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目的 为了探讨胃液诱导膀胱癌细胞系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胃液对膀胱癌细胞系BIU-87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 显示胃液处理后AI值升高,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为0.71。结论 提示胃液诱导BIU-87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降低Bcl-2,升高Bax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62.
风湿镇痛凝胶体外透皮实验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代龙  刘玉东  张国辉  李洪纲 《中成药》2000,22(5):324-325
目的 优选氮酮加入比例。方法 以风湿镇痛凝胶中汉防己碱为指标,采用 Franz小池扩散法。结果 氮酮的加入具有明显促透作用,不同比例氮酮对促透效果也有影响。结论本凝胶加入4%的氮酮促透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463.
[病例] 男,31岁。因间断上腹部隐痛不适4年,头晕、便血5天入院。患者于4年前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伴反酸、嗳气。疼痛无明显规律性,自服“胃仙U”及对症治疗好转。曾在当地医院行钡餐造影检查,未见异常。因进食后上述症状加重,遂来诊,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入院。上消化道造影示胃底后壁向腔内突出的约6cm×8cm分叶状团块阴影。在全麻下行贲门侧胃大部切除,术中见贲门周围有一“亚铃状”肿瘤,食管下段有一3.5cm×2.0cm外生性肿块,贲门口狭窄,胃底右后方有一8.0cm×1.0cm肿块位于腔内。诊断:贲门周围肿瘤。因肿瘤位置高,遂行胸腹联合切口,切除肿瘤。病理诊断:胃体后壁小弯侧粘膜及浆膜下多发性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464.
利多卡因局麻致晕厥及一侧肢体活动受限伴失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6岁,农民急性牙髓炎及残根要求拔除,来我科就诊。全身体检无异常发现,口腔检查:远中邻面深龋,探敏感,冷热刺激痛,夜间疼痛明显,诊断为急性牙髓炎。残根。行开髓,8残根拔除术。否认有药物过敏史,且有拔牙史。术者用2%利多卡因4ml行左侧上颌结节及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麻药注射后约2分钟,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并诉右下肢麻木,几分钟后好转。即行开髓术,操作时病人诉仍有疼痛,术者估计麻醉不全,又用2%利多卡因约2.srnl行龈颊沟浸润麻醉。用药后病人感到右侧下肢麻木加重,且活动受限,继而胸闷,头晕、视物不清,…  相似文献   
465.
目的 比较置管引流术与微创旋切术对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观察组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3天的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淋巴细胞(CD4+和CD8+)及免疫球蛋白(IgG和IgM)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CRP、IL-6、IL-8、TNF-α、IgG和IgM水平均较同期的对照组的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第5天两组患者脓肿愈合情况比较:对照组出现4例脓肿引流不尽以及1例乳漏[15.63%(5/32)],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3.13%(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治疗,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与微创旋切术均能较好控制乳腺炎症、感染。但微创旋切术能更快的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66.
目的 分析青年男性官兵的下腰椎小关节方向与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的可能关系.方法 收集下腰痛青年男性官兵的腰椎CT及MRI影像学资料,在腰椎间隙CT断层成像上测量L3~S1腰椎小关节的矢状位角度,根据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量表在腰椎MRI成像上评价L3~S1各椎间盘的退变分级,比较不同退变分级各组的小关节角度...  相似文献   
467.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中老年男性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中老年男性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纤维化、氧疗、平喘、化痰和止咳等尘肺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耐力、肺通气功能、吸气肌肌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467.930±100.852)m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94.000±91.212)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65.000±14.960)%、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68.070±14.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0±13.953)%、(60.533±12.2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吸气压力(MIP)(62.070±14.706)cm H2O(1 cm H2O=0.098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270±17.846)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468.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CR)发病率高,症情反复发作,临床上牵引治疗CR应用广泛,但对牵引治疗CR机制研究尚不完善,临床应用缺乏相关机制研究依据。本研究归纳总结牵引治疗CR机制,探讨牵引技术临床应用参数的优化设定,以期丰富牵引治疗CR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医生使用牵引技术治疗CR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9.
背景:尽管传统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较满意效果,但是刚性内固定方案易于限制踝关节活动,延迟骨折愈合;而弹性内固定更加符合人体力学结构,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凸显独特优势。目的:对比弹性固定与螺钉坚强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不稳定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衡水市人民医院108例伴下胫腓不稳定的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案分为螺钉组和弹性内固定组(n=54),分别行传统螺钉内固定及弹性内固定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效果、经济学效益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对比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水平及踝穴宽度、深度、下胫腓间隙。结果与结论:(1)弹性内固定组完全负重时间短于螺钉组,操作角度大于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螺钉组(P <0.05);(2)术后3 d弹性内固定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水平低于螺钉组(P <0.05);(3)术后6,12个月两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高于术前,下胫腓间隙、踝穴深度及宽度低于术前(P <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4)术...  相似文献   
470.
目的:观察筋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筋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SA)、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51%,观察组有效率为93.88%,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ODI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