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计算直接X线数字成像系统在植入预成金属桩的成像中的失真率.方法:用测量软件在数字图像上测量预成金属桩的长度,与实际长度比较,计算出直接数字成像系统在预成金属桩植入应用中的失真率;分别测量并计算出数字图像上根内桩长与根长的比例并与其实际比例进行比较. 结果:桩长总平均失真率为81.6%,其中,放大失真率占97.5%,缩小失真率占2.5%;根内桩长与根长在数字图像上的比例与其实际比例一致. 结论:在临床预成金属桩植入中直接数字成像系统根尖片具有较大的失真率,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失真率以适合临床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3.
经腹全子宫切除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单极电刀在该术式中已有应用。最近,外科器械中又出现了一个新成员一双极电剪,并在腹腔镜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有关双极电剪在妇科手术过程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双极电剪具有切割及凝固组织的双重功能,可减少术中结扎次数,减少出血量。本文首次报道了双极电剪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并与常规子宫切除术相比较,以探讨其优缺点。 子宫肌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采用常规方法经腹全子宫切除为常规组,手术过程中应用双极电剪为双极电剪组。每组25例,两组间年龄、体重、子宫重量等均无差异。双极电剪易于使用,其形状与普通的外科剪相同,有一绝缘尼龙手柄,剪的两叶由一薄层陶瓷隔绝,因而具有双极性。记录手术时间(切皮至缝皮时间)、结扎次数、切除的子宫重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手术后并发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例术后并发血肿、脓肿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观察对象的体温、体征、血象及包块大小变化等指标有明显变化,治疗有效率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手术后并发症具有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特点,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ltered expression of lipid metabolism-related gene adipose differentiation-related protein (ADRP) in pre-eclampsia. Methods: Semi-quantitative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altered expression of ADRP gene between pre-eclamptic placentas (pre-eclampsia group) and normotensive placentas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 was used to localize ADRP mRNA in pre-eclamptic placentas.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placental ADRP mRNA between pre-eclampsia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1. 98±0. 50 vs 1. 09±0. 20, P<0. 01). Western blotting showed that placentas both in pre-eclampsia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xpressed the special ADRP band at 48. 1 kD. The relative levels of ADRP protein in pre-eclampsi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0. 40 ±0. 19 vs 0. 19 ±0. 09, P<0. 01 ). ADRP mRNA was diffusely distributed in pre-eclamptic placentas. Their positive staining existed in cytoplasm of trophoblast. Conclusion: Abnormal expression of ADRP gene in pre-eclamptic placenta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pre-eclampsia.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 R)在B族链球菌产前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到该院进行产前检查、孕周34~37周的孕晚期孕妇共2012例的阴道-肛周分泌物标本进行普通细菌培养和实时荧光定量PC R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对B族链球菌的检出率,分析药敏试验结果、采样部位和B族链球菌菌液浓度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率为9.5%,普通细菌培养检出率为3.6%,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样部位对B族链球菌的检出影响明显,阴道-肛周双部位采样可明显提高B族链球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阳性孕妇使用青霉素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采用头孢噻肟治疗,对青霉素和头孢噻肟均过敏者建议补充普通细菌培养法及药敏试验,采用个性化药物治疗.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 R可提高B族链球菌的检出率,该方法用在B族链球菌产前检查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孕母围孕期的暴露与后代先天性心脏病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妊娠满28周及以上的孕产妇,其后代于妊娠期至出生后30天内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者,共42例;对照组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在西安地区与病例组同时期分娩活产正常婴儿的妇女22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人口学影响因素后,估计各类围孕期相关因素与后代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关联强度.结果 在研究的围孕期因素中:①优生检查(包括婚检、孕前检查及产检)是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保护因素,OR值(95%CI)分别为0.90(0.24~0.95)、0.29(0.07~0.32)及0.14(0.02~0.32);②母亲孕期不良的周围环境如孕妇居住区1 000m内有排放废物的工厂、孕前或孕期工作中有毒物接触史,均可显著增加后代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OR值(95%CI)分别为1.36(1.01~1.56),1.98(1.03~3.57);③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孕期接触电脑电视每天1小时以上、经常使用微波炉、睡眠不规律(每周1次以上)、被动吸烟均是导致后代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77(1.47~2.65)、1.34(1.08~1.43)、1.09(1.02~1.43)、1.36(1.11~1.58);④母亲孕期患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其后代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最高(OR=2.80,95%CI为1.62~4.81),孕早期发热、孕早期感冒也是导致后代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67(1.36~4.93)、1.59(1.44~5.84);⑤孕期服用药物如感冒药、避孕药及消炎药与后代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之间未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结论 优生检查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不良环境、生活方式及孕期疾病是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