时火线救护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为了提高战创伤救治能力,更好地掌握战创伤救治技术,我们对急救护理技能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小鼠模型恐惧记忆减退的机制以及电生理学的变化.方法 建立腹腔注射微量匹罗卡品 (PILO) 诱发的颞叶癫痫小鼠模型,对致痫后24 h、2周和6周的小鼠海马切片CA1区域的神经元分别进行α-氨基-3-羧基-5-甲基异戊唑-4-丙酸(AMPA)受体介导的基础突触传递效率及长时程增强(LTP)形成的检测;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ILO诱发的癫痫早期(24 h)海马CA1神经元上AMPA受体介导的基础突触传递效率明显增高,LTP呈现增强的趋势(P>0.05);后期(6周)AMPA受体介导的基础突触传递效率与对照组已无明显差别,但LTP的形成被抑制(P<0.05).结论 LTP的抑制是场景恐惧记忆减退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8.
吞咽障碍(Dysphagia)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及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的将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由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吞咽困难,称为神经性吞咽障碍(Neurogenic Dysphagia).脑血管病和脑损伤是导致吞咽障碍的最主要病因,约30~50%的脑损伤患者有吞咽困难 [1-2],其发生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心理障碍的风险是无吞咽困难患者的3倍[3],严重影响其预后,所以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摄食-吞咽障碍的脑损伤患者非常重要[4].笔者结合文献及体会就其近年康复评定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清感童饮活性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实验建立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木犀草素、芹菜素、芍药苷、连翘酯苷A、连翘苷等6种活性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检测方法,考察大鼠灌胃给药清感童饮后,6种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采用WELCN Ultimate XB-C18色谱柱(2.1 mm×100 mm,3 μm)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进样量3 μL;流速为0.2 mL/min;柱温40 ℃;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正、负离子同时测定。[结果] 结果显示,大鼠血浆样品中各成分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其日内、日间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基质效应以及提取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各成分的t1/2z为1.18~34.12 h,Tmax为0.44~19.33 h,Cmax为9.00~318.09 μg/L,AUC0~t为12.40~15 969.32 h·μg/L,MRT0~t为2.23~23.19 h。[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适用于清感童饮中甘草次酸、木犀草素、芹菜素、芍药苷、连翘酯苷A、连翘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50.
背景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伴前庭症状患者常无明显的肢体瘫痪,眩晕、头晕症状改善后具备一定的行走能力,但跌倒风险高,临床缺乏对其步行能力的关注。双任务模式的功能评估能更好地发现患者潜在的步态异常,为早期康复干预提供依据。目的 探究双任务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伴前庭症状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2022年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伴前庭症状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任务步行、运动-运动双任务步行、认知-运动双任务步行模式,采集患者步态参数,包括步速、步频、步幅、双支撑相时间占比、步长时间、躯干冠状面、矢状面摆动角度,比较3种任务条件下患者的步态参数差异,同时比较两种双任务步行下双任务成本差异。结果 与单任务步行比较,患者进行运动-运动双任务步行时,躯干冠状面、矢状面摆动角度减小(P<0.05);在进行认知-运动双任务步行时,步速降低、双支撑相时间占比延长,躯干冠状面摆动角度增加(P<0.05)。与运动-运动双任务步行相比,认知-运动双任务步行的步速双任务成本、步幅双任务成本、双支撑相时间占比双任务成本增加(P<0.05)。结论 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