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6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进行准确快速基因诊断和分型的方法.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和实时荧光PCR对75例疑似HPV感染的标本进行基因诊断和分型.结果 基因芯片阳性28例,其中单一感染21例,多重感染7例;实时荧光PCR阳性25例.二者在阳性结果中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适合临床筛查HPV感染及对HPV进行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阿特拉津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及钙调蛋白(CaM)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BALB/c小鼠分别以100、200和400mg/kg剂量的阿特拉津灌胃染毒,3周后处死,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Ca2+]i;脾淋巴细胞与荧光探针Fura-2/AM孵育后,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Ca2+]i,蛋白印迹法观察细胞内CaM表达水平。结果各剂量组血清中[Ca2+]i无显著变化;中、高剂量组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组细胞内CaM的表达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阿特拉津可致小鼠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抑制其CaM的表达。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在有既往子宫切除史的绝经后妇女中口服和阴道雌激素治疗(ET)下尿路的效果。设计:随机前瞻性研究。机构:三级教学医院。患者:57例子宫切除的绝经后女性。干预:患者随机分配到两组,每日1次口服(结合孕马雌激素,0.625m g/片,n=27)或局部用雌激素(结合孕马雌激素,0.625m  相似文献   
74.
目的:确定米索前列醇1000μg直肠给药作为家庭处理产后出血(PPH)的安全性,评估减少就诊与额外治疗的可能。方法:培训坦桑尼亚Kigom a传统接生员(TBAs)识别PPH(失血量达500m l)的能力。失血量测量用当地的容器“kanga”来标准化。干预地区的TBA在PPH发生时,采用1000μg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治疗。非干预地区TBA将PPH妇女送到最近的医疗机构。结果:干预地区454例妇女与非干预地区395例妇女被纳入本研究。干预地区111例妇女与非干预地区73例妇女被诊断为PPH。干预地区需就诊的PPH病例<2%,而非干预地区为19%。结论:应用米索前列醇处理…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价影响肾移植孕妇妊娠、围生结局和短期移植状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爱琴海卫生部妇产科教学医院在1998年5月至2005年1月间17例肾移植受者的20次妊娠的历史纪录。结果:妊娠前高血清肌酐水平(〉0.015g/L)和早产显著相关(P=0.04);肾移植与妊娠间隔时间短(〈2年)和剖官产率升高显著相关。这些妇女在妊娠期间,血清肌酐无显著变化,在妊娠期或产后6个月,未出现急性排斥和移植失败。结论:这些发现表明,尽管妊娠对于短期内移植的同种异体肾脏的功能无负面影响,但产科和同牛期并发症有所增加。妊娠前的危险因素是肾移植与妊娠间隔时间短和肾功能差。  相似文献   
76.
背景:阑尾扭转罕见,通常儿童较成年人更常见。不处理可导致坏死、溃疡及继发腹膜炎。病例:1例中年女性表现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5d。查体腹肌紧张,反跳痛阳性。CT显示一个位于子宫前方的8cm×4cm包块,提示退化的纤维瘤或卵巢皮样囊肿。因诊断提示卵巢扭转而行腹腔镜探查。结果  相似文献   
77.
本文报道1例66岁老年妇女腹腔镜手术关腹后,10mm脐部切口发生坏死。清创时可见表层组织缺血性坏死,伴脐部伤口蜂窝织炎。这是腹腔镜手术一种迄今无法预料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8.
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在社会中更有生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学生择业能力培养的需要[1],也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我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较为陈旧,专业知识水平薄弱,解决实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79.
刘文芳  张旸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7):119-120
我校对2008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情况调查,发现毕业生专业知识薄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我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同时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及模拟招聘会等活动。笔者对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经过就业能力培养后,学生就业能力及用人单位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盐酸莫西沙星在SD大鼠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特性,并对比盐酸莫西沙星在正常和模拟失重大鼠中肠吸收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1,2,4 mg·ml^-1)、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盐酸莫西沙星吸收情况,并对比正常和模拟失重1,2,3,4周大鼠的肠吸收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盐酸莫西沙星在SD大鼠各肠段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盐酸莫西沙星在SD大鼠小肠内吸收无明显变化,且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主要以被动转运方式吸收。盐酸莫西沙星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相近(P>0.05),莫西沙星不存在特异性的吸收部位。比较正常与各模拟失重组吸收参数发现,模拟失重1周和2周的吸收速率参数(Ka)无明显变化,模拟失重3周时,Ka增大了约1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模拟失重4周时,Ka又接近正常水平。结论:盐酸莫西沙星在大鼠小肠吸收方式以被动转运为主,在肠道中易吸收,且不存在特异性吸收部位。模拟失重会加快莫西沙星在肠道的吸收,且模拟失重3周时,变化最明显。该结果提示机体进入失重环境后有必要随时间调整莫西沙星的服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