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7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1.
人心房颤动不同演变阶段L型钙电流重构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人心房肌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心房颤动(Af)不同演变阶段,L型钙电流(IL-Ca)的重构特征。方法:标本取自风湿性心脏病并发二尖瓣狭窄及二尖瓣关闭不全接受换瓣手术患者的右心耳心肌,酶消化法分离出单个心肌细胞后,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Ca,L并分析其通道动力学特性。结果:共取15例患者的心肌标本,根据有无Af及Af的持续时间分为3组:对照组即窦性心率(SR)组4例,阵发性Af(PAf)组6例,慢性Af(CAf)组5例。SR、PAf和CAf组IL-Ca电流密度分别为-(7·83±0·51)、-(6·17±0·71)和-(3·68±0·40)pA/pF,组间比较,PAf组显著低于SR组(P<0·05);CAf组显著低于SR和PAf组(P<0·01);3组I-V曲线的形状无改变。3组激活曲线的半数激活电压分别为-(1·1±0·06)、-(2·7±0.09)、-(2.9±0.21)mV;激活曲线斜率因子分别为(7.7±1.1)、-(7.9±1.2)、-(8.1±0.9)mV,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失活曲线的半数失活电压分别为-(23.6±0.5)、-(26.4±1.1)、-(21.9±1.3)mV;失活曲线斜率因子值分别为(6.9±0.4)、(6.0±0.6)、(6.5±0.4)mV,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失活后恢复曲线的时间常数(τ)分别为(28.4±2.6)、(29.8±2.3)、(45.8±5.3)ms,PAf组与S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f组与SR组和PAf组相比显著增大(P<0·05),曲线右移。结论:在Af的演变过程中,IL-Ca电流密度呈进行性下降的趋势;在PAf阶段,IL-Ca的通道动力学无显著变化,CAf阶段其失活后恢复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412.
目的:探讨紫草酸(LA)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症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并将对数生长期细胞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糖浓度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1 mg/mL)、高糖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6 mg/mL)、高糖+LA低剂量组(5μg/mL)、高糖+LA中剂量组(10μg/mL)和高糖+LA高剂量组(20μg/mL)。培养处理24 h时,用活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RT-PCR法检测IL-1β、IL-6和IL-10的转录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磷酸化和核转位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和凋亡因子的蛋白表达;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高糖组炎症因子IL-1β、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细胞NF-κB的磷酸化和核转位水平及细胞凋亡比例高于正常糖浓度组(P<0.05);而LA处理后能抑制高糖诱导的炎症和凋亡因子表达,同时减轻NF-κB的磷酸化和核转位水平及细胞凋亡(P<0.05);高糖+LA组内3个不同剂量间相比,浓度越高,LA的抗凋亡和抗炎...  相似文献   
413.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是1种激酶,可通过激活核因子κB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影响心肌梗死后心功能,调控心肌重构进程。该文介绍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心血管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14.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ω1(GSTO1)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与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乳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含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质粒构建对照(Ad-GFP)或GSTO1过表达(Ad-GSTO1)质粒并转染心脏成纤维细胞,再用大鼠TGFβ(rTGFβ)刺激细胞24 h,实验分为4组:Ad-GFP+PBS、Ad-GFP+rTGFβ、Ad-GSTO1+PBS和Ad-GSTO1+rTGFβ。运用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确定转染的有效性;Western blot检测GSTO1蛋白表达;划痕实验和EdU掺入实验评估细胞迁移和增殖;CCK-8实验评估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Col I)和纤连蛋白(FN)的表达水平,并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内P38 MAPK和Smad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与Ad-GFP+rTGFβ组相比,GSTO1过表达抑制TGFβ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P<0.05),降低TGFβ刺激后α-SMA、C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