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在表征了PVA/CS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基础上,本文报导MeOH-H_2O,EtOH-H_2O和i-PrOH-H_2O体系在PVA,CS及其合金膜中的渗透汽化行为。讨论了温度、料液浓度、合金膜的组成对分离性质的影响。从膜的分子和聚集态结构出发对相关的渗透行为进行了解释。对于PVA、CS及其合金膜来说,膜内自由体积大小看来是影响分离性能的主要因素,小分子在膜中的渗透性质主要是由扩散控制的。  相似文献   
92.
本文应用抗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LN)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全部184例乳腺病变(其中乳腺癌91例,良性病变93例)的基底膜(BM)分布状态,包括乳腺病、硬化性腺病、上皮增生、纤维腺瘤、乳头状瘤、导管内癌和浸润癌。所有良性病变及导管内癌中,BM完整分布于上皮与间质交界处;而所有浸润性癌癌巢周没有或仅有变细、断裂的BM残留;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BM分布变化无关;Ⅳ型胶原与LN显示BM的效果无明显差别。上述结果提示:BM分布规律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性病变、原位癌与浸润癌。BM缺乏是癌组织发生浸润的一种因素。  相似文献   
93.
目的:检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陷阱(NETs)的形成,评价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NETs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6例和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检测2组研究对象NETs的形成情况,并根据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将NETs的形成情况分成Ⅰ、Ⅱ和Ⅲ级,计数2组研究对象不同级别NETs形成细胞数量;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处理前后病例组患者NETs的形成情况。结果:病例组患者Ⅰ和Ⅱ级NETs形成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Ⅲ级NETs形成细胞数量少于健康对照组(P<0.05);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处理后病例组患者Ⅰ和Ⅱ级NETs形成细胞数量明显少于用药前(P<0.05),而Ⅲ级NETs形成细胞数量多于用药前(P<0.05)。结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体内中性粒细胞能形成大量具有高效抗菌功能的NETs,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以抑制NETs的形成。  相似文献   
94.
目的 了解安徽省育龄夫妇日间嗜睡与抑郁症状现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依托育龄夫妇生殖健康-安徽队列(RHCC-AC)子队列新婚夫妇队列开展,在安徽省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共15个区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招募夫妇共33 483对,其中夫妇双方问卷均收集的共32 301对。本研究排除纳入时已怀孕的7 541对夫妇,重要信息缺失的517对夫妇,将未怀孕的24 232对夫妇纳入分析,描述夫妇双方一般情况、日间嗜睡状况和抑郁症状检出情况。通过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夫妇双方日间嗜睡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结果 安徽省育龄夫妇中男性轻度及中度日间嗜睡、重度日间嗜睡的检出率分别为24.4%、3.8%,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28.7%、5.5%。男性轻度及中度抑郁症状、重度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16.1%、2.9%,女性分别为19.8%、4.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女方的日间嗜睡评分与自身及男方的抑郁症状评分均成正相关,与男方的日间嗜睡评分也呈正相关,男方的嗜睡程度与本身及女方的抑郁程度也均成正相关;此外,女方的抑郁程度与男方的抑郁程度呈正相关。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男女双方抑郁症状变化程...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了解不孕不育夫妇高血压患病现况,探讨不孕不育特征与两性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依托不孕不育队列开展。不孕不育特征包括是否患不孕不育、不孕不育类型、原因及年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性别分析不孕不育特征与高血压的关联。结果 1 312对不孕不育夫妇中,不孕症女性和不育症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同性别对照组(女:18.6% vs. 13.2%;男:21.5% vs. 14.3%)。女性不孕(OR=1.64,95%CI:1.13~2.38)、双方共同原因不孕症(OR=2.15,95%CI:1.11~4.15)、继发性不孕(OR=1.58,95%CI:1.17~2.13)和不孕年限≥3年(OR=1.96,95%CI:1.29~2.97)会显著增加女方高血压患病风险;男性不育(OR=1.79,95%CI:1.29~2.48)、双方共同原因不育症(OR=1.69,95%CI:1.12~2.56)、继发性不育(OR=1.52,95%CI:1.00~2.39)和不育年限≥3年(OR=1.97,95%CI:1.23~3.14)会显著增加男方高血压患病风险。结论 确诊不孕不育、继发性不孕不育、双方共同原因不孕不育及长不孕不育年限是不孕不育夫妇患高血压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HOXA11基因顺式作用元件是否存在启动子及孕激素应答元件序列。方法:采用PCR技术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含HOXA11顺式作用元件序列的DNA片段;将扩增片段与无启动子的强化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pEGFP-1多克隆位点连接,构建HOXA11基因顺式作用元件的表达载体pEGFP-HOXA11;用脂质体法将表达载体转染到Ishikawa细胞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HOXA11基因顺式作用元件的启动活性,以及转染细胞经孕酮处理后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成功地将HOXA11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克隆到报告基因载体pEGFP-1中,酶切和PCR鉴定以及DNA序列分析无误;转染pEGFP-HOXA11表达载体的Ishikawa细胞能表达发出绿色荧光的报告基因蛋白,而且经孕酮处理后绿色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结论:HOXA11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具有启动子活性和孕激素应答元件功能。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理工科大学生的睡眠与知觉压力及应付方式,从而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知觉压力量表(PSS)、应付方式问卷对某理工大学127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女生在应付方式中的"自责"项得分高于男生(t=2.404,P0.05),并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睡眠状况及知觉压力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四学生在应付方式中的"求助"项得分高于大一学生(t=2.011,P0.05),并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睡眠状况及知觉压力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①女生在面对压力时,较男生更多地采用"自责"这种不成熟型的应付方式。睡眠质量及知觉压力的敏感性相当;②大四学生较大一学生更多地采用"求助"这种成熟型的应付方式。睡眠质量及知觉压力的敏感性相当。  相似文献   
98.
