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22篇
  免费   639篇
  国内免费   484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423篇
口腔科学   142篇
临床医学   1946篇
内科学   1087篇
皮肤病学   156篇
神经病学   356篇
特种医学   4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505篇
综合类   3545篇
预防医学   1544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1271篇
  12篇
中国医学   1459篇
肿瘤学   39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611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760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799篇
  2008年   708篇
  2007年   725篇
  2006年   667篇
  2005年   568篇
  2004年   558篇
  2003年   530篇
  2002年   455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303篇
  1998年   291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81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45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4篇
  1964年   12篇
  1962年   13篇
  1957年   16篇
  195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全头皮、面颈部和双耳郭复合组织移植术的外科技术操作问题.方法供体选自血型相配的脑死亡患者.切取层次,头顶部于骨膜或帽状筋膜层间;双侧颞部于颞深筋膜浅层;面部为紧贴颧骨、下颌骨切取,包括咀嚼肌和耳郭;颈部包括胸锁乳突肌、颈外动脉、颈外静脉.同时自左右侧颈总动脉灌注4 ℃UW液.供体经修整与X线照射后,保存于0~4 ℃ UW液中,备用.结果移植的头皮瓣及双侧耳郭血循环良好,皮肤色泽正常、温热.创面Ⅰ期愈合,头发生长良好,无明显脱发.术后4个月移植物取检无排斥反应.结论经外科技术及术后抗排斥处理的结果发现,同种异体头皮瓣及双耳、面颈复合组织移植术是可行的.但目前手术适应证尚处于个案选择,如何推广应用,简化应用抗排斥药物,以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磷和维生素D代谢中的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59例MHD患者(血透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血清全段FGF-23测定,同时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VitD)水平。血透组患者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 结果 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5.23±123.55)比(28.72±11.49) ng/L,P < 0.01],而血清1,25(OH)2Vit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25±8.73)比(42.24±12.45) μg/L,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与血清P、Scr、Ca、iPTH及透析疗程时间呈正相关(P < 0.05);与血清1,25(OH)2VitD水平和年龄呈负相关(P < 0.05);而与性别、血压、血清Alb、Hb、BUN等指标无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的主要变量,5者组成的模型解释了总变异的约62%(R2=0.623,P < 0.01)。 结论 MHD患者血清全段FGF-23水平明显增高,而1,25(OH)2VitD水平明显降低。FGF-23的调控是由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水平的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73.
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凝血系统的变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10 0例冠心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含量 ,并与4 4例健康人比较。结果发现 ,冠心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指标变化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P <0 .0 1)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P <0 .0 5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D 二聚体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 <0 .0 5 )。结果提示 ,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 ,表现为继发性纤溶亢进 ,血小板活性增加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且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4.
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双下肢近端肌无力慢性进行性加重近2年,于2004年11月10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1月无意中发现跑步不快,3月下台阶困难,渐出现下蹬、起立费力,8个月后不能跑步并继续加重,感双膝关节下蹬、站立时隐痛,无固定压痛点,静止时无疼痛,步行呈鸭步,上下楼需扶行,后发展至双上肢也感无力,病程中无感觉障碍等不适,大小便正常,在外院曾经按“重症肌无力”、“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等治疗,且疗效不佳。既往健康无类似家族史。体检:眼球运动正常,伸舌居中,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双下肢近端无力,肌力Ⅲ~Ⅳ级,双上肢平举不能…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网吧上网人员心理状况,对部分网络依赖者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思茅市某社区网吧上网者进行现场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0份,其中男272名,女108名,平均年龄(23±5)岁。使用网络成瘾量表,交往焦虑量表,上网动机调查表对研究者进行测试。结果:有网络依赖者60名(15.8%),交往焦虑量表评分(48.25±9.33)分,年龄以15~20岁居多,无业和学生居多,上网目的以游戏、聊天为主。结论:网吧上网人员的网络依赖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往焦虑。应从多方面关注网吧上网人员的心理卫生。  相似文献   
76.
正常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参数序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序贯监测妊娠早、中和晚期子宫动脉血流特征并制定各个孕期相应的参考值。方法2005-04-2006-04随机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160例妊娠妇女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10~14周、20~24周、30~34周以及50例非妊娠期妇女序贯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3项参数S/D(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PI(搏动指数)和RI(阻力指数)。结果(1)妊娠期血流动力学3项参数与非妊娠期相比显著性降低(P<0·01),并随孕周增加逐渐降低,不同孕期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不同孕周的3项参数均为正态分布。其参考值范围(双侧95%的界限值)分别为:早孕期:RI(0·73±0·16)、PI(1·66±0·86)、S/D(4·12±2·69);中孕期RI(0·56±0·16)、PI(0·94±0·47)、S/D(2·36±1·06);晚孕期RI(0·51±0·18)、PI(0·82±0·45)、S/D(2·13±1·02)。结论随着妊娠进展,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3项参数逐渐降低。深入讨论这些参数的参考值范围有助于准确、全面地评估妊娠状态和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7.
78.
1984年以来我们用进口微型电钻(直径0.7mm的金刚钻头)行底板开窗术32例(42耳)治疗耳硬化症。手术经过顺利,未发现明显的内耳损伤。报告如下。 一、手术方法 局麻,耳道内切口,分离耳道后壁皮肤进入鼓室,以电钻磨除耳道后上部分骨壁,暴露镫骨肌腱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选译自《综合临床》2 0 0 2年第 51卷第 1 1期特集———感染性胃肠炎 ,分两期载完。本期选文 6篇 ,就胃肠道的病原菌及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做系统地阐述。本文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姚桢教授主译、主审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其体外培养的生物特性。方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冷冻保存细胞复苏后的生长状况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抗坏血酸的作用下,进行成骨诱导分化。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体外培养细胞呈现梭形、多角形外观,具有较强的生长增殖能力,复苏细胞生长状况无明显改变;细胞CD44。CD54抗原有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分化细胞表现成骨细胞特性,合成碱性磷酸酶(ALP)能力增强,矿化结节逐渐出现。结论:建立稳定可靠的分离培养小鼠骨髓MSCs方法,分离出的MSCs具有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可用于骨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