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2 毫秒
91.
目的观察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对食管癌EC-109细胞和小鼠艾氏腹水癌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的食管癌EC-109细胞株中,通过MTT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DMPS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荧光显微镜和细胞凋亡-Hoechst33258染色试剂盒,观察不同浓度的DMPS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在小鼠艾氏腹水癌中,观察不同浓度的DMPS对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中,终浓度为8、4、21、mmol/L的DMPS应用24 h和48 h后,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显著地促进作用(P<0.01);应用72 h后,则显著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P<0.01)。终浓度为8、4、2、1 mmol/L的DMPS应用24 h和48 h后,肿瘤细胞凋亡数量无显著改变(P>0.05),但应用72 h后,各浓度组可显著增加肿瘤细胞凋亡数量(P<0.01)。体内实验中,751、50 mg/kg的DMPS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10 d,可显著地延长小鼠生存时间(P<0.01)。结论DMPS应用72 h后,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而显著地抑制体外食管癌EC109细胞系的生长增殖;腹腔注射751、50 mg/kg连续10 d,可延长艾氏腹水癌小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司帕沙星浓度,并研究其片剂与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设计,20例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单剂口服国产司帕沙星片剂或胶囊剂400mg后在不同时间点采血。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司帕沙星浓度,以方差分析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差别检验,双单侧t检验进行生物等效性判定。结果单剂量口服用400mg司帕沙星胶囊剂和片剂后的药物动力学参数AUC0~96分别为(50.50±6.78)和(50.82±11.57)μg·h·mL^-1,AUC0~∞。分别为(53.44±7.79)和(54.25±12.96)μg·h·mL^-1、tmax分别为(4.22±1.59)和(5.06±2.13)h、Cmax别为(1.46±0.23)和(1.46±0.31)μg·h·mL^-1、t1/2分别为(22.03±4.57)和(23.01±2.94)h。胶囊剂和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41%±16.77%。2种制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RP-HPLC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人血浆中的司帕沙星,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3.
丹参酮ⅡA磺酸钠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张英  张永东 《中南药学》2006,4(4):291-293
目的 建立丹参酮ⅡA磺酸钠原料药有关物质检查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1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 mL·min-1;室温;流动相以0.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4.0)-甲醇(30∶70)为流动相A,以甲醇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前10 min为流动相A,于5 min内流动相B的比例匀速增加到50%,保持10 min,然后流动相A的比例以20%min-1的比率增加到100%.结果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丹参酮Ⅰ磺酸和丹参酮检测限分别为0.32、0.32、0.8ng,丹参酮ⅡA磺酸钠浓度在0.05~0.4 mg·mL-1时,方法 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1,n=5),进样精密度RSD为0.65%(n=5).结论 此法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方法。方法对891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1例均完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例。结论正确解剖Calot三角,尽量靠近胆囊壁分离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可以预防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综合影像特点。材料与方法: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性肾盂造影及CT扫描等综合影像检查,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4例,并结合有关文献,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综合影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均为低襻型。B超检查提示右肾盂积水和上段输尿管扩张以及肾结石,静脉尿路造影呈典型的反“J”状,逆行性肾盂造影呈“S”形弯曲,CT扫描加二维重建显示肾盂积水呈囊状,下腔静脉压迫输尿管,受压段细小呈“蝌蚪”状。结论:影像学协同检查能准确显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异常走向、受压的具体位置、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积水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96.
目的对影响口服抗血栓药物相关脑出血(OAT-ICH)患者预后的各种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4—2012-04收治的31例OAT-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行颅脑CT及凝血相关指标检测,观察并记录患者出血量、发病年龄、血肿加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国际标准化比值(INP)等指标,评价分析其发展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预后与其颅脑出血量、发病年龄、血肿加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国际标准化比值(INP)等关系呈正相关,出血量越大、高龄患者、血肿逐渐加重、GCS评分低、INP值高患者预后差、病死率升高。结论 OAT-ICH患者具有出血量大、血肿逐渐加重、凝血功能异常、预后差、病死率高、GCS评分低等特点,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应积极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并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从而实现最优治疗效果,采取早期合理、积极治疗方法对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应对方式的作用。方法对126例首发精神病住院患者亲属在给予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评分。结果 126例患者亲属在给予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1,5.38;P<0.01),在应对方式上,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积极应对增加、消极应对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2,-7.23;P<0.01)。结论首发精神病患者亲属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在实施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和应对方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肺癌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接收的96例早期肺癌患者临床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病理检查检验多层螺旋GT检查结果,统计在不同类型肺癌中多层螺旋CT的误诊率。结果96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94例,准确率为97.9%,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类型肺癌中误诊率不同,其中中央型肺癌的误诊率显著高于周围型肺癌的误诊率(P〈0.05)。讨论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准确率较高,有助于患者临床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对延长患者生命时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在晚期多伴有髋、膝等关节严重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作为公认的效果肯定的治疗方法之一,据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5年间成功率已超过90%[1].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老年RA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老年RA治疗的1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00.
高等蒙医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级蒙医药人才为宗旨的高等民族医学院校。蒙医专业除开设蒙医专业课外,还开设全部西医课程。诊断学做为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有其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学生学好实验诊断学是非常必要的,它在确诊疾病、观察病情。用药监督和判断预后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实验诊断学内容占整诊断学内容的1/4,其课时数却与体检部分大致相同。随着医学的迅猛发展,新的实验手段、方法层出不穷,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对此不甚重视,他们认为:①实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