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建立新的大鼠记忆障碍模型,观察强啡肽A(1-13)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插线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Left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L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步入型被动回避(暗环境被动回避)反应研究学习和记忆。学习训练前脑室注射运用不同剂量的κ阿片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强啡肽A(1-13)和κ受体拮抗剂nor-binaltor-phimine(nor-BNI)研究对记忆的影响。结果暂时性LMCAO造成了大鼠记忆障碍。0.3μg强啡肽A(1-13)能明显地改善遗忘现象,这一效应被nor-BNI所阻断。结论暂时性LMCAO引起的大鼠记忆障碍模型可靠、稳定。强啡肽A(1-13)通过κ受体介导作用,能够改善暂时性MCAO后的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期细胞间粘附分子1( I C A M1) 、肿瘤坏死因子α( T N Fα) 在转录水平的表达规律及相关性。方法 用插线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 T P C R) 测定缺血再灌注期 I C A M1m R N A、 T N Fαm R N A 的表达变化。结果 缺血侧皮质 T N Fαm R N A 在缺血后1 小时开始显著升高,至缺血再灌注2 小时达到高峰,持续高表达1 周; I C A M1m R N A 在缺血后2 小时开始显著升高;至缺血再灌注10 小时达到高峰,持续高表达1周。二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  I C A M1 、 T N Fα转录水平在脑缺血再灌注早期表达升高, T N Fαm R N A、 I C A M1 m R N A 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4.
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两种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寻找一种更加理想、稳定和可靠的模型。方法:选用Ethicon缝线(直径0.16mm)和Takeno钓鱼线(直径0.20mm),按Koizumi和Longa插线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4h和22h神经病学评价计算有效率和死亡率。TTC染色计算梗死面积百分比。结果:Koizumi模型再灌注4h有效率和22h梗死面积百分比较Longa法为高,而再灌注4g死亡率较低。结论:大鼠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Koizumi法优于Longa法。理想的大鼠插线模型受插线直径、插线头端形态、插入深度和大鼠体重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