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3篇
  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某医院不同住院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不同病区住院病人的获得性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分布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医院内2008年-2009年内1、内2、外1、外2和ICU5科,336例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菌种分布和病区来源等流行病学分析和调查。结果:336份样品中,内1、内2、外1、外2和ICU分别为224例、73例、2例、9例和28例。共分离到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烟曲霉共6种真菌。结论:内科病区的真菌获得性感染率要高于外科病区,ICU病区位居第二。白色念珠菌是分离到的主要病原真菌,烟曲霉的侵入性真菌感染病例全部在ICU病区。合并基础疾病免疫力低的患者以及机械性通气和创伤性治疗的患者是院内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22.
  目的  研究分析树鼩和BALB/c小鼠感染艰难梭菌的特征,比较和评估二者作为艰难梭菌动物感染模型的适用性。  方法  分别以树鼩和BALB/c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抗生素组合喂养后灌胃艰难梭菌RT078(105 CFU芽孢/只),7 d内观察动物的感染特征和表现,对感染动物的肠道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分析。  结果  树鼩自灌胃第2天开始,全部动物粪便标本tcdA和tcdB基因检测阳性,而BALB/c小鼠中,80%的动物粪便标本毒力基因检测阳性。 感染7 d之内,树鼩和小鼠均未出现死亡,树鼩和BALB/c小鼠的体质量下降比例分别为8.80%±1.82%和4.82%±2.19%。 60%的树鼩有明显的腹泻症状,而BALB/c小鼠则未观察到。 腹腔解剖结果表明,感染艰难梭菌后的树鼩肠黏膜和腹腔炎症明显,而BALB/c小鼠无此类现象。 两种实验动物的肠道组织病理学特征相似,表现为肠道细胞的破坏、组织结构紊乱和炎性细胞浸润。 实验组树鼩的肠道病变部位发生在回肠和结肠,而BALB/c小鼠则主要发生在结肠。  结论  树鼩和BALB/c小鼠均可用于艰难梭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研究,从临床表现和疾病特征而言,树鼩可能更接近于人类疾病的表现。 选择哪种动物作为艰难梭菌的感染模型取决于不同研究的观察指标以及相应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223.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患者安全管理采用风险评估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80例泌尿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风险评估。比较两组导管引流有效率、焦虑抑郁、护理缺陷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导管引流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护理缺陷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外科患者安全管理采用风险评估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可提升引流效果,降低护理缺陷及术后出血发生率,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24.
胃癌在全球的发病率极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因此对胃癌的预防成为了各医家关注的重点。胃癌前病变是胃癌二级预防的关键,现代医学对其治疗手段相对匮乏,而中医学治疗本病的优势较为显著。中医将其归为“胃痞”等范畴,认为脾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蕴湿生毒为标,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基本病机。文章从“脾虚湿蕴挟毒”角度对胃癌前病变的病因病机进行论述,并提出“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的治疗原则,以期为中医药在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上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25.
胃癌前病变是指胃黏膜处于容易发生癌变的病理状态,包括萎缩、肠化、异型增生。中医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中药对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从中医证型、常用的单味中药、经典方剂、中成药几方面,通过整理分析发现胃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型以脾胃虚弱、胃阴亏虚、脾胃湿热、瘀阻胃络、肝胃气滞为主,常用中药有黄芪、人参、三七、藤梨根、白花蛇舌草,经典方剂包括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柴胡疏肝散、半夏泻心汤、升阳益胃汤,常用中成药有摩罗丹、枳术宽中胶囊等。中药能够通过调节机体激素的分泌水平、因子的表达等方式,减轻炎症,修复胃黏膜,达到延缓或逆转病变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26.
吴媛  张玉玺 《护士进修杂志》2023,(12):1131-1136
目的 评价虚拟现实(VR)技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copus、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VR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康复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4.1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8月10日。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包括3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VR干预可增加乳腺癌患者肩关节外旋、前屈、外展、内旋、后伸、内收角度及爬墙高度(P<0.001)。(2)VR干预可降低乳腺癌患者水肿及积液发生率(P<0.05)。但在降低出血与皮瓣坏死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VR干预可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P<0.001)。结论 VR干预可改善乳腺癌患者肩关节活动度,降低淋巴水肿及积液的发生率,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但在减少出血、皮瓣坏死发生率方面效果不明显。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本研究相关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  相似文献   
227.
目的:探讨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患者静息态下后扣带回(PCC)与双侧海马间功能连接(FC)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分析17例 MHE患者(MHE组)和17例健康对照者(HC组)静息态下脑功能活动,观察 MHE患者静息态下PCC与双侧海马间的功能连接情况,并与数字-符号试验(DST)和数字连接试验-A (NCT-A)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 HC组相比,MHE组 PCC 与右侧海马间 FC 减低(P<0.05,K≥10体素);MHE组PCC和右侧海马FC分数与DST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NCT-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K≥体素)。结论:MHE患者脑功能存在损伤,海马与后扣带回间连接强度可以提示 MH E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28.
目的 分析山东省某地区临床及动物中分离的产气荚膜梭菌的分子型别及耐药特征。方法 对山东省56株产气荚膜梭菌进行PFGE、MLST分子分型、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比较分析同一来源菌株内部和不同来源菌株间的型别和耐药特征。结果 56株产气荚膜梭菌分为53个PFGE型,有50株菌表现出独特的型别。MLST分型将其分为46个ST型,其中40种ST型仅包含一株菌。本研究中菌株均对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和头孢西丁表现为敏感;对甲硝唑、青霉素、莫西沙星和氯霉素的耐药率相对比较低,分别为3.57%、7.14%、8.93%和1.79%;然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53.57%,人类来源菌株与动物来源菌株的耐药谱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基于全基因组的耐药基因分析显示,所有56株产气荚膜梭菌均携带mprF基因,其次是tetA(P)(98.21%),tetB(P)(87.5%)以及ermQ (51.79%)。结论 我国山东某地区临床来源与动物来源产气荚膜梭菌耐药谱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地区的菌株分子型别具有很强的多样性。需要开展更全面的的系统监测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