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管残留综合征2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 opiccholecystectomy,LC)的广泛开展及手术适应症的逐步扩大,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复杂胆囊手术中逐步得到应用,LC术后并发胆囊管残留综合症(cholecystic duct remnant syndrome,CDRS)逐渐增多。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23例CD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病因和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鸟结核分枝杆菌刺激巨噬细胞后其对巨噬细胞骨架蛋白及其调节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 RT-PCR方法分析M. avium刺激巨噬细胞后cofilin-1,β-actin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Western blot方法从蛋白水平分析M. avium刺激巨噬细胞后β-actin、cofi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 avium刺激巨噬细胞后巨噬细胞凋亡及坏死的情况。结果 β-actin基因及其蛋白在巨噬细胞受M. avium刺激后表达显著下调,而β-actin蛋白的调节蛋白cofilin-1表达显著增强。同时,M. avium刺激巨噬细胞后诱导巨噬细胞凋亡显著增多。结论 M. avium刺激巨噬细胞后可通过调控β-actin及cofilin-1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或坏死。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器复用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Leptin)、甲状旁腺激素(PTH)清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器第1、3、5、7次使用时测定透析前后血浆尿素氮(BUN)、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瘦素(leptin)和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并计算KT/V值和物质清除率。结果:透析器进行第1、3、5、7次使用时,血浆HCYl、eptin、PTH水平透析后较透析前下降,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3者清除率随复用次数增加呈下降趋势。leptin清除率在透析器第5、7次使用时较第1次使用时均显著降低(P〈0.05)。PTH清除率在透析器第7次使用时与第1次使用时也存在明显差(P〈0.05)。在透析器复用过程中,KT/V值相互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使用高通量透析能降低血浆HCYl、eptin、PTH水平,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复用能保证对小分子的有效清除,但对中分子物质清除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超声雾疗联合普济痔疮栓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应用康复新液超声雾疗联合普济痔疮栓治疗,对照组应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熏洗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创面愈合情况、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肛周水肿、出血、渗液、发热程度均显著轻于对照组(P均0.05),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及肛管高压带长度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肛门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超声雾疗联合普济痔疮栓治疗可加快混合痔术后患者肛门创面的愈合速度,促进肛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腹部外科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1月至2006年11月行腹部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研究组术后24—48h开始肠内营养支持,共7d。结果研究组除1例因腹胀明显不耐受,余均按计划完成治疗。胃肠功能恢复快(P〈0.01),术后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痊愈出院。结论腹部中、大手术后24—48h行肠内营养,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快,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6.
营养支持在胆道外科患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报道了我科胆道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的临床体会。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2006年2月~2007年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60例胆道疾病患者,男27例,女33例,年龄28~84岁。其中,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取石和(或)肝叶切除术47例,胆总管取石术6例,胆肠吻合术5例,姑息性胆道引流2例。肠内营养组患者于术中行空肠造口术4例,术中将鼻胃管放置空肠21例,鼻胃管放置5例。给药方式及剂量肠内营养组(n=30)采用肠内营养输注泵输注瑞素,并将术后引流的胆汁、胃液与瑞素…  相似文献   
57.
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与胃癌和肺癌一起位列癌症发病率排行前3位,且仍有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逐年升高的趋势[1]。直肠癌主要是由于直肠组织细胞发生病变最终恶化而形成,临床证明,治疗直肠癌最有效的手段是外科手术[2]。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腹腔镜和微创技术也得以进步,采取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直肠癌能够改进Dixon手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5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3月-2009年8月行LC治疗的1260例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病例。结果:顺利完成LC1220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40例,无术中大出血、肝外胆管损伤而中转开腹的病例。无术后胆汁漏、腹腔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3月~1年,无胆管狭窄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LC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可行,术者必须充分了解LC操作要点和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p53对肝癌细胞GADD45β诱导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转染p53全序列建立Hep3B~(+p53);比较S腺苷蛋氨酸对Hep3B~(+p53)的GADD45β表达诱导及其对近端启动子活性影响;比较DNA合成能力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及其对Caspase基因的影响.结果 Hep3B~(+p53)可以稳定表达p53蛋白;p53转染能使S腺苷蛋氨酸对Hep3B~(+p53)中GADD45β的表达诱导由0.0089增加至0.0192和0.0371,同时使启动子中3个核因子(NF)-κB活性分别增强1倍、50%和25%,Hep3B~(+p53)的DNA合成能力降至80.99%和42.53%,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抑制率为15.04%和90.42%;Hep3B~(+p53)的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p53在肝癌细胞的GADD45β表达诱导中有重要作用,增强转录调节因子的表达水平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