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1篇
肿瘤学   3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迄今为止最为有效和成熟的人体干细胞治疗技术。靶向BCR-ABL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药物伊马替尼问世,开启了人类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近年血液肿瘤领域兴起了免疫细胞治疗,最为成功的是CD19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细胞治疗是否会取代HSC...  相似文献   
52.
T细胞调控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治愈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唯一有效手段。近年来allo-HSCT技术发展迅速,移植成功率及患者长期生存率都有很大改善,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移植后复发仍是allo-HSCT后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有效控制GVHD及充分发挥移植物抗白血  相似文献   
53.

生存质量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长期生存患者具有重要意义。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成人患者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生存质量,使生存质量下降,而对儿童患者并无明显不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生存质量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晚期并发症、体能状况、精神状态、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移植类型、性格、工作状况、婚姻状况、性功能情况等诸多因素影响。加强对移植后患者的管理和随访、及时有效地控制cGVHD等并发症、适当的锻炼等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服用伊马替尼与尼洛替尼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浆代谢差异,探讨其对CML患者血浆内源性代谢物干预作用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获得最佳疗效的CML慢性期患者34例,按服用药物分为伊马替尼组(19例)和尼洛替尼组(15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两组患者血浆样本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全面检测,采集代谢物指纹图谱,利用多变量数据分析及t检验筛选差异代谢物,并通过MetPA分析平台探讨差异代谢物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 应用GC-MS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区分伊马替尼与尼洛替尼.结合变量权重重要性(VIP)值及t检验筛选到差异代谢物,伊马替尼组中苯丙氨酸、吲哚丙酸、肉豆蔻酸、半乳糖、葡萄糖、软脂酸、色氨酸、硬脂酸、邻苯二甲酸及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较低,其VIP值分别为1.633(t=6.099,P<0.001)、1.338(t=4.367,P<0.001)、1.557(t=6.716,P<0.001)、1.154(t=3.056,P=0.005)、1.941(t=2.196,P=0.035)、1.207(t=3.785,P=0.001)、1.625(t=6.398,P<0.001)、1.555(t=6.553,P<0.001)、1.633(t=7.679,P<0.001)、1.633(t=8.374,P<0.001).主要涉及色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及半乳糖代谢通路.结论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找到了CML患者伊马替尼与尼洛替尼的血浆内源性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可能与药物成分配比及药物体内代谢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5.
ABCG2与恶性血液病耐药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CG2作为一种跨膜半转运蛋白,参与了内源及外源有害物质的外排,对机体正常组织起到了保护作用,但同时也介导了对多种化疗药物的外排,引起多药耐药,使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对化学药物治疗不敏感,直接影响到临床预后。本文将对ABCG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ABCG2与干细胞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之间的关系的一些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同时还对ABCG2与恶性血液病耐药相关性的临床研究结果做回顾性分析,从中可以看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6.
POEMS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症候群,部分患者常会因逐渐进展的神经病变,大量的多浆膜腔积液和血栓性疾病而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明,至今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应用硼替佐米治疗POEMS综合征的报道.我院近期应用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1例POEMS综合征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57.
POEMS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症候群,部分患者常会因逐渐进展的神经病变,大量的多浆膜腔积液和血栓性疾病而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明,至今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应用硼替佐米治疗POEMS综合征的报道.我院近期应用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1例POEMS综合征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58.
目的 采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与原代白血病细胞加rhIL-3后共培养的方法建立1株新的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系SH-2,并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全面鉴定.方法 采集1例经联合化疗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末缓解的AML-M2a型患者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含20%胎牛血清的IMDM培养基内置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传代培养,培养过程中保留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同时加入细胞因子rhIL-3,长期体外培养成功建立伴有-Y,der(16)t(16;17)(q24;q12),-17,+19和p53突变的AML细胞系SH-2,并通过细胞学、遗传学、免疫学、分子学和小鼠致瘤实验等多种方法对SH-2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全面鉴定.结果 SH-2细胞已在体外持续生长3年余而不需加用生长因子和基质细胞.其EB病毒、支原体检测均为阴性.SH-2细胞具有和原代白血病细胞相同的髓系细胞形态学特点,伴有自然杀伤相关抗原表达的AML免疫表型(CD13+、CD33+、CD56+、CD16/56+)和45,X,-Y,der(16)t(16;17)(q24;q12),-17,+19的亚二倍体核型,后者逐渐被伴有上述染色体异常的近四倍体核犁所取代.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多色FISH证实了以上异常,并揭示-17导敛1个p53基因丢失.DNA序列分析揭示另1个p53等位基因第5号外显子的576编码子点突变(CAC→CAT).RT-PCR显示除了表达于细胞因子(SCF)外,其余细胞因子均不表达;不表达多药耐药基因而表达凋亡相关基因,如bcl-2、Fas、GST-1T和p21.短串联重复序列PCR证明了SH-2细胞和患者门血病细胞的同源性.SH-2细胞有一定的集落形成能力并能在裸鼠皮下及SCID小鼠内脏成瘤.结论 SH-2是一株新的具有明晰生物学背景的AML细胞系,为白血病研究提供了又一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59.
DNA修复机制对于维持生物基因组的完整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DNA双链断裂(DSB)是一种最严重的DNA损伤,不能修复或不恰当的修复会造成基因变异,增加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或细胞的死亡.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T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住院行造血千细胞移植的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23例,其中行自体逢血干细胞移植的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例.评估移植疗效及安全性.按照Ann Arbor标准和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分期评分,结合病理类型,高中危患者18例,高危患者5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处理多采用司莫斯丁、足叶乙甙、阿糖胞苷及马法兰(BEAM)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处理多采用改良的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全身放疗、环磷酰胺(TBI-CY)方案.观察造血恢复情况,并以Kaplan-Meier方法分析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和安全性.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10.4±2.0)天,血小板恢复至20×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11.1±3.4)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性高,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有更好的长期生存,并发症相对较多.结论 高危组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强,预后差,在缓解后优先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PI评分为中高危及复发难治的患者,应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发挥移植物抗淋巴瘤效应,争取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