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21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患者女性,75岁,因渐进性上肢(从右上肢发展至左上肢)颤抖,动作迟缓3年,发热半年,于2007年6月2日就诊.患者于1年前诊断为帕金森病(PD),最初服用吡贝地尔缓释片(泰舒达)50mg/次,3次/d;左旋多巴/苄丝肼(美多巴)1/2片/次(50~200 mg/片),3次/d;盐酸苯海索(安坦)1mg/次,3次/d,效果好.近半年余,患者自行停服泰舒达,加量服用美多巴(1/2片/次,4次/d)和安坦(1 mg/次,4次/d).近半年出现全身燥热,体温常在37.5℃左右,口干,便秘加重,超过10 d大便1次,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便血,无关节疼痛,体重无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52.
帕金森病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涌  刘艺鸣 《山东医药》2005,45(1):61-63
帕金森病(PD)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中脑黑质致密带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变性缺失、残留黑质和蓝斑区出现Levy小体为病理特征。患者由于多巴胺(DA)合成减少,对纹状体抑制减弱,使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作用相对性亢进,而引起运动减少、动作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一系列胆碱能增多症状。PD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多种环境因素可能参与了该病的发生。近期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在多个遗传性PD家系中有与家族性PD发病有关的遗传位点,散发病例可能是多种环境因素与遗传易感性共同参与的结果。  相似文献   
53.
正卒中后癫痫是成人常见的症状性癫痫病因,大约10%的卒中患者发生一次发作,取决于卒中的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1])。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 and dural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属于卒中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主要是指颅内静脉窦血栓,脑静脉血栓形成较罕见,且多是静脉窦血栓形成延续所致。年发病率在新生儿和儿童为7/100万,成人约为(2~5)/100万~([2-4])。  相似文献   
54.
血清微量元素含量与儿童智力发育低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104例智力发育低下儿童及88名正常儿童血清锌,铜,钴,镉,锰含量,结果发现智力发育低下组与正常组对照比较,锌显著低于正常组,镉显著高于正常组,根据智商(IQ)的高低,将患儿分为严重,重度,中度,轻度进行比较,发现IQ与血清锌值呈正相关趋势,与血清镉值有负相关趋势,根据脑电图异常程度分组比较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我国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中是否存在PINK1的基因突变,并结合临床症状,分析、探讨基因突变或缺失对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同时,通过基因学的研究来探讨PINK1基因突变与早发型PD及晚发型P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技术进行PINK1基因的突变分析。结果未发现外显子3、4缺失,外显子2缺失3例。DNA测序发现1例家族性PD患者PINK1基因外显子2中G153A杂合子突变。2例散发PD患者PINK1基因外显子3中内含子突变。PINK1基因在早发型和晚发型PD患者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PINK1基因突变的PD患者初发症状多以震颤为主,症状波动、抑郁、便秘、睡眠障碍症状较严重,其中杂合子突变对PD有何明确意义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且PINK1基因缺失突变在早发型与晚发型PD中可能无区别。  相似文献   
56.
防治老年性痴呆 ( Alzheimer Disease,AD)的最大障碍是病因未明。据文献先后提出的致病因素多达 17种之多 ,概括起来主要来源于流行病学、遗传病学和神经病理学的研究。1 流行病学由于调查方法、选择样本和诊断标准的不同 ,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有很大差异。但是普遍认为年龄、家族史及受教育程度与 AD的发病有关。从 5 5岁开始 ,AD每隔 10年患病率呈指数增加 ,85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可高达 47.2 %。流行病学家发现 ,有痴呆家族史的人群 AD患病率是无痴呆家庭史的 4倍 ,这提示与遗传有关。近年来 ,流行病学家注意到教育程度低可能是早期…  相似文献   
57.
出血性中风患者血小板活化表达与血瘀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小板活化与血瘀证的关系 ,以单克隆抗体做分子探讨 ,经流式细胞术测定了 3 2例出血性中风患者及 3 0例健康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 CD62 P、CD63、TSP表达。结果 ,出血性中风患者的 CD62 P、CD63、TSP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出血性中风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升高 ,是血瘀证的重要分子学基础。说明了对出血性中风进行瘀血辨证及活血化瘀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8.
姿势障碍是帕金森病的常见致残性运动症状,其中躯干前屈症是最常见的姿势障碍,可加重帕金森病运动障碍,严重降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本文综述帕金森病躯干前屈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为深入探究其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