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目的探讨头针治疗脑缺血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头针组,后两组再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的不同(24h、48h、72h),各随机分为3个亚组。采用人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选取顶颞后斜线,顶颞前斜线,进针后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疏密波,频率2Hz/100Hz,强度2mA,每次30min,每天1次。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血脑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及TGF-β1含量。结果头针组和模型组各时相NS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脑缺血再灌注72h较明显(P0.05,P0.01)。头针组各时相脑组织TGF-β1mRNA及TGF-β1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P0.01)。结论头针有利于大鼠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可减轻由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损害,并在一定范围内增强TGF-β1的表达,从而减缓免疫炎症反应,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2.
周利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63-564
目的探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半面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颅内责任血管与面神经之间的解剖关系,为HFS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MVD治疗的HFS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面神经受压迫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及其来源与走向,并总结MVD治疗HFS的效果。结果78例HFS患者中77例(98.72%)存在责任血管压迫,责任血管类型分别为小脑前下动脉(AICA)39例(50.00%),小脑后下动脉(PICA)21例(26.93%),AICA及PICA 10例(12.82%),PICA及椎动脉(VA)3例(3.85%),PICA及VA 2例(2.56%),AICA、PICA及VA 2例(2.56%),无明确责任血管1例(1.28%)。术后72例抽搐症状立即消失;5例抽搐症状好转,3~6个月内延迟治愈。结论血管压迫可能是HFS的主要病因,MVD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术中面神经根脑干区(root exit zone,REZ)的显露,准确判断责任血管,面神经REZ充分减压以及垫棉大小和放置的位置等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4.
包长斌  刘明涛  蒋林  李宜云  周利 《重庆医学》2012,41(32):3424-3425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置于腹腔干或肝总动脉造影,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供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给予灌注化疗和栓塞。结果 TACE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生存时间0.5、1、2、3、4年分别为77.3%(102/132)、55.3%(73/132)、37.1%(49/132)、24.2%(32/132)、11.3%(15/132)。结论 TACE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能明显延长患者带癌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5.
护士长的人格魅力在非权力影响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良好的人格魅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榜样力量,对塑造护理队伍整体形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护士长要想出色地履行好其组织管理职能,除要正确地利用好权力性影响力外,充分发挥其非权力性影响力更是十分重要.护理管理者的行为是对所有护理人员无声的指令.一支具有人格魅力的管理队伍能将会使护理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64例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脱落3例。对治疗组32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采取辨证选穴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不辨证统一采用一种针刺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疗效指数、PSQI、HADS和SF-36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86%,经卡方检验,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1月后随访时,两组相对治疗前PSQI及HADS显著降低,SF-36显著升高(均P〈0.01);且疗后同期比较治疗组PSQI及HADS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睡眠障碍患者进行辨证针刺和不辨证针刺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辨证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及远期的疗效均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不同宫颈Bishop评分胎膜早破患者破水至临产时间、产程及分娩方式的不同,为合适的临床处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328例胎膜早破患者并自然临产者按宫颈评分分为两组,即宫颈成熟组(0~5分)和宫颈不成熟组(≥6分),分析宫颈评分与破水至临产时间、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宫颈成熟组破水至临产时间、产程较宫颈不成熟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成熟组阴道分娩146例,剖宫产22例;宫颈不成熟组阴道分娩66例,剖宫产9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进宫颈成熟度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48.
国伟  周利 《医学与社会》2009,22(12):63-65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医务工作者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医学院校开设医疗体育课程不仅促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还能丰富自身的医疗体育技能,学会为病人开设运动处方,帮助病人进行保健、康复锻炼等。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法,进一步证实了医学院校开设医疗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及The Bethesa System(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且...  相似文献   
50.
脑缺血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挽救缺血半暗带濒临死亡的神经元和促进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然而,对于大多数脑缺血患者而言,神经元死亡在所难免。神经干细胞(NSCs)的发现与深入研究,突破了以往一直认为成年哺乳动物神经元不能再生的观念。缺血能促进成年动物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分化的新生神经元能部分地替代和修复受损的神经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