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吉林省农村0~3岁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吉林省吉安、通化、四平、浑江等地区的5个县市0~3岁儿童的营养情况。方法:对5个县市18298名0~3岁儿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5县市农村0~3岁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11.9%、12.6%和4.2%,边远山区农村分别为20.3%、16.5%、17.7%~12.5%。结论:北方农村3岁以下儿童存在慢性营养不良。由于副食添加不均衡,导致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指标增加明显。应改善饮食结构,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率。  相似文献   
12.
著者以2名肾性佝偻病及系白鼠为对象,採用口服油溶性D_3及水溶性(溶于介而活性剂溶解)D_2同肌注D_3这两种方法对血清中D含量、糞便中D排泄量、肝、肾、肺、肌肉、骨等组织中D含量以及D在机体内的演变等,用沼田氏V-D定量法进行了观察,得出如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刘禹仁 《中国病案》2003,4(1):19-20
病历内容真实反映医院的综合整体水平,确切体现出医院的医技水平的高低。它又是医师人才基本功培养及素质训练提高的重要的有效途径,我国以法治国的时代,病历记载的内容更具有严肃的法律性。作为医师必须正确认识病历书写的重要性,规范科学地掌握好书写方法与要领,使它成为医院的宝贵资料和保护医疗行为的合法证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二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皮肤的超微结构。结果提示过敏性紫癜为一种结缔组织病,发病机理可能与速发型变态反应和免疫复合物变态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是广谱抗病毒制剂,临床使用安全、有效。目前临床使用者较多是从人血白细胞中提取的α—干扰素,其临床效价低、纯度差,对早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部分病例有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的作用,而对重症病毒感染性疾病,其疗效不定。干扰能是用基因工程方法合成的高纯度、高效价α—干扰素,国内外用此药治疗肿瘤、乙型肝炎等疾病取得了一定疗效,但至今干扰能在儿科应用报告甚少。近2年间,我们用干扰能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2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脑脊液是人体体液的一部分,通过对脑脊液的检者不仅有助于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在确定治疗方案、评估疗效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腰穿是获取脑脊液的通常途径。如何正确实施腰穿以及腰穿中应注意的事项,是临床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7.
韩桂萱  刘禹仁 《吉林医学》1992,13(4):206-209
<正> 小儿重症肺炎占我国小儿死亡病因之首,尤其在我国北方寒冷季节,肺炎发病率高,重症多见,病程晚期多并发DIC,下面就重症肺炎并发DIC的有关问题,进行复习。一、什么是DIC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在不少疾病的重危阶段都可能发生的一种继发性出血综合征。临床特点为,体内凝血系统被过度激活,微循环内形成异常和广泛的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产生程度不同的出血和溶血。由于微循环障碍,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严重者甚至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95例6~12岁慢性鼻窦炎患者,多以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其特点,其中脑电图表现为癫痫波型者25例。临床上采用抗感染治疗后随访半年至3年,神经系统症状及脑电除少数有不同程度改善外均恢复正常。从而提示,儿童慢性鼻窦炎可能成为癫痫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我院七年(1952至59年)由收治4542名患儿中过敏性紫癜26例(佔0.57%)及併發腸套疊一例的臨床分析,並对病因治療及併發症諸問題提出進一步探討。廿六例中一般分析說明我科統計在男:女为2.7∶1,年令为七至十歲为最多共12名佔45.6%,二歲以下三名佔11.4%,最大年令十四歲而最小年令为三个月,季節性方面尚無明顯特異性臨床狀,体征中,廿六例中sehonlein型15.4%Henoch型17例佔65.4%混合型19.2%,以Henoch型为  相似文献   
20.
<正> 恶性网状细胞病是一种以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热、消耗、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病情凶险的疾病。1939年Scott及Robb-Smith首先报告。。我国于1960年郁知非等亦有病例极导。1973年曾在福建三明市召开恶性网状细胞病座谈会。1974年武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