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57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42篇
  1篇
中国医学   13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山东省寿光市北部沿海地区盛产原盐,按国家GB/T19380-2003标准,该地区为高碘地区,盐场工人食品、蔬菜及饮用水均从外地供给,其中饮用水从低碘地区管道输入.为了解盐场工人碘营养状况,评价当地环境对碘营养水平的影响,2007年5月对盐场工人进行了碘营养水平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186例,其中65例并发CHD;选择正常人63例作为对照。采用PCR/ASO杂交技术检测T^-786→C突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伴CHD组T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与T2DM不伴CHD组相比,T2DM伴CHD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在T2DM患者中,与TT组比较,TC组HbA1C明显增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病程、LDL-C、脂蛋白(a)、HbA1C、C等位基因与CHD呈正相关(P〈0.01)。结论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增高T2DM患者并发CHD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3.
运动试验是我国目前对冠心病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无创伤性诊断方法。我院自1976年以来即开展了这项工作。现将资料较为完整的407例,按其至终止点的运动级别和时间、出现阳性结果的导联、阳性率等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1.检查对象: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315例,按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可疑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A组)128例,男性97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濮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4 mg/次。治疗组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L/(眼·次)。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力和视野调查结果,眼压、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水肿消退时间,及玻璃体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视力和视野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0.00%,均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00%和10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及神经纤维层厚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眼压、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水肿消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后1次治疗时,两组患者玻璃体腔中VEGF-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显著提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和视野,有效改善治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N2O(笑气)滥用所致脑血流量(CBF)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间于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24例笑气滥用患者[男9例,女15例,年龄18~32(24.0±8.9)岁]脑血流灌注显像图,计算各脑区(基底节、脑中央区、小脑、扣带回、额叶、内侧颞叶、枕叶、顶叶、颞叶)与后台软件数据库的同年龄段正常人相应感兴趣区(ROI)摄取的差异统计值。差异统计值>1.68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升高;<-1.68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各脑区左、右双侧差异统计值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差异统计值与临床各指标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各脑区左、右两侧差异统计值均有相关性(r值:0.503~0.892,均P<0.05)。额叶、颞叶CBF降低比例较高,分别为62.5%(15/24)及70.8%(17/24);扣带回CBF增加比例较高(33.3%,8/24)。额叶(rs=0.375)、脑中央区(rs=0.305)与笑气滥用时长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脑血流灌注显像有助于了解笑气滥用患者脑血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新生儿脑白质弥漫性高信号(diffuse excessive high signal intensity,DEHSI)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通过对比和随访不同类型DEHSI患儿常规MRI特征性表现、脑白质病灶演变过程及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结果,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生后年龄、胎龄、头围与DEHSI评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266、-0.303、-0.200,P均<0.05)。DEHSI的严重程度与矫正年龄后5个月大的患儿的各项预后指标评分(ADQ、GMDQ、FMDQ、LDQ、PSDQ)呈负相关(r=-0.423、-0.499、-0.553、-0.317、-0.453,P均<0.05)。结论宫外暴露时间可促进新生儿成熟;此外,胎龄越大,胎儿越成熟,DEHSI分级越低。MRI可区分不同分级的DEHSI及较好的评价预后,中重度DEHSI患儿预后较差,无或轻度DEHSI患儿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4-苯基丁酸(4-PBA)对高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细胞,将培养的HLE-B3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和4-PBA预处理+高糖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内质网应激(ERS)相关通路分子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中上皮因子E-cadherin和间质因子α-SMA的表达;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EMT标志分子E-cadherin、α-SMA、Snail的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高糖组细胞呈长梭形改变,丢失上皮细胞特性,类似纤维细胞的表型;4-PBA预处理+高糖组细胞形态不规则,相对于高糖组细胞,长梭形细胞数量较少。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高糖组细胞内ROS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4-PBA预处理后ROS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高糖组细胞中ERS相关通路分子GRP78、CHOP、p-eIF2α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4-PBA预处理+高糖组细胞中GRP78、CHOP、p-eIF2α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高糖组(均为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中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α-SMA和Snail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上调(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4-PBA预处理+高糖组细胞中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上调,α-SMA和Snail的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则与之相反(均为 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高糖组细胞中E-cadherin荧光表达明显弱于正常对照组,4-PBA 预处理后荧光增强;α-SMA荧光表达则与之相反。结论 4-PBA通过抑制ERS相关通路分子的表达、减少ROS产生来抑制高糖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EMT,从而对晶状体上皮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输尿管结石是一常见急症。常规B超及普通X线检查,有时很难做出正确诊断。我们采用利尿B超观察输尿管结石,效果满意,报告于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情况:本组共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35~61岁,平均50.3岁。肾绞痛发作期6例,缓解期9例。常规B超检查,见肾盂及输尿管扩张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早卵泡期雌激素补充对高龄无明显窦状卵泡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的24例高龄无明显窦状卵泡的不孕症患者,比较雌激素补充前、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的变化;根据所需雌激素补充时长分为A组(1~5 d)、B组(6~10 d)及C组(≥11 d),比较各组促排卵周期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1)雌激素补充后患者出现卵泡,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16.53±9.74) IU/L]较基础FSH水平[(24.87±11.02) IU/L]显著降低(P=0.032),血清雌二醇(E2)水平[108.90(93.93,222.60) ng/L]较前[10.98(0.00,21.23) ng/L]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 A组、B组及C组患者雌激素补充后卵泡数均依次减少[2.0(1.5,3.0),1.0(1.0,2.8),1.0(1.0,1.0)](P=0.019),各组的获卵率分别为80.0%、70.8%及28.6%(P=0.039)。3组间的雌激素补充后FSH和E2水平、获卵数及正常受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雌激素补充时间与基础FSH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早卵泡期雌激素补充可能有助于高龄无明显窦状卵泡患者较快募集卵泡,继而获得卵母细胞并形成可移植胚胎,从而改善IVF/ICSI结局。  相似文献   
50.
摘 要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较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和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方法: 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联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较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C 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LDL)、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不稳定斑块数量变化情况。对Hey、MDA、斑块面积、不稳定斑块变化幅度与年龄、入院NHSS评分、脑梗死体积及丁苯酞联合降脂、联合一般降脂、联合强化降脂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出院后进行3个月的预后随访。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cy、CRP、MDA、TC、TG、LDL、oxLDL、MMP 9、c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不稳定斑块数量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OD则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Hcy、MDA、斑块面积、不稳定斑块变化值与丁苯酞联合降脂呈正相关,而与强化降脂的相关性更高(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状态,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抑制动脉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