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的主要死亡因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机械循环辅助装置,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不可或缺的手段[2].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是指为心脏病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恢复...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T血管造影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选取无症状冠心病住院患者为研究组(80例),同时按照随机数表法选取同期有症状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80例)。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的CT血管造影表现差异,包括粥样硬化的部位、所致管腔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成分性质的差别。结果①两组年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研究组共发现150个斑块,对照组共发现140个斑块;③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斑块部位分布比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研究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的钙化斑块分别为36例和43例,非钙化分别为55例和49例,混合斑块分别为59例和48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⑤研究组和对照组冠心病在粥样硬化所致狭窄程度上,未见明显狭窄分别为0例和1例,轻微狭窄分别为27例和33例,轻度狭窄分别为49例和45例,中度狭窄分别为61例和49例,重度狭窄分别为13例和11例,闭塞分别为0例和1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症状冠心病患者与有症状冠心病患者相比,其发病年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相应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成分性质无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33.
<正>1 存在问题1.1《条例》及《实施细则》有一定的局限性《条例》的制定已有10多年,对公共场所的管理范围、项目不尽完善,有多头交叉、重复现象。对有些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如证券所的交易厅等)未能列入卫生管理范围。另外,处罚力度小,可操作性不尽人意。对单项超标及一厅多用的场所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加大了卫生执法人员的执法难度。使得卫生监督员在执法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而对违法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起不到有力的威慑作用。1.2 卫生管理机构内部管理区域不明确,工作重复现象较为突出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经济利益对集体、个人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各卫生管理部门在注意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因而各级卫生管理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相互扯皮,相互争夺管理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并有加剧的趋势。它将直接导致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时有发生,不严格标准等都不利于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34.
<正>手部血液供应主要是由桡动脉和尺动脉的终支相互吻合形成的掌浅弓和掌深弓,及它们所发出的分支支配。但是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类型多变,尤其是掌浅弓,大体可分为完全弓和不完全弓~([1~5])。作者在制作一成人男性标本时,发现其左侧手掌为不完全掌浅弓,并且桡动脉走行分支异常,为积累解剖学资料,报道如下:该标本的尺动脉末端未与其他血管吻合,而是单独形成不完全掌浅弓,营养手掌尺侧半。尺动脉起始外径3.02 mm,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小檗碱(BBR)对人胶质瘤T98G细胞脂肪酸的调控作用及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阐明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T98G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25、50及100 mg·L-1) BBR组,采用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率。对数生长期T98G细胞分为对照组和100 mg·L-1 BBR组,质谱法检测2组细胞中脂肪酸含量。对数生长期T98G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50、 100及150 mg·L-1) BBR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 (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 (p-AKT)、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SREBP-1)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基因沉默技术抑制FASN表达,将对数生长期T98G细胞分为对照组、shFASN1组和shFASN2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FASN蛋白表达水平,克隆形成实验...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首次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进行首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212例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期间是否发生ICU-AW分为ICU-AW组(n=76例)和非ICU-AW组(n=13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早期肠内营养启动时间、热量-蛋白供应量及肠内营养第7天时腹内压值,分析腹内压和ICU-AW的关系,同时探讨发生ICU-AW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机械通气、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血糖、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平均每日热卡量、平均每日蛋白量、肠内营养不耐受、肠内营养治疗第7天时腹内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CU-AW组患者肠内营养第7天时的腹内压为(16.42±1.52) cmH2O均为高于非ICU-AW组(12.88±2.19) 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ICU-AW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大、APACHEⅡ评分高、机械通气、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平均每日热卡量及蛋白量低、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肠内营养治疗第7天时腹内压高。结论 年龄大、APACHEⅡ评分高、机械通气、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平均每日热卡量及蛋白量低、平均每日热卡量及蛋白量低、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肠内营养治疗第7天时腹内压高是首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发生ICU-AW的危险因素,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芪地明目颗粒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组织及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探讨其改善DR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选择SD雄性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配合STZ注射建立DR模型, 用低、高剂量(1.0、3.0 g · kg-1 · d-1)芪地明目颗粒分别进行干预, 并设立正常对照组、DR模型组及羟苯磺酸钙干预组, 观察并比较干预后各组视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微血管数目、内皮细胞与周细胞比值(E/P比值), 以及视网膜组织中TGF-β1、miR-200b、VEGF表达水平的差异。  结果  芪地明目颗粒低、高剂量组及羟苯磺酸钙组的视网膜组织病理改变较DR组明显减轻, 视网膜微血管数目及E/P比值较DR组均显著下降(P < 0.01), TGF-β1、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 miR-200b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 < 0.05);芪地明目颗粒高剂量干预组的作用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 < 0.05)。  结论  芪地明目颗粒可减轻DR大鼠视网膜损伤, 抑制视网膜微血管增殖。其可能通过抑制视网膜中TGF-β1/miR-200b/VEGF信号通路激活而达到对DR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8.
儿童鼾声33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小儿睡眠期打鼾的病因、鼾声响度、睡眠期氧减饱和度有无下降及有无与睡眠相关的呼吸暂停.方法 统计33例以夜间睡眠张口呼吸伴打鼾入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多导睡眠仪监测(PSG)7h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期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及鼾声指数.结果 33例打鼾患儿中,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2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2例、变应性肥大性鼻炎2例、极度肥胖、颈粗短伴小下颌1例.PSG监测显示:全部病例夜间睡眠打鼾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缺氧.少数病例有轻度呼吸暂停.结论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打鼾的主要原因,同时伴有夜间低氧血症.儿童发生睡眠期呼吸暂停占24%.  相似文献   
39.
干姜挥发油提取优化及GC-MS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化千姜挥发油提取工艺,同时建立干姜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对加水量、超声时间、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并采集GC-MS图谱.结果:确定加17倍量水,超声35 min,浸泡40 min,再提取8 h的效果最优,挥发油得率分别为1.89%,GC-MS图谱稳定、重复.结论:干姜挥发油经过提取优化可以保证得率,获得的GC-MS图谱稳定可靠,并鉴定出的49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40.
目的优化牡丹皮提取条件,建立同时测定牡丹皮中没食子酸、芍药苷和丹皮酚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Plus C18柱,以乙腈-0.6%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10μl。结果回归方程分别为:没食子酸Y=16.5980X+4.9502,r=0.9999;芍药苷Y=1.6131X+0.9951,r=0.9999;丹皮酚Y=5.9817X+54.1030,r=0.9997。线性范围分别为4.0~100.1;20.6~515.0;33.3~832.0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99.2%、97.8%;RSD(n=9)分别为1.6%、3.0%、1.1%。结论考察了牡丹皮的提取条件,提取效果良好,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回收率高,适用于牡丹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