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41.
盆腔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利用盆腔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并探讨其疗效和疗程的关系。方法以盆腔生物反馈与电刺激疗法治疗30例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治疗前后每日均记录排尿情况,主观症状评价通过SEAPI尿失禁主观症状评分量表。结果盆腔生物反馈与电刺激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盆底肌最大收缩压力、降低不自主排尿次数,疗程越长有效率越高,总有效率(治愈与缓解)及患满意率均达80%。结论盆腔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切实可行,其疗效与疗程成正比。  相似文献   
42.
骨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骨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 (OAB)的效果。方法 对经过临床症状及排尿动力学检查确诊的 4 0例OAB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 (2 0例 )及药物治疗组 (2 0例 )。电刺激治疗组 :采用美国LABORIE公司生产的盆腔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 ,通过阴道或直肠电极 ,对患者进行阴道或直肠内 10~ 2 0次 8~ 70mA的电刺激治疗 ;药物治疗组 :舍尼亭 (酒石酸托特罗定片 ) 2mg口服 ,2次 /d ,共 2周。通过排尿日记、副作用及满意度调查表来评价疗效。结果 电刺激治疗组治愈率为 6 0 % ,总有效率 85 % ,满意率 70 % ;药物治疗组治愈率为 5 0 % ,总有效率 80 % ,满意率 6 5 % ,两组疗效及满意率经Ridit分析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两组治疗副作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盆底肌电刺激能有效治疗OAB ,但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43.
雌激素通过受体介导的通路影响大鼠心脏心钠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卵巢切除大鼠心脏雌激素受体(ER)α和β的调控及对血压、心率、心肌细胞心钠素(ANP)基因表达、合成和释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和卵巢切除不同剂量17β-雌二醇组(80、800、8000ng·g-1·d-1)。测量大鼠收缩期血压(SBP)、心率;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探讨不同剂量的17β-雌二醇对卵巢切除大鼠心脏ERα和ERβmRNA、ER蛋白质的表达调控及对ANPmRNA表达的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和心房组织ANP含量。结果超生理剂量的17β-雌二醇能降低卵巢切除大鼠SBP,减慢心率;成年雌性大鼠心脏ERαmRNA高于ERβmRNA的表达水平,而心房ERαmRNA表达又明显超过心室;卵巢切除减少心房ERα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下调ANPmRNA,使心房组织和血浆ANP含量明显降低[(121±19)ng/mg组织vs(184±12)ng/mg组织,(196±21)ng/Lvs(288±36)ng/L,P<0.01];生理剂量17β-雌二醇能逆转上述改变。随剂量增加,17β-雌二醇的这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呈剂量依赖性关系。但卵巢切除和17β-雌二醇替代并不影响心脏ERβmRNA、心室ERαmRNA表达。结论超生理剂量雌激素可降低卵巢切除大鼠SBP,心率;ERα的高水平表达说明ERα是雌激素对心脏调控的优势受体;雌激素对心脏作用的主要靶部位是心房;雌激素促进心房肌细胞ANPmRNA的表达、合成和释放,通过受体依赖的ANP介导的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价维持剂量盐酸特拉唑嗪治疗中国人群BPH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 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在中国32家泌尿外科中心开展了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案为口服盐酸特拉唑嗪1~4 mg,1次/d,共4周.主要评价指标是治疗2、4周时患者IPSS变化值;次要指标是治疗4周时Qmax,QOL变化值,治疗2、4周时血压变化值以及4周内脱落率.并通过对不良事件的分析评估其安全性. 结果共纳入1006例BPH患者(FAS集),资料合格者992例(PP集),合并高血压病344例.FAS集患者IPSS从基线的22.32±6.13降至2周时的16.98±5.92以及4周时的14.00±5.52(P<0.01);PP集患者IPSS从基线的22.32±6.15降至2周时的16.96±5.93及4周时的13.95±5.52(P<0.01).以IPSS与基线相比下降>30%定义为有效,2周末有效率为26.54%,4周末为60.64%.治疗4周后Qmax 和QOL均有显著增高,分别改善32%和45%(P<0.01).对于血压正常或高血压获得控制的患者,盐酸特拉唑嗪对血压的影响较小;而对伴有未治疗或未能控制血压的高血压患者,盐酸特拉唑嗪能一定程度降低血压(P<0.05).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最常见为头晕(3.68%).研究结束时960例仍继续服药. 结论盐酸特拉唑嗪能有效改善中国人群BPH患者症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BPH患病现状. 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不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年龄≥50岁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记录IPSS、腹部B超测垦前列腺体积和剩余尿量、测定Q_(max).