<正>机械制造工业涉及范围广泛,产业工人队伍庞大,全国有上百万劳动者从事机械制造产业[1]。上海的机械制造行业主要集中在车辆、重型设备、船舶和中小型设备制造,这些机械制造企业都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产品产量较稳定。本文报道上海市14家机械制造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为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控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上海市完成职业病危害申报的机械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99.
目的调查惊恐障碍患者的误诊特点。方法自制统计表对55例确诊惊恐障碍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病程、曾误诊的疾病种类、重复就诊于非精神科次数、误诊期间诊治费用以及正确治疗后达临床治愈的疗程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52.73%的惊恐障碍患者非精神科误诊时间长于1年;58.18%的患者就诊非精神科次数少于5次,14.55%的患者大于10次;误诊期间浪费的诊治费用有47.27%的患者超过5000元;确诊后住院治疗期90.91%的患者在2个月内惊恐发作消失。结论惊恐障碍的非精神科误诊率高,误诊时间长,医疗资源浪费严重,但确诊后经精神科治疗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9—27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5批援鄂医疗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收治的5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7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68岁,年龄范围为36~86岁。所有患者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进行治疗。观察指标:(1)患者临床资料。(2)肝功能及肝功能损害治疗情况。(3)肝功能损害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患者临床资料:51例患者中,新冠肺炎普通型21例,重型19例,危重型11例。31例伴有≥1种慢性疾病史,20例无慢性疾病史;13例有饮酒史,38例无饮酒史;7例有肝炎病史,44例无肝炎病史;入院时5例存在感染性休克,5例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41例无休克和SIRS。51例患者体质量指数为(24±3)kg/m2、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3±5)d、体温为36.5℃(36.0~38.1℃)、心率为82次/min(50~133次/min)、呼吸频率为20次/min(12~40次/min)。51例患者入院24 h内白细胞计数为6.3×109/L(2.2×109/L^21.7×109/L)、肌酐为75μmol/L(44~342μmol/L),B型钠尿肽为214 ng/L(5~32407 ng/L)。(2)肝功能及肝功能损害治疗情况:51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1 U/L(7~421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9 U/L(15~783 U/L),γ-谷氨酰转移酶为36 U/L(13~936 U/L),碱性磷酸酶为76 U/L(41~321 U/L),直接胆红素为4.9μmol/L(2.6~14.3μmol/L),间接胆红素为5.8μmol/L(2.6~23.9μmol/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7.2 s(30.9~77.1 s),凝血酶原时间为13.9 s(12.5~26.7 s);51例患者上述指标异常比例分别为47.1%(24/51)、47.1%(24/51)、35.3%(18/51)、13.7%(7/51)、7.8%(4/51)、2.0%(1/51)、21.6%(11/51)、19.6%(10/51)。51例患者中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发生肝功能损害分别为10、9、10例。51例患者中22例肝功能正常(其中1例入院24 h后发生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29例肝功能异常(其中9例入院24 h后发生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P<0.05)。(3)肝功能损害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冠肺炎临床分型危重型是影响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优势比=10.000,95%可信区间为1.050~95.231,P<0.05)。结论伴有肝功能损害的新冠肺炎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增加。新冠肺炎临床分型危重型是影响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