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甲状腺机能亢进误诊为病毒性肝炎12例分析衡阳市传染病医院(421005)唐灿良赵宗信苏令咸典型的甲状腺机能亢进诊断并不困难。但甲亢引起黄疸及肝功能异常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作者收集1990年1月至1996年3月间以黄疸和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甲亢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多,干扰素仍是目前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但短疗程疗效欠佳,应答率较低.我们对35例干扰素治疗有效者进行延长疗程治疗,观察其生物化学、病毒学指标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进一步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估计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3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根据预后及转归情况分为预后好及预后差2组,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HE活性的变化。结果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好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HE值为(3 534.56±646.31)U/L,治疗后为(5 758.25±823.56)U/L;预后差组治疗前血清CHE值为(2 027.23±552.15)U/L,治疗后为(1 532.17±326.63)U/L。两组患者治疗前CHE活性均低于正常值;预后好组CHE活性治疗前后均明显高于预后差组(均P<0.01)。预后好组治疗后血清CHE活性逐渐升高(P<0.01),预后差组则继续降低(P<0.01)。结论测定血清CHE活性可了解肝脏的合成和储备功能,对估计疗效及预后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严重肝病患者血氨和血清色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严重肝病患者 56例 (重型肝炎 32例、失代偿肝硬化 17例、原发性肝癌 7例 )和一般慢性肝炎患者 4 9例的血氨及血清色氨酸含量。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血氨及血清游离色氨酸正常 ,而严重肝病患者则显著增高。肝性脑病患者血氨、血清游离色氨酸均显著高于无肝性脑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 ,严重肝病患者血氨在中、晚期显著高于恢复期 ,晚期又显著高于中期 ;血清游离色氨酸晚期显著高于恢复期和中期 ,但中期与恢复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氨增高和色氨酸代谢紊乱在肝性脑病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态测定血氨对重型肝炎患者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PHC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密切相关。在乙型肝炎(乙肝)高度流行区,PHC患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HBVM)阳性率可达80~100%。但PHC与抗-HBe及HBVM组合模式的关系则少见报道。本文对我院近年来124例PHC与211例各型乙肝患者五项HBVM做初步的探讨、研究,现报道如下。l!B床资料l·l一般资料本组124例PHC中男113例,女11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47.55岁,全部病例均按照全国肝癌会议的诊断标准确诊,其中B超诊断105例,…  相似文献   
16.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脂肪肝67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传统的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脂肪 6 7例 ,以凯西菜和利加隆对照治疗 5 6例 ,疗程二个月。结果发现治疗组对B超脂肪浸润的改善 ,降低血脂 ,尤其是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 ,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六味地黄汤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结核病诊断一般并不困难,然而结核性腹膜炎(腹水型),由于其症状和体征与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的病例极其相似,临床上往往容易误诊。现将我院近两年首诊为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后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者1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均来自农村。男6例,女4例。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年龄23.5岁。住院前均诊断为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 1.2 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发热10例、咳嗽5例、盗汗6例、腹胀10例、腹痛4例、腹泻3例、尿少10例。  相似文献   
18.
近 2 0年来新发现的肝炎病毒有丙、丁、戊、己、庚型肝炎病毒。为了解衡阳地区住院肝病患者中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与各类肝病的关系 ,于1996年 9月至 1999年 9月对来自衡阳地区各县、市的住院肝病患者血清进行了各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肝病患者。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按 1995年北京第 5次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学学术会议修订的方案进行。1 2 方法 病例分别于入院、出院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各进行 1次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试剂盒提供单位分别为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