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目的总结15例花椒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临床特点、点刺试验、特异性IgE结果,并对花椒致敏组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统一问卷,收集所有花椒过敏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用ImmunoCAP检测血清花椒籽和花椒皮特异性IgE。用Powerlook2100XL(UMAX)扫描和imageQuant TL软件分析花椒籽和花椒皮的SDS-PAGE蛋白电泳成分和免疫印迹结果。结果花椒过敏15例,男6例、女9例,就诊年龄28~59岁,均表现为速发型食物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均发生于进食过敏食物后30分钟内;14例诊断为严重过敏反应,其中5例曾发生过敏性休克(2例伴有意识丧失),1例诊断为急性荨麻疹。14例起始症状为口咽部过敏反应。该组病例均伴有多种食物,如腰果、开心果、橘子、金桔、芝麻、杏仁、榛子、松子、芒果等过敏;15例均存在腰果和/或开心果过敏,但进食花生、黄豆均不过敏。食物过敏病程1~17年不等。10例过敏患者花椒籽点刺试验均为强阳性,2例为3+、8例为4+,2例出现全身反应,24小时内好转;花椒皮点刺试验1例为2+,2例为+,7例为-。3例健康对照者花椒皮和花椒籽点刺试验均为阴性。13例花椒过敏患者中,花椒籽特异性IgE,1例为2级,余12例均为3级以上;花椒皮特异性IgE,11例为0级,2例为2级。花椒籽与花椒皮特异性Ig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14)。花椒籽和花椒皮致敏组分蛋白免疫印记结果显示,7例患者中1例相对分子质量为11400~12400,3例为11400,1例为11300,1例为11400~12500,1例无结合条带。结论进食少量花椒即可能诱发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花椒过敏反应是由IgE介导的速发型食物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速发相和迟发相双相反应。花椒变应原来自花椒籽,而不是花椒皮。对花椒高度敏感个体,花椒点刺试验有可能诱发全身过敏反应。目前检测到的花椒籽变应原致敏组分蛋白的相对分  相似文献   
92.
目的:体外制备高迁移率组蛋白N2(high mobility group chromosal protein N2,HMGN2)蛋白,观察其能否转运入骨肉瘤细胞及入胞后的细胞定位。方法:构建HMGN2过表达慢病毒质粒并包装慢病毒,在HEK-293FT细胞中过表达并纯化。用纯化的HMGN2蛋白处理骨肉瘤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外源性HMGN2能否转运入骨肉瘤细胞及细胞定位。结果:成功制备、纯化HMGN2蛋白,并发现外源性HMGN2能转运入骨肉瘤细胞,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结论:外源性HMGN2能转运入细胞并定位于细胞核,为其发挥生物学效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3.
尊敬的杨民副会长,尊敬的各位同道, 各位在线的朋友们: 首先, 我代表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 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医生朋友、 患者朋友, 以及所有在线的各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94.
<正>榆林位于陕甘宁蒙晋五省交界地,总土地面积4.3万km2,常住人口362万。在榆林北部,约1.58万km2的区域是毛乌素沙漠,占据榆林总面积的36.7%。在解放初,榆林的林草覆盖率只有0.9%,现在榆林城区的很多地方,在当时都是沙漠。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榆林对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把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移了400 km, 也因此被联合国认定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典范。自1958年开始飞播造林,主要草种是沙蒿。后来飞播终止,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相关小麦依赖运动诱发过敏性休克(aspirin related wheat-dependant exercise-induced anaphylaxis,aspirin related,WDEIA)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确诊的20例阿司匹林相关WDEIA病例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5(41~70)岁;常规服用阿司匹林40~150 mg/d。70%(14/20)合并慢性荨麻疹,40%(8/20)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后原有荨麻疹症状加重或休克频率增加。20例患者均检测了3种小麦蛋白(水溶蛋白、面筋、ω-5醇溶蛋白)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阳性率分别为50%(10/20)、90%(18/20)和100%(20/20)。在有详细病史记录的50次过敏性休克中,62%(31/50)发生在运动过程中;12%(6/50)休克发作与运动无关,加重因素仅有阿司匹林。84%(42/50)表现为重度过敏性休克。14例患者有随访记录,其中50%(7/14)确诊后停用阿司匹林并严格禁食小麦类食物未再次发作休克;29%(4/14)仅停用阿司匹林,进食面食后避免剧烈运动,未再次发作荨麻疹或严重过敏反应;21%(3/14)患者仅严格禁食小麦制品未停用阿司匹林,无荨麻疹或过敏性休克发作。结论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诱发或加重食物诱发过敏性休克症状,阿司匹林相关WDEIA患者停用阿司匹林并严格禁食小麦制品可避免休克发作。  相似文献   
96.