结果 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 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共1644名男性,平均年龄64.5(50~93)岁.IPSS(9.9±8.2)分,前列腺体积平均(30.8±19.4)ml,Q_(max),平均(14.7±7.5)ml/s,三者与年龄有相关性.中-重度下尿路症状患病率50.8%(835/1644),69.7%(1146/1644)的被调查者前列腺总体积>20 ml,Q_(max)<15ml/s占53.8%(883/1642).以IPSS>7分、前列腺体积>20 ml、Q_(max)<15ml/s为界,本组BPH患病率为26.8%(441/1644). 结论 北京地区≥50岁男性下尿路症状、前列腺体积与年龄正相关,Q_(max)与年龄负相关,本组BPH患病率为26.8%,较以往增加.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初步研究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出口梗阻后逼尿肌肾上腺素能β3受体亚型mRNA表达和作用.方法:选择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无梗阻(对照组)9名和膀胱出口梗阻患者(实验组)21名,根据尿动力学将实验组分为逼尿肌稳定组和不稳定组,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三组逼尿肌β3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离体逼尿肌拉力实验检测β3受体激动剂对三组逼尿肌收缩力的影响.结果:对照组、逼尿肌稳定组和不稳定组β3受体mRNA相对含晕为(18.48±2.84)、(17.28±2.57)和(10.42±1.22),不稳定组β3受体明显降低(P<0.05);β受体激动剂和β3受体激动剂诱导逼尿肌松驰效应呈浓度依赖性,对不稳定组作用小于稳定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稳定组没有差别.结论: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不稳定患者β3受体mRNA含量下降,并且对β3激动剂的松驰反应降低,逼尿肌肾上腺素能受体β3亚型可能参与膀胱出口梗阻后逼尿肌收缩力变化.  相似文献   
47.
桔梗生长年限和采收期与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健  包华音  王颖  石俊英 《齐鲁药事》2011,30(6):313-315
目的确定桔梗最佳生长年限与最佳采收期。方法蒽酮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HPLC测定桔梗皂苷D含量;改进的总苷称重法测定总皂苷含量。结果以两年生,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收的桔梗质量最佳。结论三种指标具有代表性,能够较全面反映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48.
郑旭锐  李长秦  宋健  孙守才  周滢 《中国药房》2012,(43):4045-4047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肝脏血小板衍生因子-BB(PDGF-BB)、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l4皮下注射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姜黄素(200mg·kg-1)和复方鳖甲软肝片(625mg·kg-1)组,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PDGF-BB、CTGF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大鼠肝组织PDGF-BB、CTGF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肝组织PDGF-BB、CTGF的生成,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血清PSA检测应用前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北京友谊医院开展PSA检测前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29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前列腺总体积、临床症状、临床分期、肿瘤Gleason分级以及治疗方法。PSA检测方法应用之前组117例(A组),PSA检测应用之后组178例(B组),采用t检验及X^2检验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平均年龄增加(P〈0.01),前列腺总体积增大(P〈0.01),肿瘤分期中位于晚期的肿瘤(T3+T4期)的患者比例增加(P〈0.01)。Gleason分级5-7分的中分化肿瘤比例增加,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比例增加(P〈0.01),而接受去势手术比例减少(P〈0.01)。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诉的患者比例两组均较高。站论PSA检测应用后确诊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趋于老年化,肿瘤恶性度增高,前列腺总体积增大,但肿瘤分化趋向于较高Gleason评分。早期应用PSA检测能够提高临床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50.
自制穿刺针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穿刺针行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应用注射针头代替腹壁穿刺针行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30例,其中单侧25例,双侧5例。结果:30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住院3d,术后出现脐部切口疝1例,随访4~30个月无复发。结论:自制穿刺针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