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们将自体全骨髓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输入移植肝中,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肝功能、病理变化及自体骨髓细胞的分化情况,探索自体骨髓细胞减少排斥反应、诱导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细胞诱导肝移植大鼠长期存活的可能机制.方法 雌性受体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组)、D-hanks液组(B组)、全骨髓细胞组(C组)、间充质干细胞组(D组).观察大鼠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肝功能、病理变化、Sry基因原位杂交和甲胎蛋白、白蛋白免疫组化双标检测观察自体骨髓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 C组、D组MST均>180 d(P<0.01);血肝功能指标C组、D组降低明显,有显著差异(P<0.01);C组、D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术后60 d C、D组均无明显的急性排斥反应;C组、D组Sry基因原位杂交和甲胎蛋白、白蛋白免疫组化双标检测呈阳性.结论 自体骨髓细胞能减少排斥反应、诱导大鼠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其中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肝内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发挥肝细胞功能,是其中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43.
唐力军  高毅  张志  李浩  单毓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8):1167-1169,1174
目的探索人骨髓来源多能成体祖细胞(mulfipotent adult progenitor cells from human bone marrow,hMAPCs)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为肝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分组:A组1(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20ng/mL诱导;B组(阳性对照组):L-02人肝细胞株;C组(阴性对照组):未加任何诱导因素的MAPCs。免疫细胞化学鉴定不同诱导分化阶段细胞的白蛋白(albumin,ALB)、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VP)、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等肝细胞特征的表型变化并计数阳性细胞比率;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分化第21、35天后细胞的ALB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ALB、CK-18在不同时间段基本为阳性着色;CK-19在各组均为阴性着色,AFP作为早期不成熟肝细胞的一个标志,仅在诱导第7天为阳性着色;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在诱导分化第21、35天,ALB均有阳性表达。结论hMAPCs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具有向肝样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44.
朱利锋  姚年根  单毓强 《临床军医杂志》2006,34(2):263-263,F0004
病人,女,72岁,65kg。胆囊癌根治术后出现胆瘘。每日腹腔引流管中胆汁引流量约200ml左右,查血淀粉酶高,予抑肽酶10万单位加入5%GS250ml中静滴抑制胰酶分泌。静滴约数十秒后患者即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血压测不出,心跳、呼吸停止,考虑为抑肽酶过敏,即予停用抑肽酶。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细胞诱导肝移植大鼠长期存活的可能机制.方法 雌性受体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组)、D-hanks液组(B组)、全骨髓细胞组(C组)、间充质干细胞组(D组).观察大鼠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肝功能、病理变化、Sry基因原位杂交和甲胎蛋白、白蛋白免疫组化双标检测观察自体骨髓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 C组、D组MST均>180 d(P<0.01);血肝功能指标C组、D组降低明显,有显著差异(P<0.01);C组、D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术后60 d C、D组均无明显的急性排斥反应;C组、D组Sry基因原位杂交和甲胎蛋白、白蛋白免疫组化双标检测呈阳性.结论 自体骨髓细胞能减少排斥反应、诱导大鼠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其中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肝内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发挥肝细胞功能,是其中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索人骨髓来源多能成体祖细胞(hMAPCs)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成纤维生长因子4(FGF4)诱导F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为肝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 取健康成人适量骨髓,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单个核细胞并行贴壁培养,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将MSCs通过CD5、GIyA免疫微磁珠负分选得到hMAPCs;将获取的hMAPCs用HGF(20ng/m1) IFGF-4(10ng/m1)进行诱导分化,L-02人肝细胞株为阳性对照,未加任何诱导因素的hMAPCs为阴性对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不同诱导分化阶段细胞的ALB、AFP、CK-18、CK-19等肝细胞特征的表型变化,并计数阳性细胞比率;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分化第21天、35天后细胞的ALB表达。结果 ALB、CK-18在诱导组中基本为阳性着色,CK-19均为阴性着色,AFP仅在诱导第7天有阳性着色。在诱导分化第21天、35天,ALB均有阳性表达。结论hMAPCs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具有向肝样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