正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是指发生于10岁以前的脊柱侧凸畸形,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凸、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先天性脊柱侧凸、综合征性脊柱侧凸等。严重的脊柱畸形最终会引起限制性肺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甚至造成患儿早期死亡~([1-2])。既往诊疗经验中,早期前后路脊柱融合矫形内固定手术曾被认为是该疾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过早行  相似文献   
97.
各种体内植人物均可引起人体超敏反应,除影响局部组织外,常波及远隔部位的皮肤和黏膜。本文结合1例节育环中铜过敏导致掌跖脓疱病和2例口腔植入物过敏导致局部皮肤黏膜病变,就宫内节育器、口腔和骨科假体、心血管内装置、人工耳蜗和硅胶过敏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8.
正尊敬的各位同道和读者们:最近10余年,我国变态反应疾病患病人群逐年增高,老百姓希望获得有效诊治变态反应疾病的需求逐年增大。相对于庞大的临床需求,我国专门从事变态反应疾病诊治的专科医生很少,多数医生分散在与变态反应疾病相关的临床科室。变态反应疾病是全身系统性疾病,可涉及多个器官;从出生到暮年,变态反应疾病在其自然发展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空气中蒿属花粉、葎草花粉浓度与夏秋季花粉症患者哮喘症状严重程度及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典型病史和体征、过敏原皮肤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肺通气功能试验筛选出106例夏秋季花粉症患者,男性49例、女性57例,年龄10~73岁;从2006年7月1日~2008年10月31日,连续记录患者每日呼气峰值流速(PEF)及哮喘症状积分,并与同期空气中花粉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蒿属花粉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日哮喘症状积分、夜哮喘症状积分、日PEF%、夜PEF%、PEF日内变异率与空气中蒿属花粉浓度显著相关(rs=0.762、rs=0.682、rs=-0.649、rs=-0.596、rs=0.549,P<0.001);葎草花粉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日哮喘症状积分、夜哮喘症状积分、日PEF%、夜PEF%、PEF日内变异率与空气中葎草花粉浓度显著相关(rs=0.817、rs=0.783、rs=-0.833、rs=-0.785、rs=0.454,P<0.001);花粉浓度增高时患者PEF监测值明显降低,而哮喘症状积分、PEF日内变异率则明显增高。结论蒿属花粉、葎草花粉可以引起中国北方地区夏秋季过敏性哮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皮肤点刺试验、结膜和(或)支气管激发试验,在蚓激酶这类罕见的职业环境中引起的职业性哮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例怀疑职业环境中接触蚓激酶粉尘引起的哮喘患者进行临床表现总结,并用蚓激酶粉剂稀释液(10μgml)分别对2例患者和3例健康对照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对例1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对例2进行结膜激发试验。结果 2例患者蚓激酶皮肤点刺试验均为阳性,3例健康对照者均为阴性。例1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FEV1.0从103%预计值降到83%预计值。例2左侧眼结膜激发试验阳性,作为对照的右侧眼结膜为阴性。结论蚓激酶作为一种药用蛋白质,其粉尘可以引起职业性哮喘,特异性皮肤点刺试验、结膜和(或)支气管激发试验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