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5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逐步回归对鼻内窥镜手术出血相关因素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出血的相关因素 ,以引起临床重视。方法 :对鼻息肉或中鼻甲息肉样变并发鼻窦炎手术病例出血的可能相关因素 ,采用STATA31统计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逐步回归结果有 5项因素入选。根据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值由大至小的顺序 (引起出血的可能性由大至小 ) ,排列为X18、X19、X9、X11、X2 0。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下列因素 :X18前次手术解剖标志破坏辨认困难 ,X19鼻窦炎性增生 (瘢痕形成、血管充血、骨壁增厚、窦口狭小 ) ,X9鼻窦炎分期趋向晚期 ,X11采用全麻 ,X2 0手术时间超过 2h ,则手术中出血可能≥ 2 0 0ml。  相似文献   
62.
63.
头颈部肿瘤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纤维蛋白板测定头颈瘤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结果表明:(1)头颈恶性性肿瘤原发灶/颈淋巴结转移癌PA活性增高,比活性均值高于相应癌灶领近正常组织和头颈良性肿瘤组织(P<0.01);(2)在原发灶中PA比活性均值随肿瘤分期的进展而递增。提示PA可能是参与头颈恶性瘤生长、浸润及转移的机制之一,PA使头颈癌细胞激活纤溶系统解癌周组织而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64.
头颈部恶性肿瘤与血小板增多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检测39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并与59例健康人比较,结果发现:①恶性肿瘤疗前组、复发组及转移组的血小板增多;②疗前组血小板数随恶性肿瘤病程的进展而增高;③在有效治疗后,血小板降低或恢复正常。结果表明恶生肿瘤可引起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可作为肿瘤发生、发展、疗效、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作者对发生血小板增高的机理,血小板增多可作为肿瘤发生、发展、疗效、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作者对发生血小板增高的机  相似文献   
65.
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基底膜增厚重塑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上皮下基底膜增厚重塑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方法 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8例。另取8例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两组鼻黏膜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透射电镜见基底膜分透明板、致密板和网板三层,变应性鼻炎在网板出现胶原纤维沉积、增厚,无细胞成分。透明板、致密板无变化。结论 变应性炎症可引起鼻黏膜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引起基底膜增厚重塑。  相似文献   
66.
组胺在变应性鼻炎(Allegic Rhinitis,AR)发病的多个环节起重要作用,又称β-咪唑乙胺,由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受刺激后脱颗粒释放组氨酸,组氨酸再经组氨酸脱羧酶脱羧后产生,作用于其受体引起效应。鹅不食草又称地胡菽、窝更比,是菊科石胡荽植物的干燥有花全草、传统的解表中药。味辛、性温,入肺、肝、脾经,有祛风、散寒、去翳、利湿、散瘀、消肿、通窍、止咳、通痹、解毒等功能,Naito报告可以  相似文献   
67.
淀粉样变性病主要有临床分类(如Symmers分类)和特征性的淀粉样蛋白质为基础的生物化学分类,两种分类相互联系。认识头颈部淀粉样变性病的基本情况及舌、气管、咽、鼻腔、鼻窦、鼻咽、口腔、支气管树、肺、眼、外耳道、皮肤这些部位淀粉样变性研究现状和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认识与浆细胞瘤有关的淀粉样变性、全身性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在临床实践中强调局部性和全身性淀粉样变性的诊断、鉴别,对选择治疗、判断预后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68.
喉淀粉样变性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淀粉样变性病是一种病理性蛋白质在不同组织细胞间沉积.本文综述喉淀粉样变性病的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认为Symmers分类方法具有临床价值.刚果红染色呈棕红色,是经典的、最特异的组织化学实验,偏光显微镜下呈双折光和绿荧光的特殊形态也是诊断、鉴别诊断的依据,当诊断不能确定时,电镜可以确诊.喉淀粉样变性确诊后,必须排除全身性、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及多发性浆细胞瘤,虽然这些疾病不常见.处理依赖每个病人的严重程度,某些病人可以保守观察,如疾病引起显者症状或面积增大,必须外科切除.此病可能复发,必须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喉癌Hep-2细胞可否分泌exosomes,并从形态学角度鉴定。方法:大量培养喉癌Hep-2细胞,热休克处理,收集培养上清。先通过3/0.8μm深层过滤小型滤芯对上清进行预处理,去除直径较大的颗粒和杂质。采用Exosome Isolation Kit(商品化试剂盒)收集培养上清液4ml,依次加入Exosome Isolation Kit内试剂,通过exosomes提取专用过滤柱,收集浓缩液。用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对exosomes做鉴定。结果:成功从喉癌Hep-2细胞培养上清中分离提取出exosomes,电镜观察见exosomes呈圆形或椭圆形双层膜的囊泡状结构,直径约20~100nm,密度较高,分散均匀。结论:首次发现喉癌细胞自身能分泌exosomes,为喉癌免疫治疗做出新的探求。  相似文献   
70.
基底膜是位于上皮细胞和其下方的结缔组织之间的一种连续的致密网状结构。机体许多疾病可引起基底膜改变。鼻炎症的鼻-鼻窦黏膜基底膜网板可产生基底膜样的物质,使增厚重塑。其机制复杂,与感染、变态反应、机体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哮喘患者支气管黏膜网状基底膜的增厚比变应性鼻炎鼻黏膜明显。PAS染色(过碘酸-希夫反应)可测量基底膜的厚度,苦味酸 天狼星红偏振光法可确定增厚的基底膜物质的主要成分。用皮质激素治疗基底膜的增厚,可使其减轻。目前缺乏上述内容的报告,急需更多的研究更好地阐明鼻炎症患者鼻重塑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