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60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40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659篇
内科学   298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147篇
外科学   207篇
综合类   1019篇
预防医学   342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328篇
  1篇
中国医学   310篇
肿瘤学   14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制备抗PSMD10的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方法用柱层析纯化的重组PSMD10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用ELISA和有限稀释法筛选出分泌高滴度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用Protein-G亲和层析纯化接种杂交瘤细胞的小鼠腹水,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效价,Western-blot分析其特异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SMD10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部位。结果筛选出2株能稳定分泌抗PSMD1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均为IgG2,Western-blot分析显示,2株单抗都与重组的PSMD10发生特异性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显示,PSMD10表达在肝细胞肝癌的细胞浆内。结论制备的抗PSMD10杂交瘤细胞株能分泌高滴度和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可望用于进一步研究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2.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管紧张素Ⅱ的致炎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表达及其对正常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方法对21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和11例正常儿童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进行血浆AⅡ测定;后者PBMC经AⅡ刺激,检测MCP-1、ICAM-1的表达。结果21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浆AⅡ为(113.4±47.1)ng/L,11例正常儿童血浆AⅡ为(45.9±30.6)ng/L,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11例正常儿童PBMC与不同浓度的AⅡ(10-9、10-8、10-7、10-6mol/L)混合培养,在细胞培养24 h后,MCP-1I、CAM-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0 mol/L组,以10-6mol/L的AⅡ刺激的表达最高。10-6mol/L的AⅡ条件下,刺激2、24、48 h,在24、48 h MCP-1I、CAM-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AⅡ刺激组,以24 h表达最高。结论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浆AⅡ水平增高,AⅡ可通过刺激MCP-1I、CAM-1的表达,参与哮喘的慢性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重组人活化蛋白C(rhAPC)对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正常组,B组为模型组,C组为rhAPC预处理组,D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浸水束缚应激(WRS)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模型,C组在WRS开始前半小时通过鼠尾静脉注入rhAPC(100μg/kg),D组在同一时间点注入同等量的生理盐水。计数各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分离胃黏膜上皮细胞,并制成细胞浓度为1×106/ml的单细胞悬液,加入荧光染料DiOC6,上流式细胞仪检测胃黏膜线粒体跨膜电位。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的浓度。结果B组胃黏膜UI,血清TNF-α、IL-6的浓度均较A组明显升高(P<0.001),胃黏膜线粒体跨膜电位较A组明显下降(P<0.001)。C组胃黏膜UI,血清TNF-αI、L-6的浓度均较B组显著下降(P<0.001),胃黏膜线粒体跨膜电位较B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rhAPC可抑制TNF-αI、L-6的释放,抑制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从而对胃黏膜急性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用介入治疗17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根据其DSA表现、类型、位置、大小及化疗药物的剂量对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回顾分析DSA表现、类型和肿瘤灶内碘油沉积情况影响原发性肝癌的介入疗效.结论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介入疗效显著,为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肝动脉化疗栓塞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5.
胃肠专科门诊病人情绪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胃肠疾病(GID)患者情绪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523例在胃肠专科门诊初次就诊、并明确诊断的GID患者,予以Zung自评抑郁量表(ADS)和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各种症状,计算患者症状总积分;对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GID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率为32.7%(498/1523),其中焦虑23.8%,抑郁16.9%,焦虑、抑郁兼有者8.0%,三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GID患者有较高的情绪障碍发生率,尤其功能性胃肠疾病,必须予以重视;对有多种主诉的GID患者更要注意其有情绪障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6.
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化瘀法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和对IL-2R、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子宫肌瘤患者血清IL-2R、TNF-α的水平.结果:子宫肌瘤患者IL-2R、TNF-α的水平高于正常人组(p <0.01).经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后IL-2R水平明显下降,低于正常人组水平(p<0.01),TNF-α下降至正常人组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活血化瘀法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IL-2R、TNF-α水平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7.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体外耐药监测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制定针对性预防与控制措施. 方法对285例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用琼脂扩散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并加以统计分析. 结果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6.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占首位,达26.0%;革兰阳性球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的41.7%;体外耐药监测表明:革兰阴性杆菌除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外,其余细菌均已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 结论临床微生物室必须做好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检测工作,及时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急性会厌炎伴会厌囊肿予以CO_2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1年10月~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27例急性会厌炎患者,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及局部切开排脓等治疗后会厌舌面仍肿胀且伴有囊肿,予以CO_2激光切除会厌舌面囊肿及肿胀组织,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CO_2激光手术治疗后均完全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CO_2激光对急性会厌炎伴会厌囊肿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9.
CT可根据下段食管情况对食管静脉曲张进行初步的预测.对轻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敏感性与上消化道钡透相似,对中度、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