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72.
改良超滤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替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观察了10例重症瓣膜病患者在体外循环瓣膜替换术中加用改良超滤的手术治疗疗效,其中行双瓣替换(DVR)5例,主动脉瓣替(AVR)1例,二尖瓣替换(MVR)4例,有5例病人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显示,采用改良超滤可有效地提高胶体渗透压及红细胞压积,快速减少全身水份,降低心脏容量负荷,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6例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定时鼻饲润滑剂、消泡剂、缓泻剂,行低压灌肠,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61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出院,5例非手术治疗无效转手术治疗,出院随访6个月,仅有3例复发。结论:对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患者给予积极非手术治疗,并加强心理护理、营养支持、胃肠减压及严格掌握应用混合剂比例、用量及时机,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可促使肠梗阻尽快缓解。  相似文献   
74.
吴继红  赵玉萍 《临床荟萃》2007,22(9):621-621
患者,男,28岁。因反复咯血7年,再发1周入院。患者7年前始反复发作咯血,曾多次在多家医院行胸片及CT检查提示支气管扩张。近1周再发咯血,每天咯血100-200ml之间而收住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神志清,对答切题,血压120/68mmHg(1mmHg=0.133kPa),脉搏800次/min,  相似文献   
75.
眼遗传病中有些是单基因遗传病,有些是多基因遗传病。有些眼遗传病的发病还需要特定的环境因子或表观遗传学与致病基因共同作用。致病基因和致病突变位点都存在异质性,而且不同地域或民族间有较大差异。近年来,很多与眼遗传病相关的致病基因或致病突变位点被相继报道,这些已知的致病突变位点可作为基因标记,用于眼遗传病的临床基因诊断、症状前诊断和产前诊断。本文主要关注常见眼遗传病的基因标记,介绍眼遗传病分子诊断的常用技术,并讨论如何建立较规范和完善的眼遗传病分子诊断体系。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益力多对COPD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胃肠内注入肠内营养剂加益力多,对照组常规加入肠内营养剂,观察两组患者7d内腹泻的发生率及菌群失调情况。结果观察组10例患者发生腹泻,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33例患者发生腹泻,发生率为41.25%;在革兰球菌比重≥40%的患者中,观察组有10例,占12.50%,对照组有36例,占45.00%;观察组患者达到营养目标供给量的时间和营养支持治疗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力多干预可减少COPD患者菌群失调性腹泻的发生,提高肠内营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 探讨在体电穿孔辅助基因转染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层和光感受器(PR)细胞层的可行性。方法 147只健康雄性Spragne-Dawley(SD)大鼠根据电穿孔刺激模式电压值分为5、10、15、20、25、30、35 V组,右眼视网膜下腔注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真核表达质粒pEGFP N1为实验眼,左眼注射TE Buffer 为对照眼。各组根据不同转染方向再分为RPE和PR两个亚组。各组除电压不同外,其余参数均为脉宽99 ms,脉冲间期0.5 s,连续5个脉冲。将带有负电荷的质粒在电场作用下,拟转染到RPE细胞层,反向置电极,拟转染到PR细胞层。转染后7 d 取各组视网膜铺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表达强弱、范围及荧光细胞计数分析;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观察EGFP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转染后7 d,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各组RPE亚组对照眼RPE细胞层内均未见特异性荧光表达,实验眼可见绿色荧光表达;各组RPE亚组对照眼视网膜铺片均未见荧光表达,实验眼视网膜铺片均可见转染了EGFP的RPE细胞。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随电压增加,EGFP蛋白与β-肌动蛋白条带灰度相对比值呈上升趋势。RT-PCR检测显示,各组均产生阳性扩增条带,随电压增高,EGFP mRNA与GADPH mRNA扩增条带灰度相对比值逐渐增高。结论 在体电穿孔方法可以有效辅助基因转染大鼠RPE细胞层。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Rb1基因外显子突变的情况。方法收集25例RB患者的肿瘤组织和3例健康者的外周血。提取其基因组,扩增Rb1基因的第3、7、9、12和26个外显子片段,再以DHPLC和DNA直接测序法分别检测其突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模板均扩增出5个外显子片段。DHPLC分析得第3、7、9、12和26个外显子的最优化检测柱温分别为54.4、55.2、53.4、53.4和55.2℃;第3、7、9和12个外显子中,25例患者和3例健康者均呈现同样峰形;而第26个外显子中,有2例患者呈现不同峰形。对所有片段进行测序,第3、7、9和12外显子的扩增片段中未发现突变。而外显子26的扩增片段中,DHPLC峰形和其他片段不同的2个样品也未出现突变。DHPLC和直接测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PLC能快速检测出Rb1基因外显子片段的突变位点,可以用于RB的检测。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表达分布的区域性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Bax的关系。方法 病理检查确诊的39例RB患儿的石蜡标本纳入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HIF-1α、VEGF、Bax和Ki-67在RB中的表达。按照肿瘤区域分为表面区、中央区、基底部、脉络膜区及子瘤5个区域,分析上述检测指标在肿瘤的表达、分布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39例RB标本中,HIF-1α表达阴性者10例,占25.6%;阳性者29例,占74.4%。其中,1+者17例,占43.6%;2+者12例,占30.8%。表面区、中央区、基底部、脉络膜区及子瘤区染色阳性者分别占71.1%、36.8%、84.2%、54.5%、82.1%。不同区域间阳性表达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5,P<0.001)。VEGF、Bax和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8%、66.7%、59.0%。其中,VEGF和Bax在不同区域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6.77,22.79;P<0.001);Ki-67在不同区域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P=0.976)。HIF-1α与VEGF和Bax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8,0.39;P=0.002,0.021),而与Ki-67的表达无明显相关(rs=0.09,P=0.606)。在不同区域,VEGF和Bax的表达均与HIF-1α有较好的一致性,即在肿瘤的表面区、基底部及子瘤区阳性率较高,在肿瘤的中央区和脉络膜区阳性率较低,而Ki-67与HIF-1α表达阳性率在不同区域无明显一致性。结论 缺氧现象多分布在RB瘤体的边缘地带,且HIF-1α的表达在区域上与VEGF和Bax的表达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