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6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39篇 |
临床医学 | 66篇 |
内科学 | 47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67篇 |
综合类 | 110篇 |
预防医学 | 19篇 |
药学 | 33篇 |
中国医学 | 115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检验生骨再造散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用42只健康家兔,做双侧桡骨3mm缺损的骨折,随机分为实验组、药物对照组(仙灵骨葆)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以生骨再造散、仙灵骨葆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术后第1、2、3、4周采血,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ase)。术后第14天和第31天分批处死兔子取桡骨标本,摄X线片,作生物力学测试和骨痂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骨折后第14天和第31天,实验组的X线片计分显示骨折修复优于空白对照组,生物力学性能和骨痂组织形态学均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与药物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ALPase在第1周和第4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第2周3组ALPase都不同程度升高,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但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无差异;第3周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的ALPase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生骨再造散能缩短骨折愈合过程所需时间,提高骨折愈合质量,与仙灵骨葆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2.
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透明质酸钠酸注射液2ml,关节内注射,5-7天1次,5次为1个疗程,连用1-3个疗程,随访3-24个月,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52例,优良率达到71.15%,有效率达88.46%。结论 透明质酸钠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的结核病疫情十分严重,人口占全球20%,病人数(600万)却占世界病人总数(2000万)的30%。而结核病的诊断、治疗需花费很长时间,这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随着分子杂交技术及PCR的建立与广泛应用,为结核病的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国内外鲜见采用有限元法分析Ilizarov技术在骨科疾病肢体延长及对关节挛缩外固定器的作用机制。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Ilizarov技术对肘膝关节屈伸挛缩畸形矫正器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Ilizarov生物学理论设计出的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性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关节挛缩矫正器。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应用Ilizarov技术在肘膝关节屈伸挛缩畸形矫正器设计中的力学有效性和科学性。结果与结论:建立了几何外型逼真、生物力学特性全面的肘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模型及力学分析计算出各组织包括骨与软组织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力学指标,可通过施加关节挛缩矫正器的载荷分析其关节内、外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变化情况。Ilizarov技术可对肘膝关节挛缩畸形矫正器的设计与优化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有限元力学分析揭示了肘膝关节屈伸挛缩畸形病变组织结构的生物力学变化中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浅谈颈源性眩晕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相关文献从颈源性眩晕的病因病机入手,探讨颈源性眩晕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21及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PCR技术,以pCD/hVEGF121质粒为模板扩增VEGF121基因全长,采用PCR产物的粘端克隆法,将VEGF121定向克隆入pEGFP-C1的多克隆位点,构建pEGFP/hVEGF121重组质粒,酶切、PCR及序列分析鉴定,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MSC,荧光显微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EGFP/VEGF融合蛋白的表达。 结果: PCR、酶切及测序证实目的基因VEGF121正确连接至pEGFP-C1的多克隆位点,pEGFP/hVEGF121重组质粒转染MSC后,荧光显微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EGFP/VEGF蛋白在MSC中存在表达。 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人VEGF121及EGFP报告基因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在MSC中获得表达,为进一步研究VEGF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MSC的分化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背景:CTLA4.FasL可有效抑制同种反应性T淋巴细胞及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但CTLA4.FasL在异种肝卵圆细胞经脾移植中对异种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还不明确。目的:研究CTLA4.FasL对异种反应性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监测CTLA4.FasL修饰的小鼠肝卵圆细胞(CTLA4.FasL-肝卵圆细胞)在大鼠脾脏内的存活与定植。方法:(1)于小鼠肝卵圆细胞悬液中,加入携带CTLA4.FasL融合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Lv/CTLA4.FasL和聚凝胺进行感染,以未感染慢病毒的肝卵圆细胞和感染空白慢病毒-肝卵圆细胞为对照;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肝卵圆细胞的活力和红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载体的表达;(2)对行2/3肝切除的SD大鼠分别经脾移植CTLA4.FasL-肝卵圆细胞、空白慢病毒-肝卵圆细胞、肝卵圆细胞和PBS(不含肝卵圆细胞),分别于肝切除术后1,5,14和21 d,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CTLA4.FasL浓度,取受体大鼠脾脏进行CK-19的免疫组化检测;(3)以C57BL/6小鼠淋巴细胞作为刺激细胞,以SD大鼠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分别接种CTLA4.F...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