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降低细胞膜角蛋白8和乳腺癌耐药蛋白的表达逆转耐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膜角蛋白8(CK8)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t protein,BCRP)作为多靶点治疗逆转耐药的可行性。方法共转染特异的CK8-siRNAs和BCRP-siRNAs至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MCF-7/MX,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NAs对CK8和BCRP蛋白表达的抑制,荧光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表面CK8表达量的变化,并用Sulforhodamine B的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对多种化疗药敏感性的变化。结果MCF-7/MX细胞导入CK8-siRNAs和BCRP-siRNAs后,CK8和BCRP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细胞表面CK8染色也明显降低,同时对米托蒽醌等化疗药的敏感性明显提高,耐药表型明显逆转。结论CK8和BCRP在MCF-7/MX耐药细胞中共同高表达且在乳腺癌多药耐药表型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共同抑制CK8和BCRP的表达可以有效逆转乳腺癌的多药耐药,为治疗肿瘤多药耐药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2.
介绍郑平东教授论治肾病综合征临床经验。认为治疗本病早期注重治肺、祛邪为先,后期重视调补脾肾。以脏腑为纲,肺快脾慢肾缓;退肿为先,以实统虚,因势利导;重视水停部位和药物归经;水肿退后,健脾补肾;运用调肾气、调气血、清热毒对治激素副作用。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3.
对《本草图经》本经外药物做了系统归纳、整理、分析,指出后世是在《本草图经》所论述的基础上,进行再发掘研究和运用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sorcin基因与白血病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用NorthernBlot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人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及其野生型细胞株K562中sorci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设计针对sorcin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通过脂质体将其导入K562/A02细胞,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内sorcin蛋白表达的变化,运用MTT方法检测转染反义寡核苷酸后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变化。结果NorthernBlot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K562/A02细胞中sorc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K562敏感细胞。将sorcin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转入K562/A02细胞后,细胞内sorcin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提高。结论作为一种耐药相关基因,sorcin参与了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耐药表型的形成,有望成为今后白血病耐药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5.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选择以足三里为主等穴位 ,用平补平泻手法 ,辅以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并以常用西药多潘立酮作为对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与结论 针刺组总有效率 93.75 % ,显效率为 6 3.3% ,药物组分别为 82 .2 6 %和 4 3.14 % ,两组有明显差异 (P<0 .0 5 )。针刺组治疗非特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于药物组 (P<0 .0 5 ) ;治疗动力障碍型者 ,两者无明显差异 (P>0 .0 5 ) ,疗效均较突出。针刺组治疗后的第 1星期显效率为 32 .81%、有效率 2 1.87% ,明显优于药物组的 14 .5 2 %和 12 .90 % (P<0 .0 1)。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成人显微眼外肌术后角膜曲率及屈光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12/2017-05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行显微眼外肌术患者62例85眼,年龄18~43岁,按手术方式分为水平直肌组:Ⅰ组(单纯后徙组)32眼、Ⅱ组(单眼一条直肌后徙联合其拮抗肌截除组)34眼;斜肌组:Ⅲ组(单眼下斜肌断腱组)10眼、Ⅳ组(下斜肌转位组)9眼。分别于术前与术后1d,1wk,1、3、6mo行主观验光获得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采集角膜前表面(0~3、5、7mm)曲率值,比较各组内不同时间点患者屈光状态及角膜形态动态变化。结果:水平直肌术后短期可导致水平角膜曲率改变,此仅限于角膜中央5mm区内,基本在术后1mo恢复至术前水平。斜肌术后对角膜曲率无明显影响。水平直肌术后早期散光值增加,并出现近视移位,在术后1mo恢复至术前水平。斜肌术后球镜度、散光值无明显变化。结论:成人眼外肌手术后短期会出现角膜曲率及屈光变化。  相似文献   
57.
制备一种新型含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通过调节胃内pH提高蒜酶的稳定性,达到提高大蒜辣素转化率的目的。首先制备含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并以人工胃液为介质小杯法考察大蒜辣素转化率,通过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研究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在大鼠体内的降血脂作用。溶出度试验表明,在人工胃液中含控酸微丸的微丸片大蒜辣素转化率超过90%。药效学研究表明,与无控酸微丸相比,含控酸微丸的微丸片对高脂血症大鼠显示出预期的降血脂作用,两个试验组之间的血脂水平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 <0.05)。实验结果表明,含有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58.
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如何实现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当下理论与实践部门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之一。药品安全是“国之大者”,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国家形象。药品检查员作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群体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以G省省级药品检查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对该省省级药品检查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现状、存在困境及其原因进行探索研究。研究发现,在G省省级药品检查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中,存在分级分类管理有待落实,以及药品检查员聘用、培训、考核、薪酬福利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本文在剖析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准确定位职业方向,落实分级分类管理;夯实专业基础,实现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业化;加强机制建设,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职业化等对策建议,并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和思考。  相似文献   
59.
周圆  彭林发  梁啦迪  陈印 《四川医学》2019,40(3):267-271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磷脂(A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HICH患者,收集时间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其中45例患者给予基础治疗+依达拉奉+纳洛酮治疗(研究组)、另外45例患者采用基础治疗+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浆LPA、AP及血浆神经元特异化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100B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3天、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LPA、AP及血浆NSE、MMP-9、S100B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3天、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浆LPA、AP及血浆NSE、MMP-9、S100B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HICH患者能有效控制血浆LPA、AP及血浆NSE、MMP-9、S100B蛋白的升高,对于改善患者的昏迷状况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B7共刺激分子在T细胞活化和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阿糖胞苷(Ara-C)刺激Jurka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前、后B7-1、B7-2的表达,RT-PCR检测刺激前、后B7-1、B7-2基因的表达,检测T细胞表面因子IL-3和IFN-γ的表达以及这两种细胞因子在Ara-C刺激Jurkat细胞后12,24,48,72,96,120,144 h时间动态变化。结果经Ara-C刺激Jurkat细胞后,均能使B7-1、B7-2表达上调,并且可诱导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3和IFN-γ,而未经Ara-C刺激的Jurkat细胞,无B7-1、B7-2的表达,均未诱导细胞因子的分泌。IL-3在T细胞活化12 h即可检测到,在48 h表达量最高,IFN-γ在T细胞活化24 h即可检测到,在72 h表达量最高。结论Ara-C可有效地刺激Jurkat细胞B7的表达,有效地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激活T细胞。B7在T细胞活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