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目的:探讨并总结肝尾叶切除的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6例肝尾叶切除中单独肝尾叶切除3例,联合左半肝切除1例,联合右肝切除2例。结果:本组6例尾叶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平均出血650ml(150~1100m1)。术后出现腹水2例,胆漏1例,反应性胸水2例,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做到直视下游离肝尾叶,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肝尾叶切除的风险将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2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低剂量技术CT在儿童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患副鼻窦疾病儿童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低剂量1组,低剂量2组),分别行常规剂量(管电压100KV,管电流100 m A)及低剂量(管电压100 KV、管电流45 m A及管电压100 KV、管电流25 m A)扫描;记录并比较每位受检者CT剂量指数(CTDIw),并由2名主任医师采用盲法对各组扫面图像进行质量评判。结果低剂量1组、低剂量2组辐射剂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下降幅度分别为59.23%及72.42%;低剂量1组图像质量较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所有图像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低剂量2组图像质量下降明显,有3例图像不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适当降低儿童副鼻窦扫描参数,既能得到良好质量的图像,又能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23.
杨甜  刘学群  幸正茂  叶波 《抗感染药学》2019,16(9):1506-1508
目的:探究头孢呋辛钠前房给药对白内障患者术后预防眼内感染的疗效及其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行防盲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106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预防感染,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呋辛钠前房给药预防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术后视力复明率、眼内感染发生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术后脱盲率(94.34%)和脱残率(83.02%)均高于对照组(71.70%)和(56.60%()P<0.05),眼内感染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3.2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呋辛钠前房给药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复明率,减少了术后眼内感染,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24.
本文对16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其主要的CT表现特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本院2004年1月—2014年1月16例经CT检查的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为22~54岁,平均年龄为38.5岁。其中有12例患者表现为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为9例,持续性高血压为3例),平均血压≥170/110mmHg,最高为230/150mmHg。  相似文献   
225.
叶波  宋晓玉  张珂 《现代保健》2012,(11):80-81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乳腺癌、55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以及4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CA153、CEA指标联合检测,分析两项指标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组血清CA153、CEA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两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6.0%,较CA153、CEA单项检测时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A153、CEA对乳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的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226.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及血清caspase-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NSCLC患者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252例NSCLC患者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估,对达临床控制的125例患者随访2年,根据有无进展(或死亡)分为进展组102例和无进展组23例。比较2组外周血NLRP3表达及血清caspase-1、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绘制ROC曲线,评估外周血NLRP3表达及血清caspase-1水平预测NSCLC患者经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临床控制后疾病进展的效能;采用Cox回归分析外周血NLRP3表达及血清caspase-1水平对经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临床控制的NSCLC患者疾病进展的影响。结果进展组外周血NLRP3mRNA相对表达量[2.00(1.92,4.02)]及血清caspase-1[296.56(263.52,360.75)ng/L]、P53[8.12(6.32,9.41)u/mL]、VEGF[398.13(341.12,426.59)ng/L]水平均高于未进展组[1.36(0.86,1.75)、196.56(141.11,211.32)ng/L、3.68(3.12,4.87)u/mL、289.42(245.16,311.32)ng/L](P<0.05)。NLRP3mRNA、caspase-1分别以1.361、143.215ng/L最佳截断值,预测疾病进展的AUC分别为0.859(95%CI:0.771~0.947,P<0.001)、0.851(95%CI:0.751~0.951,P<0.001);外周血NLRP3mRNA相对表达量≥1.361、caspase-1≥143.215ng/L是NSCLC经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临床控制后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96,95%CI:1.627~5.468,P<0.001;OR=3.377,95%CI:2.034~5.606,P<0.001)。结论NSCLC患者经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临床控制后疾病进展可能与外周血NLRP3及血清caspase-1过表达有关,NLRP3、caspase-1对预测疾病进展、指导NSCLC的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7.
目的 通者过对矽肺患者血清总IgE、吸人性过敏原(phadiatop)及嗜酸阳离子蛋白(ECP)含量的检测,了解矽肺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方法 选择矽肺患者及接尘者共94例为暴露组,其中40例为观察对象组(0期),54例为确诊矽肺患者(Ⅰ期25人、Ⅱ期14人、Ⅲ期15人);以健康体检者40人为健康对照组;患有其他肺部疾病(肺癌、肺炎及肺结节等)的患者113人为疾病对照组.测定血清中总IgE、吸人性过敏原及ECP含量.结果 暴露组的IgE阳性、血清IgE和吸人性过敏原总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各期病例血清总IgE及吸人性过敏原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血清总Ig和吸人性过敏原水平与其他肺部疾病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血清ECP含量为(16.56±6.71)μg/L,明显高于其他肺部疾病组[肺癌:(5.77±5.63)μg/L、肺炎:(6.18+4.40)μg/L、肺结节:(5.16±1.6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象组血清ECP含量为(20.15±4.49)μg/L,明显高于各期病例[Ⅰ期:(16.68±4.34)μg/L、Ⅱ期:(7.38±1.89) μg/L、Ⅲ期:(4.83±1.2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尘肺病例血清ECP含量明显高于Ⅱ期和Ⅲ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CP水平与尘肺分期呈负相关关系,随尘肺期别的增加,血清ECP水平呈下降趋势(r=-0.766,P<0.05).结论 观察对象和Ⅰ期尘肺患者血清中ECP水平明显增高,且随尘肺期别的增加,血清ECP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28.
本文对研究生在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连续10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研究生在课题组中平均占1/5的份额,全时投入达1/4,自然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的接近1/3,研究生作为作者的超过2/3。这表明研究生在高校科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1.培养创造性思维。2.提高专业理论水平.3.增强动力能力,4.加强学术交流等四个  相似文献   
22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及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 , TIMP-1)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时期中不同阶段的作用。方法:将人型结核菌株H37Rv注入50只实验组大鼠右侧胸腔内,另10只对照组大鼠同侧胸腔注入纯化蛋白衍生物(PPD)原液,在注入后第1、3、7、15、30天分批处死大鼠,解剖胸腔,记录胸腔积液量,观察胸腔、胸膜和肺组织大体及镜下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胸腔积液中MMP-1和TIMP-1的浓度。结果:对照组大鼠在注入第1天时胸腔积液量为1.3ml,不能行有效常规检测,第3天后完全吸收。实验组大鼠15天内均有右侧胸腔积液,第1、3、7、15天胸腔积液量分别为:(4.9±0.5)ml,(6.3±0.4)ml,(7.2±0.6)ml,(2.5±0.3)ml,第7天最多,胸腔积液中MMP-1和TIMP-1的浓度检测结果分别为:(9.54±0.97)ng/ml和(27.06±2.61)ng/ml、(15.62±1.30)ng/ml和(35.68±2.70)ng/ml、(29.78±1.97)ng/ml和(40.07±3.61)ng/ml、(35.12±2.13)ng/ml和(42.15±3.08)ng/ml,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早期局部免疫反应以持续增强为主,MMP-1、TIMP-1在胸腔局部炎症反应的产生与减退、组织的坏死与修复等一系列过程中均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30.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明显回升,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结核性脓胸病例在临床也越来越多,绝大多数患者的内科保守效果不佳,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1]。现总结本院3年来77例结核性脓胸外科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