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二钠单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老年(65~80岁)晚期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43例,21例患者接受培美曲塞二钠500mg/m2治疗,静脉滴注,d1;22例患者接受吉西他滨1000mg/m2治疗,d1、8、15。21d为1个周期,接受2个周期以上化疗,每2个周期评估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培美曲塞二钠组和吉西他滨组临床获益率分别是57.14%和59.09%(P=0.897),中位生存期分别是9.5个月和8.9个月(P=0.813),1年生存率分别是28.6%和27.3%(P=0.9244)。两组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其中培美曲塞二钠组中性粒细胞降低发生率明显低于吉西他滨组(Ⅰ~Ⅱ度:19.05%vs59.09%,P=0.0073,Ⅲ~Ⅳ度:9.52%vs27.27%,P=0.0261);培美曲塞二钠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吉西他滨组(Ⅰ~Ⅱ度:14.29%vs59.09%,P=0.0017;Ⅲ~Ⅳ度:4.76%vs40.91%,P=0.0050)。[结论]培美曲塞二钠和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均较好,但培美曲塞二钠不良反应低于吉西他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低剂量国产干扰素(赛诺金)联合CHOPP方案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996年6月~2008年6月,采用低剂量国产干扰素(赛诺金)联合CHOPP方案治疗46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全部病例均接受至少4周期化疗.赛诺金300万U,im,qod;CTX 600mg/m2,iv,d1;ADM 50mg/m2,iv,d1;VCR 1.4mg/m2,iv,d1;泼尼松90mg/d,顿服,d1-5 ;PYM 8mg/d,im,d1、3、5>,3周重复,化疗同时,皮损处涂抹盐酸氮芥溶液,每日1次.结果 CR23例,PR16例,NC7例.有效率84.78%.生存时间最长11.6年,平均生存时间8.9±0.56年;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一次性发热.结论 低剂量国产干扰素(赛诺金)联合CHOPP方案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疗效肯定.毒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本文通过对医院隐性知识主要内容及其作用和特征进行综述,认为医院隐性知识对每一个医务工作者乃至医院整体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因此应加强对医院隐性知识的认识和管理。  相似文献   
54.
长春瑞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多数国家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向[1]。我们从2003年6月~2005年6月采用国产长春瑞滨(盖诺)和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已失去手术  相似文献   
55.
IVP方案,高压氧联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成浓  姚勤红 《癌症》1998,17(6):466-468
我们最近采用随机分组应用异环磷酰胺、长春花碱酰胺、顺铂组成的方案(简称:IVP方案)和高压氧(HBO)联合治疗中晚期肺癌43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43例是经病理组织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肺癌的病人。Ⅲ期21例,Ⅳ期22例。男31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大剂量醛氢叶酸 (CF)加氟尿嘧啶 (5 Fu)静脉持续滴注联合AM (ADM、MMC)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探索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较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本研究采用CF 2 0 0mg/m2 +5 Fu 3g/m2 持续滴注 4 8小时联合AM(ADM、MMC)方案治疗 3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17例达部分缓解 (PR) ,15例为稳定 (SD) ,3例为进展 (PD) ,有效率为 4 8.6 %。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外周静脉炎、脱发、白细胞下降、口腔溃疡、腹泻等。上述不良反应绝大多数为Ⅰ~Ⅱ度反应 ,病人可耐受。结论 大剂量醛氢叶酸 (CF)加氟尿嘧啶 (5 Fu)静脉持续滴注联合AM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较轻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1(SERPINA1)基因多态性变化。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PBC患者62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外周血SERPINA1基因rs28929474位点基因型,采用x2检验和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SERPINA1 基因rs28929474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结果 两组人群SERPINA1 基因rs28929474位点基因型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PBC患者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7.1%和4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7 %和27.5 %(P>0.05),而GG、GA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3.5%、19.4%和5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7%、 31.7%和72.5%(P>0.05),提示A等位基因是罹患PBC的保护性因素,而G等位基因可能是患者发生PBC的风险因素;携带GA/AA型PBC患者Child评分和MELD评分分别为(7.9±1.8)分和(19.2±2.4)分,显著高于GG型PBC患者(P>0.05),而两组血清抗核抗体和抗线粒体抗体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地区居民发生PBC可能与SERPINA1 基因rs28929474位点多态性有关,其中A基因可能是保护基因,而G基因可能是罹患疾病的风险基因。监测外周血SERPINA1 基因rs28929474位点多态性对于预测PBC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紫杉醇(PTX)为主化疗方案的毒副作用,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 96例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行PTX为主方案化疗304个周期,观察记录其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性,并对化疗毒副作用进行预防和治疗。结果 304个周期化疗未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无化疗相关死亡。血液学毒性主要是白细胞减少、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其发生率分别是61.8 %、50 %和21.7 %,其Ⅲ、Ⅳ度毒性分别为17.1 %、12.5 %和8.2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防治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中有显著作用。非血液学毒性主要为脱发、肌肉/关节痛、指(趾)端麻木和颜面潮红,主要为Ⅰ~Ⅱ度。结论 临床上如科学合理地使用PTX并采用防过敏措施,PTX为主化疗方案是安全的,毒副作用轻且可防可治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sP -selectin与原发性肝癌发展及转移的关系以及化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中sP -se lectin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法检测5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sP -selectin的含量。结果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中可溶性P -selectin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 ;而且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期及治疗效果有关 ,Ⅲ期患者较Ⅱ期患者高(P<0 05) ,治疗前较治疗后高(P<0 05)。结论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可溶性P -selectin含量比正常人高 ,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及疗效而改变 ,故检测sP -selectin有可能成为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病情发展及疗效观察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60.
肺癌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少见,约占所有肺癌的0.65%~1.13%,而以气胸为首发症状就诊的肺癌更少见,易为临床所忽视。现将我们所诊治的9例以自发性气胸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总结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41~75岁,中位年龄61岁。右侧气胸6例,左侧气胸3例。最后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为肺癌,其中鳞癌5例,腺癌3例,鳞腺癌1例。 1.1.2 临床表现 9例既往均有慢性咳嗽、咳痰史,其中4例还有肺结核病史。就诊时均有胸闷、气促、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且有气胸的体征。故初诊时均考虑为肺结核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