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三七皂苷Rg1对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Rg1灌胃对多种化学物质所致动物记忆障碍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避暗和水迷宫方法分别研究三七皂苷Rg1对东莨菪碱所致动物大、小鼠记忆获得障碍、亚硝酸钠所致小鼠记忆巩固障碍及40%乙醇所致大、小鼠记忆再现障碍的影响;用生化法测定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大鼠大脑皮层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大脑皮层脂褐质含量。结果:小鼠避暗试验结果显示,与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亚硝酸钠所致记忆巩固障碍及40%乙醇所致记忆再现障碍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200和400mg/kg)的三七皂苷Rg1均明显减少5min内的错误次数,并显著延长潜伏期。水迷宫试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200和400mg/kg)的三七皂苷Rg1均明显减少3min内动物进入盲端的错误次数,显著缩短小鼠游完全程达岸的时间。经分阶段训练后,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的三七皂苷Rg1均显著增加动物达岸的正确反应百分率。大鼠避暗试验结果表明,与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及40%乙醇所致记忆再现障碍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100和200 mg/kg)的三七皂苷Rg1均明显减少5min内的错误次数,显著延长潜伏期。与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100和200mg/kg)的三七皂苷Rg1均显著降低AChE活性、MDA及脂褐质的含量。结论:三七皂苷Rg1能改善记忆损伤模型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AChE活性,降低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脂褐质等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iloproteinase 9,MMP-9)表达在机械法获得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和诱导法获得破骨样细胞(osteoclast like cells,OLC)的差异,为体外培养OC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机械分离方法,从1d龄sD大鼠四肢长骨获得成熟OC;利用RANKL(100ng/mL)和M—CSF(100ng/mL)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OLC.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方法获得的OC和OLC MMP-9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诱导法12d组的积分光密度和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机械法3d组.结论诱导12d的OLC MMP-9及其mRNA表达的明显高于机械法3d,为OLC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老鹳草素(geraniin,Ge)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OC)的形成及其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 由1日龄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OC,和象牙骨片共同培养,或直接接种于培养板中,分别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和甲苯胺蓝染色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Ge对体外培养OC形成及OC性骨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 Ge呈浓度依赖性减少体外培养的TRAP染色阳性多核细胞即成熟破骨细胞(mature osteoclast,mOC)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e各浓度组均使OC性骨吸收陷窝个数和面积减少、灰度变浅.结论 Ge减少体外培养OC的形成并抑制体外培养OC的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老鹳草素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其对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Born方法观测老鹳草素在体内和体外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运用玫瑰花结实验测定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反应,以Fura-2-AM为荧光指示剂,检测老鹳草索对激活的血小板内钙水平的影响.结果 老鹳草素在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AA)、腺苷二磷酸(ADP)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4、0.4和1.1μmol/L;5 mg/kg的老鹳草素灌胃亦明显抑制AA、ADP和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老鹳草素显著降低洗涤血小板内钙离子浓度、减少细胞外钙内流及内钙释放,其IC50分别为71.9、84.9、62.9 μmol/L.老鹳草素明显阻抑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并抑制肉豆蔻佛波醇(fMLP)激活的中性粒细胞上清液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其IC50分别为3.2和10.2 μmol/L.结论 老鹳草素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血小板内钙水平,同时阻抑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Leininger的跨文化护理理论在381例少数民族传染病患儿护理中运用的具体措施与成效。方法在Leininger的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基础上对381例少数民族患儿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评估跨文化护理相关因素,包括患者宗教信仰、语言、饮食习惯、环境因素以及护理人员因素;2文化照顾保存/维持,包括了解文化差异,学习跨文化护理相关知识,尊重患儿的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分析患儿及其家庭所属文化的特点及优势;3文化照护调整/协商,包括做好消毒隔离、重视沟通、做好心理护理等;4文化照护重塑/重建,包括加强健康宣教,开展出院后随访等。