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5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275篇
耳鼻咽喉   91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89篇
基础医学   409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1357篇
内科学   712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161篇
特种医学   2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696篇
综合类   2552篇
预防医学   1120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877篇
  7篇
中国医学   1005篇
肿瘤学   193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575篇
  2010年   505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因呕血、便血4天来院就诊。该患者曾于一年前被诊为“横结肠癌”并行切除术,术中见已有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术后曾用LAK细胞等药物性抗癌治疗,于三月前复查发现有肝脏、胰腺转移,进行性贫血伴体重下  相似文献   
102.
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钟亮尹,丁彩屏广州铁路中心医院510080目前,临床测定免疫球蛋白(Ig)绝大多数采用单向扩散法[1],测定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2、5],因此,自动分析Ig已成为免疫检测的发展趋势.国外虽有用于自动分析IG的...  相似文献   
103.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点式结扎30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方式改进。方法:总结2000~2003年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并点式结扎术。结果:均取得良好效果,且具病人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日短等优点。结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点式结扎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动态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n=48),随机选择6h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8例,用150万U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并按临床再通标准分为再通组(n=30),未通组(n=18),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2h、4h、24h、48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TAT和GMP-140水平,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患者组治疗前TAT水平(14.56±1.04)μg/L、GMP-140水平(12.50±1.05)ng/ml,较正常对照组(2.15±0.89)μg/L、(8.39±1.33)ng/ml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2h再通组GMP-140水平达到峰值(22.17±2.05)ng/ml,4h后TAT到达峰值(46.67±5.79)μg/L(P<0.05)后逐渐下降,持续至少3天,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未通组二项指标持续缓慢上升,48h达到峰值.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前后TAT、GMP-140水平变化对判断疗效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总结区域阻断肝叶、肝段的入肝血管分支,施行各种类型肝切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007年间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科行肝门区域血管阻断肝部分切除的319例临床资料.左肝外叶切除127例,左半肝切除(含Ⅰ段切除)89例,右肝前叶切除15例,右肝后叶切除34例,右半肝切除(含Ⅸ段切除)32例,肝血管瘤剥除/肝局部切除19例,肝囊肿剥除/肝局部切除3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失血量平均(70±15)mL,术后5~7 d复查肝功能无明显损害,未出现肝坏死、胆漏、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区域血管阻断肝叶(段)切除避免了保留肝叶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使手术从容不迫的进行,减少了大量失血及肝功能衰竭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切肝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急性心梗致房室传导阻滞并4位相性左束支阻滞1例尹雪艳李云安1⒇⒇(大理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大理671000)关键词心肌梗塞;传导阻滞中图分类号R541.7患者女性,63岁。因反复胸闷20年,持续性胸痛12h,于1997年5月27日入院。入院后经心电图、...  相似文献   
107.
调查在高温辐射热、高温磁场及单纯性高温环境下作业时,对机体心血管系统影响。通过对4个厂3个车间作业工人心电图等生理指标检查,发现三个接触组平均心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平均心率,其中以高温辐射热组最为明显,平均心率只有62.9次/分;在高温辐射热环境下作业的工人心率过缓者明显高于高温磁场和单纯性高温下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者三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在高温磁场下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者明显高于高温辐射热和单纯性高温下作业工人(P<0.01)。  相似文献   
108.
目前主要的抗囊药物有阿苯达唑、吡喹酮,但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现将31例脑囊虫病人服用阿苯达唑、吡喹酮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7~68岁,主要分布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评价臂丛神经阻滞时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不同运动反应与桡神经阻滞效果的关系.方法 择期拟行手、腕或前臂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ASA I或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2组(n=60),三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周围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采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注射于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分别为5、10 ml,I组和Ⅱ组分别诱发前臂外展或腕及手指外展时,采用上述混合液20 ml注射于桡神经周围,于注射完毕后5、10、15、20、25和30 min时采用针刺法评价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桡神经近端和远端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记录桡神经定位次数,评价桡神经定位的难易程度.结果 与I组相比,Ⅱ组感觉完全阻滞成功率高,桡神经远端感觉及运动阻滞成功率高,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长,桡神经定位困难程度高(P<0.05或0.01).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时,当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腕及手指外展较诱发前臂外展应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阻滞桡神经的效果更完善.  相似文献   
110.
儿麻后遗症严重屈髋屈膝(均超过60°)挛缩畸形的矫形有一定困难。因为除软组织挛缩及骨关节改变外,重要的神经血管亦有挛缩,矫正时,如果忽视这方面将会造成不良后果。为了能一次手术既矫正畸形,又不致引起神经血管并发症,本院设计了一种综合手术方案,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