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甘利欣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2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甘利欣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200例疗效观察张以华,王常雨(肥城市人民医院肥城271600)康继友(肥城市第一中学医务室)我院1993年2月~1994年5月采用甘利欣(江苏天晴制药总厂生产)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B)20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  相似文献   
12.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1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对287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有对比的疗效观察,随机分为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组146例和一般药物对照组141例。疗程结束时,治疗组146例中,慢性迁延性肝炎有效率为92.86%,与对照组(79.0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效率84.64%,与对照组(65.31%)相比,差异显著(P<0.01);对于HBsAg及HBeAg的阴转比较,治疗组(67.15%、76.07%)明显优于对照组(19.20%、13.86%),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显示,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对慢性迁延性肝炎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抑木扶土”针刺法结合TDP神灯照射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型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抑木扶土”针刺法结合TDP神灯照射,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疗程为4周。分析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FD中医证候积分、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epean dyspepsia life quality index, NDLQI)评分、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Nepean dyspepsia symptoms index, NDSI)评分的改善情况;并进行总体疗效评价及复发率统计。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91.67% vs 75.00%,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除食后腹胀外,其余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NDLQI评分升高、NDSI评分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0.00% vs 21.67%,P<0.05)。结论“抑木扶土”针刺法结合TDP神灯照射可改善肝郁脾虚型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指数和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柴术理胃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柴术理胃饮颗粒剂,对照组予安慰剂,1袋/次,150 mL温开水(45℃)冲服,2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应答率、肝胃不和证积分、总体症状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并对2组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体症状应答率为76.67%(23/30),对照组为26.67%(8/3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肝胃不和证积分、总体症状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明显下降(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SF-36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其症状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上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采用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抗抑郁/焦虑药物和心理治疗等对症治疗,且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问题,而中医药在治疗FD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目前有关中医治疗FD的作用机制与多种信号通路转导有关,对相关信号通路以及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重点。其中主要以SCF/c-Kit信号通路、5-HT信号通路、CRF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TRPV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RhoA/ROCK2/MYPT1信号通路等为主,此系列信号通路能够促进胃肠动力、减轻焦虑、加速胃排空、降低内脏高敏感及改善十二指肠微炎症治疗FD。该文对中医药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FD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中医药靶向治疗FD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