结果少数民族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评价各条目均在满意以上,没有护理投诉或者纠纷发生,没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Leininger跨文化护理理论在少数民族传染病患儿的护理中应用,有助于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老鹳草素对地塞米松诱发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将6个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5、10、20 mg/kg老鹳草素组和2 mg/kg阿仑膦酸钠组.大鼠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 mg/kg),老鹳草素连续灌胃90d,对股骨和腰椎进行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 对照组股骨和椎骨骨密度分别为(0.20±0.01)和(0.18±0.01) g/cm2,模型组分别为(0.15±0.01)和(0.10 ±0.01) 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10、20 mg/kg老鹳草素能显著提高股骨和椎骨的骨密度.5 mg/kg老鹳草素可增加模型组大鼠股骨骨小梁表面积百分率、骨小梁间距和骨小梁节点数;10、20 mg/kg老鹳草素明显增加模型组大鼠股骨和椎骨骨小梁计数、骨小梁宽度和骨小梁表面积百分率,增多小梁节点数、减少骨小梁间隙距离和小梁游离末端数.结论老鹳草素具有抑制地塞米松引起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何波  陈鹏  杨莉  张小超  纪芳  沈志强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22):1703-1707
  摘要:目的 观察 20(<>R)- 人参皂苷 Rg3 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方法 用脂多糖( LPS )诱导 HUVEC 损伤,采用 MTT 法观察 20(<>R)- 人参皂苷 Rg3 对 HUVEC 活性的影响; Fura-2/AM 荧光探针负载细胞,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HUVEC 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用 ELISA 法测定培养的细胞上清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 ( PAI-1 )含量的变化。 结果 300 mg·L-1 的 LPS 刺激内皮细胞 48 h 后,可明显降低 HUVEC 的吸光度,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 PAI-1 含量明显升高, t-PA 含量明显降低;各浓度的 20(<>R)- 人参皂苷 Rg3 可升高 LPS 引起的 HUVEC 的吸光度降低,并呈浓度依赖性地显著降低 HUVEC 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 20(<>R)- 人参皂苷 Rg3 明显抑制 LPS 诱导的 PAI-1 分泌增多,对 t-PA 水平无明显影响。 结论 20(<>R)- 人参皂苷 Rg3 对 LPS 诱导的 HUVEC 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 PAI-1 产生、调节 t-PA /PAI-1 平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86~1998-03收治喉部外伤65例,其中男48例,女17例树。年龄12~76岁。其中开放性外伤56例,闭合性外伤9例,现报告如下。1分类及原因l·l闭合性限外伤。表现为颈部皮肤完整,软组织、喉软骨、气管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因拳击、撞伤、车祸、用破等致。l·2开放性限外伤。颈部皮肤破损、软组织、喉软骨、气管、咽腔损伤。主要因切割、穿刺、枪伤、车祸、基建、爆破等意外致伤。2临床表现及治疗2·1闭合性限外伤。表现为软组织挫伤,出血形成血肿,或由于限气管骨折、脱口,损伤粘膜,形成皮下、纵隔气肿。病人创面轻微,但病情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鹳草素(geraniin)对培养的破骨细胞(OC)Ⅱ型碳酸酐酶(CA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骨质疏松症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老鹳草素和乙酰唑胺干预下对培养的OC CAⅡ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乙酰唑胺组比较老鹳草素10-7mol/l浓度组能明显降低OC CAⅡ 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老鹳草素10-8mol/l、10-9mol/l浓度组能降低OC CAⅡ mRNA表达,但作用弱于乙酰唑胺组。老鹳草素10-10mol/l浓度组对OC CAⅡ mRNA表达无影响。随着老鹳草素浓度的增加(10-10mol/l~10-7mol/l),DAB染色变浅,阳性表达减少,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积光分度和阳性单位,升高平均灰度。结论:老鹳草素抗骨质疏松症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老鹳草素下调OC中CAⅡ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苦参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苦参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记录小鼠24 h湿粪总数,观察苦参胶囊对番泻叶所致小鼠泄泻的影响,以炭末法评价其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观测苦参胶囊在体外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影响;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观测苦参胶囊抗炎消肿作用,同时检测苦参胶囊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运用小鼠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方法评价苦参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 1和2 g/kg的苦参胶囊均明显减少番泻叶所致泄泻的湿粪总数;苦参胶囊中、高剂量组的小肠推进距离均明显减小.扭体试验表明中、高剂量的苦参胶囊明显较少小鼠扭体次数,热板法显示1和2g/kg的苦参胶囊于给药后60~120 min均显著延长小鼠置入圆筒至开始舔后足时间.小鼠耳廓肿胀法表明高、中剂量的苦参胶囊均明显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度;大鼠足跖肿胀模型显示中、高剂量的苦参胶囊于末次给药后1~4 h均可减轻足跖肿胀度,于给药后1 h起效,作用至少可持续4 h.高、中剂量的苦参胶囊显著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低剂量对腹腔液的吸光度均无明显影响.苦参胶囊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25 mg/mL、0.625 mg/mL、5 mg/mL、5 mg/mL.结论苦参胶囊可减轻腹泻和小肠推进,具有镇痛抗炎、抑菌作用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