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盐酸克林霉素(ClindamycinHydrochloride)的含量测定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法准确可靠,但操作要求较高,不适合于制药厂对半成品的质量控制。根据盐酸克林霉素具有旋光性的特点,我们对其滴眼液采用旋光法进行了含  相似文献   
72.
下体负压对抗21d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不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目的观察LBNP对21dHDT-6°卧床模拟失重所致立位耐力不良的对抗效果。方法12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进行21dHDT-6°卧床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下体负压组,每组6人。与对照组不同,下体负压组在最后一周,每天进行1h、-4.0kPa的下体负压锻炼。结果卧床前,12名受试者顺利通过75°、20min立位耐力检查。卧床第10d立位耐力检查时,对照组有5人、LBNP组有4人出现晕厥前或晕厥症状,两组平均耐受时间均低于卧床前(P<0.05);第21d时,对照组有5人未通过,平均耐受时间较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而LBNP组有1人未通过,平均耐受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1d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显著降低。下体负压能够有效对抗头低位卧床导致的立位耐力降低。  相似文献   
73.
为阐明多次发生+Gz致意识丧失对脑的影响及其机制,观察了反复下体负压(LBNP)致脑缺血对大鼠脑组织离子含量、ATP酶活性及神经元形态的影响.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将动物麻醉后置于-4.0kPa的下体负压舱内(下降速率为0.67kPa/s,至脑电波消失2min后恢复常压.分别于1次和3次LBNP作用后1h测定脑组织Na+K+ATP酶活性、K+,Na+及水含量等.结果表明:1次LBNP作用后1h,大鼠脑组织Na+K+ATP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K+,Na+及水…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尾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股动脉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P13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尾吊鼠为模拟失重模型,尾吊7天和14天后取双侧股动脉,采用离体血管灌流技术检测去内皮股动脉血管对α1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PE)的收缩反应,  相似文献   
75.
套带静脉阻断法在失重心血管系统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重,尤其是中长期失重,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其基本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防护问题亦未圆满解决。失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的研究是当前航天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俄罗斯航天员在航天飞行中曾使用套带静脉阻断法(Occlusivecufs)[...  相似文献   
76.
本工作采用Mead二室电学模型,对Pimmel等(1978)提出的,由强迫振荡法(FOM)测算呼吸系统中心与外周气道阻力的原理进行了考察,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正算法,并在电学模拟中加以证实。主要结果为:1.与一般的FOM一样,由Pimmel算法得出的“呼吸系统总阻力”(Rrs)确能反映电学模型中总电阻值(R)的实际变化趋势。但由该法测得的“中心气道阻力” (Rc)与“外周气道阻力”(Rp)值却不能真实地反映模型中相应电学参数的变动趋势。并且测得约Rrs一般总大于R。2.由Pimmel算法不能正确测算出Rc、Rp的原因主要在于;Pimmel等忽视了“转折频率”(f_1)和理论截距(D)在计算阻力参数中的意义,尤其是忽视了f_1随f_2而变化的特性。此外,Pimmed等仅根据一条限于特定f/f_1频段的m-Fp曲线来估计不同条件下的外周分数(Fp),也不够合理。3.我们提出的修正算法是:f_1不再作为数值为1的常量看待,而是根据R_2的变化情况,引入相应的f_1值。并且每次实验中,根据f/f_1的实际频带,确定新的m-Fp关系。电学模拟实验证明,修正算法后,得到的结果能反映模型中R_1或R_2的实际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77.
着陆冲击对人体影响及医学评价问题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载人飞船完成飞行任务后,着陆冲击是必然要遇到的动力学因素,而冲击力的作用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损伤甚至死亡。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不同冲击作用下,人体产生病理损伤的特点及人体对冲击的动态响应,并对着陆冲击条件下可能影响人体反应的因素,如着陆角度和姿态、束缚系统、椅垫及地形地貌等进行了分析,对 Gx、 Gz、 Gy冲击环境的医学评价做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78.
青霉素毒性低,疗效快,目前仍为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抗生素,为了充分地发挥青霉素的临床效果,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笔者就青霉素临床应用中常遇到的过敏原、试敏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 观察21d头低位卧床期间被试者心功能的变化及最后一周下体负压锻炼(LBNP)的影响。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BNP组,每组6人,均参加头低位倾斜卧床实验。对照组在卧床期间不做任何处理,LBNP组在卧床最后一周,每天进行1h、-4.0kPa的下体负压锻炼。测量心脏收缩和泵血功能等指标。结果 在卧床期间,两组的心输出量、心指数及每搏输出量较卧床前均显著降低或有降低趋势,射血前期(PEP)均显著延长,总外周阻力、等容收缩时间/左室射血时间(LVET)、PEP/LVET均显著升高而有升高趋势,起床后第2天基本恢复。LBNP组PEP和PEP/LVET在第21天及起床后第2天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 21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心脏泵血和收缩功能显著降低;在21d头低位卧床的最后一周进行下体负压锻炼,不能有效对抗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引起的心脏泵血和收缩功能的降低,但对提高立位耐力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