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输尿管球囊导管在输尿管上段结石腔内碎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输尿管球囊导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腔内激光碎石时采用输尿管球囊导管阻断结石上方,对照组采用常规激光碎石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及术后3个月的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碎石成功49例(94.2%),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50例(96.2%);观察组一次性碎石成功33例(71.7%),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36例(80.0%);观察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467,P〈001),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757,P〈0.05)。两组患者中因结石上移造成碎石不全者均二期行ESWL辅助治疗。结论采用输尿管球囊导管在结石上方阻断输尿管,可以提高输尿管上段结石激光碎石的成功率与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32.
对于输尿管结石可以有几种不同治疗方法选择.如首次发现,且静脉肾盂造影显示下尿路无梗阻,治疗现倾向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但对于结石较硬、结石与周围粘连紧密或息肉包裹、ESWL治疗后的石街形成等情况,单纯应用ESWL治疗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治疗失败的情况在临床并不少见.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5月采用U100双波长激光碎石机治疗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46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FHIT基因跨越脆性部位FRA3B和(t3;8)易位断裂处,定位于染色体3P14.2的一个抑癌候选基因。人类多种肿瘤组织或肿瘤来源的细胞系中出现3号染色体短臂高频率杂合性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但其与泌尿系肿瘤的关系尚不清楚。就该基因与泌尿系肿瘤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71例前列腺癌和37例前列腺增生组织的64点阵石蜡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该芯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表达,分析其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94%,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70%(P<0.01)。Livin表达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有关,Livin在Gleason<7分的阳性表达率为41.67%,Livin在≥7分的表达率为85.71%,在前列腺癌Ⅰ~Ⅱ期和Ⅲ~Ⅳ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66%和82.61%(P<0.05)。结论: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进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5.
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气囊导尿管(Folev’s导尿管)是很常见的,它具有诸多优点:不需外固定,气囊固定后不易滑脱;硅胶或乳胶材料,刺激性小,适合较长期留置。但如果操作不当,有时亦可给患者带来较严重的后果。我院于2002年7月~2010年8月共收治因气囊导尿管操作不当所致损伤5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的表达状况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3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并对62例膀胱癌进行随访,对其随访资料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膀胱尿路上皮癌FHIT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41.94%(26/62);正常膀胱组织为97.14%(34/35);FHIT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癌组织分级中Ⅰ级癌中为54.05%(20/37),Ⅱ-Ⅲ级癌24.00%(6/25);FHIT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病理分期Tis-T1和T2-T4分别是46.15%(18/39)和34.78%(8/23);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5年随访中,FHIT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的存活率分别为47.16%和52.8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蛋白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及5年存活率密切相关,提示FHIT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演化和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同时保留膀胱颈和前列腺尖部尿道黏膜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77例排尿困难均>1年,伴尿线变细、夜尿增多等下尿路不适症状,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术前尿动力学或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恶性肿瘤、逼尿肌无力等。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者为常规组(35例),同时保留膀胱颈和前列腺尖部尿道黏膜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者为改良组(42例),两组的年龄[(62.06±2.01)岁与(62.36±2.12)岁]、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均≥22分,勃起功能均正常)、前列腺体积[(72.91±17.57)ml与(68.07±17.28)ml]、最大尿流率(Qmax)[(7.33±2.02)ml/s与(7.79±2.09)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5.51±5.66与25.17±4.9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采用"三叶法"剜除前列腺。改良组在常规手术方法上进行改良:①距精阜内侧表面1.0~1.5 cm离断精阜前黏膜,避免损伤精阜;②在离断两侧叶腺体时不超过精阜,保留部分前列腺组织和黏膜;③用电切镜鞘钝性剥离增生中叶直至膀胱颈处,离断时保护好膀胱颈横行肌纤维,保留膀胱颈的完整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和术后射精功能的指标。结果常规组与改良组的手术时间[(66.74±9.29)min与(71.29±15.32)min]、导尿管留置时间[(5.31±0.76)d与(5.00±1.06)d]、住院时间[(7.57±0.88)d与(7.17±1.4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均≥6个月,术后6个月常规组和改良组轻度勃起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0.7%(6/29)与13.5%(5/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Qmax分别为(23.51±4.25)ml/s和(24.05±3.81)ml/s,IPSS分别为6.46±2.72和6.55±2.99,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改良组逆行射精发生率分别为65.7%(23/35)和31.0%(1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改良组术后即时尿控率分别为68.6%(24/35)和85.7%(36/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尿控率均为100.0%。结论同时保留膀胱颈和前列腺尖部尿道黏膜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BPH的效果与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相当,但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明显降低,可用于需要保留正常射精功能的患者。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究纺锤体有丝分裂驱动蛋白(Eg5)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生长、凋亡、细胞周期及侵袭转移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Eg5 shRNA干扰Eg5在DU145细胞内的表达,小分子抑制剂SB-743921抑制Eg5在DU145细胞内的功能。实验分为对照组、NC shRNA组、Eg5 shRNA组和SB-743921组,MTT实验和单克隆形成实验测定各组细胞生长;Annexin V-FITC和PI双染实验测定各组细胞凋亡;PI单染实验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划痕实验分析各组细胞迁移能力;q-PCR和Western blot评价各组细胞内c-Myc、SP1、CDK1、Cyclin A1、Cyclin B1、CDC25B、N-cadherin、Vimentin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NC shRNA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Eg5 shRNA组、SB-743921组与对照组比,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Eg5 shRNA组、SB-743921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c-Myc和SP1的表达量降低(P <0.05),调控G2/M期基因CDK1、Cyclin A1、Cyclin B1及CDC25B的表达降低(P <0.05),同时调控细胞迁移基因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降低,E-cadherin的表达量增加(P <0.05)。结论:有丝分裂驱动蛋白Eg5可能通过c-Myc/SP1/CDK1通路调节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恶性增殖和侵袭转移,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错配修复基因2(hMSH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49例膀胱正常黏膜组织中hMSH2的表达状况,分析不同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hMSH2蛋白阳性表达与5年复发的关系。结果: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hMSH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34.72%(25/72),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的91.84%(4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SH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Ⅰ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为44.4%(20/45),高于Ⅱ~Ⅲ级的18.51%(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Tis~T1期中hMSH2蛋白表达阳性表达率为43.48%(20/46),高于T2~T4期的19.23%(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MSH2表达阳性者的5年复发率为19.35%(6/31),低于hMSH2表达阴性者的46.34%(1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SH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表达较正常组织低,与其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5年复发率有关,hMSH2可能参与了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演化和进展。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膀胱炎(Xanthogranulomatous cystitis,XC)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膀胱炎的7例临床资料。6例术前诊断为膀胱肿瘤,1例诊断为脐尿管肿瘤。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脐尿管癌根治术。结果:7例XC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体观察见标本剖面可见灰黄色结节,部分可见坏死区域和(或)脓腔,内有脓液(黄色或褐色)。镜下可见大量黄瘤细胞(泡沫细胞),其实质为含有脂质的巨噬细胞,伴有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等。7例均临床治愈。随访10-40个月(平均26个月),患者无明显的尿频、尿急等症状,B超、CT未见肿物复发。结论:XC是一种良性但有破坏性的慢性特殊性炎性疾病,临床诊断困难,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保守治疗无效,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