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重为160~180g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高血压模型(RVH)组及对照(C)组。术后4周,用颈动脉直接插管法测定大鼠血压,应用生物测定法观察大鼠离体主动脉舒缩反应及美蓝(MB)、L-NAME、硝普钠(SNP)、左旋精氨酸(L-Arg)对其的影响。结果RVH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对苯肾上腺素(PHE)引起的收缩反应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去除内皮后可消除两组差异。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美蓝及NO合成酶抑制剂L-NAME可使对照组收缩反应增加较RVH组明显。RVH大鼠胸主动脉环由乙酰胆碱(Ach)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而对非内皮依赖性松弛剂硝普钠(SNP)的舒张反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NO合成底物L-Arg能显著提高RVH大鼠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论肾血管性高血压血管内皮依赖的收缩反应增强,舒张反应减弱。其机制是血管内皮产生和释放EDRF(NO)功能受损和(或)EDRF作用减弱,合成NO的底物L-Arg不足。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异位妊娠患者对疾病认知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其健康教育的对策,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方法选择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病区住院的异位妊娠患者100例,使用自制的异位妊娠疾病认知情况的调查问卷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有过流产史的患者所占比例为67.3%;患者的疾病知识认识水平与其年龄、出生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生育史、流产史无显著相关。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普遍比较低,应该加强疾病知识的宣教,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减少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机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
中风病人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秀香 《河南中医》2004,24(10):88-88
近年来我国中风病人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病以中老年发病者居多。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由于不能开展相应及时的康复治疗与护理,致残率反而有所增加。据报道,中风病人康复后,第一年约有60%可以达到日常生活活动自理,20%只在复杂活动过程中需要帮助,15%需要较多的帮助,5%需要全部帮助,大  相似文献   
24.
肾性高血压时肾脏ACE与心脏肥大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实验观察了术后2、4、6周肾性高血压(RH)大鼠肾脏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及心脏肥大指数(CHI)的变化。结果表明,RH大鼠术后2周时血压已升高,而此时CHI及非夹闭侧肾脏ACE活性与对照(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4、6周RH大鼠的血压、CHI及非夹闭侧肾脏ACE活性均显著高于同期C组。此外,2、4周RH大鼠夹闭侧肾脏ACE活性显著高于同期C组而后降低。提示:2周RH大鼠夹闭侧肾脏ACE活性增加在肾性高血压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4、6周时血压的升高与非夹闭侧肾脏ACE活性显著增加关系密切;肾性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心脏肥大。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测定化学性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化学性缺氧小鼠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7/08在辽宁医学院机能中心实验室完成。取昆明种小鼠40只,体质量18~22g。①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选用小鼠20只,随机抽签法分为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小鼠腹腔注射葡萄籽原花青素10mg/kg和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20min后再腹腔注射亚硝酸钠200mg/kg,记录各组小鼠存活时间。②氰化钾中毒性缺氧:按①方法取鼠、分组、注药,20min后再腹腔注射氰化钾15mg/kg,记录各组小鼠存活时间。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LSD方差分析。结果:纳入小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亚硝酸钠中毒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小鼠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22.25±7.58),(11.45±1.72)min,P<0.05]。②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氰化钾中毒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2.75±0.63),(14.20±22.13)min,P<0.05]。其中,有2只鼠分别存活了52min和60min。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化学性缺氧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调节器位置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操作方法 ,其一次穿刺成功率的高低 ,不仅反映出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水平的高低 ,也直接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 ,赢得患者满意 ,是护理人员探讨的问题。作者根据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 ,自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3年 5月对住院病人实施静脉输液穿刺时 ,分别将调节器移至不同位置进行夹闭 ,观察静脉回血情况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科住院患者 2 0 0例 ,其中心衰 6 8例 ,慢性支气管扩张 82例 ,脑梗塞 5 0例 ,年龄 4 9~ 78岁 ,平均 5 8岁 ,血管充盈情况均不好…  相似文献   
27.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研究发现,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强实验动物学习、记忆等的能力。但其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中总抗氧化能力、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脑保护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锦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和机能中心实验室,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4-03/08在锦州医学院机能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锦州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每组8只。方法:①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乙醚麻醉,颈正中切口,两边颈总动脉用微动脉夹夹闭30min后去除动脉夹,恢复动脉血流。对照组只分离两边颈总动脉,不夹闭。②模型组和对照组:在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同时及再灌注后每隔24h分别按40mg/kg剂量腹腔注射蒸馏水、低和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组及尼莫地平组按10,40,2mg/kg剂量腹腔注射葡萄籽原花青素及尼莫地平。再灌注72h后断头取脑,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合酶的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及丙二醛含量。③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小鼠40只,每组8只。①总抗氧化能力:模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8.145,P=0.000),而低、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高于模型组(t=6.313,8.956,4.14,P<0.01)。②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2.541,P<0.01),而低、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t=2.231,8.956,7.260,P<0.05~0.01)。③丙二醛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7.883,P<0.01),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t=5.234,4.518,P<0.01)。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对抗脂质过氧化以及降低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及缺氧性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常压缺氧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和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引起急性不完全脑缺血实验,观察GSP对缺氧(血)小鼠存活时间及耗氧量的影响:采用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30min再灌注72h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GSP对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GSP能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常压缺氧及脑缺血小鼠的存活时间,降低耗氧量;并能提高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中SOD、CAT活性。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降低NOS活性及MDA含量。结论:GSP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及缺氧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以及降低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究瓜楼桂枝汤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自理能力影响。方法研究合计纳入81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均由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常规治疗同时进行任务导向训练,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瓜楼桂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上肢麻木、上肢疼痛、上肢肌痉挛、上肢肌无力等)积分以及神经功能指标变化、脑血管动力学指标变化、上肢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与协调收缩率(CCR)变化、运动活动日志(MAL)评分变化及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评分变化、加拿大作业活动测量表(COPM)评分变化、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49%,33/4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麻木、上肢疼痛、上肢肌痉挛、上肢肌无力等中医症状积分、神经营养因子(NGF)及硫化氢(H2S)、神经元特异性淅烯醇化酶(NSE)等神经功能指标、颈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血流量、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及脑血管外周阻力、动态阻力等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上肢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与协调收缩率(CCR)、MAL及WMFT、 COPM及Barthel指数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上肢麻木、上肢疼痛、上肢肌痉挛、上肢肌无力等中医症状积分、NGF、H2S、NSE、颈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血流量、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及脑血管外周阻力、动态阻力、RMS及CCR、MAL及WMFT、 COPM及Barthel指数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肢麻木、上肢疼痛、上肢肌痉挛、上肢肌无力等中医症状积分、NGF、H2S、NSE、颈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血流量、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及脑血管外周阻力、动态阻力、RMS及CCR、MAL及WMFT、COPM及Barthel指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80.49%,33/41)(P<0.05)。结论瓜楼桂枝汤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可提升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提升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患者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临床对妊高症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11 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两组均进行护理干预.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压安胎丸(主要药物:何首乌、枸杞子、白芍、桑寄生、夏枯草等.结果:两组胎心率异常发生率:研究组为10.91%(6/55例),对照组为18.18%(10/55例),研究组剖宫产发生率为21.82% (12/55),对照组为41.82% (23/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配合临床对妊高症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