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5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dotoxinA,SEA)和喉癌来源的黑色素瘤抗原A3(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A3,MAGE-A3)基因共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检测、鉴定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用RT-PCR方法 及人工化学合成法获得MAGE-A3和SEA基因片段,然后依次将MAGE-A3和SEA基因克隆至含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真核表达载体IRES序列的上、下游,构建成重组质粒pMGEA3-IRES-SEA。经脂质体转染至293T细胞以后,用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分别鉴定SEA和MAGE-A3基因的表达。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证实MAGE-A3和SEA基因均正确地克隆在pMAGEA3-IRES-SEA中,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MAGE-A3、SEA序列完全一致,实现了双基因的正确重组。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能检测到MAGE-A3、SEA基因的高水平的有效表达。稳定表达双基因的293T细胞上清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增殖有促进作用,与细胞中SEA的表达和分泌有关。结论成功地构建了pMAGEA3-IRES-SEA真核表达质粒,并能在293T细胞中有效表达MAGE-A3和SEA蛋白,由此奠定了其作为抗喉癌DNA疫苗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52.
晚期喉癌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颈动脉三角区,且常侵犯颈部大血管,将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颈外、颈内动脉包裹,处理非常困难。近年来,我科对侵犯颈部大血管的双颈淋巴结进行了同期清扫,对受侵的颈部大血管进行了综合处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声信息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声信息治疗 68例 117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 ,对每次纯音听阈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对疗效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①所有频率听力提高。② 1 5kHz以下中、低频区域听力提高较多 ,1 5kHz以上中、高频区域相对较少 ,经 χ2 再分割后统计 ,前组有效率大于后组 (P <0 0 0 5 )。③根据疗效分级 ,达到实用听力为 14 5 % ,听力提高≥ 3 0dB为 11 7% ,>10dB为 17 4% ,≤ 10dB(无效 )为 5 6 3 % ,总有效率为 43 7%。④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影响听力提高程度。结论 我们初步认为 :①声信息通过自动组合量化的声音作用于人体听觉通路、大脑皮层 ,进行程序化调理 ,可以改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听觉功能 ;②声信息使所有频率听力提高 ,但 1 5kHz以下中、低频区域听力提高较多 ;③年龄大 ,疗效差 ;④病程短 ,疗效好  相似文献   
54.
我科于1996-01~2003-12对顽固性鼻出血鼻内窥镜检查236例,发现动脉性出血是主要原因之一,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本组男141例,女95例,年龄23~81岁,平均58岁,40岁以上213例,单侧鼻腔230例,双侧鼻腔为6例.顽固性鼻出血诊断标准[1]:单侧或双侧鼻腔反复出血,出血部位在鼻腔后部,经凡士林纱条或高膨胀止血棉填塞2次以上无效,行鼻内窥镜及鼻腔、鼻窦CT检查排除肿瘤可能,行血液学检查排除血液病.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出现的超微结构病理变化.方法: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8例.另8例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两组鼻黏膜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透射电镜见①对照组:鼻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完整.表面有纤毛,排列整齐,纤毛内微管排列规则、清晰.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偶见表面活性物质板层体.②模型组:黏膜上皮破损.杯状细胞破损.纤毛微管结构紊乱,出现复合、短纤毛.微绒毛消失.细胞体积缩小.电子密度增加.核变形、固缩.细胞器退变、空泡化.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并见其胞膜破裂,伪足形成,脱颗粒及空泡形成.肥大细胞较多,可见巨噬细胞及浆细胞.血管扩张.浆液腺体旺盛增生.这种形态学的改变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大致吻合.结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出现形态学的改变,基本病理是上皮损害,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扩大,组织水肿,浆液腺体增生.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浸润、脱颗粒.  相似文献   
56.
喉癌术后复发因素Cox模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晓滨  梁赐芳 《广东医学》1998,19(4):253-259
对295例喉癌术手术患者随访3年以上,确诊复发31例。对造成复发的可能因素进行Cox模型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肿瘤溃疡、发生声门上区、发生声门下区五 引起复发的主要因素;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为防止复发的保护因素。依此结果建立复发多因素模型目标方程和危险指数方程。这些结果为临床判断喉癌术后复发倾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7.
腮腺浅叶切除是腮腺良性肿瘤手术的经典术式,该手术需结扎腮腺导管和解剖面神经,从而导致剩余腮腺组织萎缩及容易损伤面神经,保留腮腺主导管的区域性切除能较好地保留残余腮腺的功能,减少面神经的损伤,为探讨区域性切除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作用,我们对在我科接受该术式的5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总结分析在纤维喉镜引导下应用电离子治疗仪^「1」手术治疗喉部良性病变53例,结果治愈45例(84.9%),有效52例(98.1%),无效1例(1.9%)。该治疗方法具有痛苦小,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无出血等优点,为耳鼻喉科医师治疗喉部良性病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9.
鼻恶性肿瘤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8例鼻恶性肿瘤病人进行血小板聚集试验,并以100例正常人和10例鼻良性肿瘤病人作对照,结果发现(1)恶性肿瘤中,治疗前组,复发组和远隔转移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均数高于正常组,良性肿瘤组和治疗后组(P〈0.05);(2)治疗前组中MAR均数随肿瘤分期而增加,表明恶性肿瘤可引起血小板集增强,并就恶性肿瘤病人血小板聚集增强的机制,血小板在肿瘤生长,转移中的作用等进行讨论,还展望了血小板抑制剂  相似文献   
60.
报告11例喉淀粉样变性病的诊治及长期随访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