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脉络学说是对中医血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首次形成对血管病变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系统理论,并提出其核心内容即营卫理论。基于脉与血管、脉络与中小血管、脉络末端之孙络与微血管及微循环在解剖形态学上的密切相关性,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结合现代医学关于微血管、微循环的认识,提出"孙络-微血管病变"概念。结合近年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深入探讨"孙络-微血管病变"、营卫交会生化异常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及通络药物干预作用,提出"缺血区微血管保护-脑梗死治疗新策略"。保护微血管主要是通过保护缺血区微血管结构和功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而实现,对指导缺血性脑卒中防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从而为缺血性脑卒中防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5个产生抗硷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同时设计一种改良ELISA方法用于筛选抗硷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筛选出的单克隆抗体能与硷性磷酸酶结合形成可溶性的复合物,即硷性磷酸酶-抗硷性磷酸酶抗体(APAAP)复合物。这些APAAP复合物仍保留有较高的酶活性,并可用改良ELISA方法确定其酶-抗酶抗体的配制比例。在免疫组化染色中,APAAP复物合通过桥联第二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究青蒿琥酯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大鼠TNF-α、IgG2a、IgG2b的影响。方法用人工合成的大鼠来源的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α亚基97-116肽段免疫Lewis大鼠制造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模型,随机分为青蒿琥酯大剂量组(100mg/kg)、小剂量组(10mg/kg)和模型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大鼠淋巴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中TNF-α+细胞的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EAMG大鼠血清中抗R97-116IgG2a和IgG2b抗体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青蒿琥酯小剂量组明显下调了TNF-α+的百分比(P=0.046),而大剂量组中TNF-α下调不显著,两治疗组血清中抗R97-116IgG2a和IgG2b抗体的水平下降,且小剂量组血清中抗R97-116IgG2a和IgG2b抗体的水平下降更显著。结论青蒿琥酯主要是通过下调TNF-α+细胞的数量和降低血清中抗R97-116IgG2a和IgG2b抗体水平来改善EAMG大鼠的病情。  相似文献   
15.
应用亲和层析纯化的HBeAg免疫接种BALB/C小鼠,收获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株融合,对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生长孔上清用ELISA法进行检测,发现两个分泌特异性抗-HBe的细胞株(IB_8;2G_(11))。经有限稀释法亚克隆3次以上,扩大培养后腹腔注射同系小  相似文献   
16.
用聚合人血清白蛋白亲和层析柱纯化的含前S(2)-HBsAg,脾内接种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Ag骨髓瘤细胞融和,以4种酶联法进行筛选,并经多次有限稀释亚克隆培养,最终选出3株分泌抗前S(2)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经多次传代,结果稳定。接种Balb/c小鼠腹腔后,腹水均为抗前S(2)阳性,效阶达8万。免疫球蛋白为鼠IgG1型。用其初步纯化的IgG酶标记物,以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乙肝病人血清中前S(2)蛋白,结果较满意,认为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根。临床研究观察到当归注射液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冠心病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等有一定的疗效。实验研究观察到当归能改善犬血流动力效应,降低心肌氧耗量,扩张犬外周血管等。但当归对麻醉犬的心肌收缩性能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告,为进一步研究当归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我们对这一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部分器官血流也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酒精性肝炎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IL-22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50只,利用酒精、高脂饲料以及碳酰铁联合诱导建立酒精性肝炎模型,分别在第16周,24周,32周时检测血清转氨酶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在确定出现酒精性肝炎病理变化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0只)以及IL-22治疗组(10只),IL-22治疗组尾静脉注射重组hlL-22蛋白(0.5mg/kg),隔天给药,共注射10次,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1.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水平,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增加,血清转氨酶呈进行性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由小泡状肝脂变逐渐进展为大泡状肝脂变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以及Mallory小体的形成,表现为典型的酒精性肝炎病理学改变。II。-22治疗可以降低血清转氨酶,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酒精、高脂饲料以及碳酰铁联合应用可以诱导大鼠酒精性肝炎模型,IL-22治疗可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炎的血清学及病理学变化,提示IL-22可以作为酒精性肝炎治疗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介素-22(IL-22)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IL-22组和生理盐水组,尾静脉注射IL-22,剂量0.25mg/kg,隔天给药一次,连续20次,观察肝功指标、损伤指标、血脂水平和病理变化的情况。结果:小鼠经IL-22处理后,其C反应蛋白(CRP)水平虽没有明显改变(P〉0.05),但小鼠的血脂、ALT、AST、MAD水平以及肝指数显著降低(P〈0.05),并且小鼠脂肪肝的病变程度也明显减轻。结论:IL-22能够降低Apo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炎症指标并抑制脂肪肝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卫生理化检验中的几点经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理化检验是一项非常认真仔细和复杂的工作,它要求每个工作人员既要有严肃、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又要有灵活的工作方法,才能在实验中做出正确的检验报告。我从事理化检验工作几十年,在工作中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体会,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1.在标准溶液的配制中,需要对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