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30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奶类是儿童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介绍了奶类在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增加儿童奶制品摄入量应是解决优质蛋白、钙摄入不足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相对滞后的最佳途径,以及乳糖不耐受的预防。  相似文献   
52.
中国婴幼儿出生状况与喂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国婴幼儿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目的是系统了解、及时掌握我国城乡婴幼儿营养与健康状况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国家制订和评价相关政策及发展规划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不断提高我国婴幼儿体质及健康水平。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为了保证婴幼儿的调查人数在样本地区适当补充调查人数。调查由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四个部分组成。结果我国婴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分别平均为3309克和50.0厘米,城市显著高于农村(p<0.001),婴儿低出生体重和巨大儿出生比例以及早产率分别为3.6%、5.3%和12.3%,城乡呈显著差别(p<0.001);本次调查4个月内婴儿,基本纯母乳喂养率为71.6%,农村显著高于城市(p<0.001)。出生后4个月以内添加辅食的比例累计达到30.4%、4-6个月为57.2%。结论我国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明显改善,新生儿出生后喂养方式仍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随着爱婴医院的创建与完善,我国母乳喂养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距离我国提出的目标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53.
铁缺乏和铁过量都应该受到重视。我们以大鼠为模型,观察采用4种不同补充乳酸亚铁的方式对大鼠机体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为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铁缺乏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54.
孕期妇女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了解和评价我国妇女孕期营养与健康状况。方法: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为研究背景,用横断面询问调查的数据,比较城乡孕妇膳食和营养素摄入以及健康状况。结果:农村孕妇米面和浅色蔬菜摄入量高于城市,城市孕妇水果、禽肉类、奶类、鱼和蛋类摄入量显著高于农村;农村孕妇的碳水化合物、能量、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摄入量高于城市,城市孕妇每日维生素A、维生素B2和钙的摄入量高于农村。城市孕妇孕晚期体检次数显著多于农村,孕妇合格率显著高于农村。城乡间孕妇腓肠肌痉挛的比例有显著差异。孕期有3.1%孕妇发生妊高征,城乡间没有显著差异。孕期有0.6%孕妇发生糖尿病,城乡间差异显著。结论:城乡间孕妇营养和健康状况存在差距,应加强城乡间孕妇的营养与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利用运铁蛋白受体、血清运铁蛋白受体与血清铁蛋白比值评价儿童铁补充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某幼儿园3~6岁健康儿童,按班随机分为3组,A组为每日补充组(一周补充5次微量营养素补充剂)、B组为间歇性补充组(每周补充一次微量营养素补充剂)、C组为空白对照组。从3组儿童中,每组随机抽取30名儿童,测定干预前后血清铁蛋白(SF)和运铁蛋白受体(sTfR)含量,并计算运铁蛋白受体含量与血清铁蛋白含量比值(RF)和机体铁含量(BFe)。结果干预前,三组儿童的sTfR、SF、RF、BFe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B组儿童的sTfR、RF显著降低,BFe含量显著升高,而C组儿童的sTfR、RF、BFe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A组、B组儿童的sTfR、RF显著低于C组(P<0.05),BFe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之间sTfR、BFe含量及RF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运铁蛋白受体含量与血清铁蛋白比值以及计算出的机体铁含量能够很好地用于评价儿童铁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6.
杜桂芹  荫晴 《健康大视野》2006,14(1):104-105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家属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对118名糖尿病患者的家属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需求内客、需求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家属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率低,影响对糖尿病患者的督促、干预。结论加强糖尿病患者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家属认知能力能够督促患者治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有效地控制病情,减缓并发症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7.
中国居民贫血状况研究   总被引:81,自引:2,他引:81  
目的:使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2)的数据,分析中国居民的贫血状况。方法:采用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测207077例血红蛋白浓度,分析全国城乡及不同类型地区性别、年龄别居民贫血患病率。结果:2002年中国居民贫血患病率为20.1%,男性为15.8%,女性为23.3%。城市居民贫血患病率为18.2%(男性13.4%,女性21.5%),农村贫血患病率为20.8%(男性16.7%,女性24.0%)。农村男女贫血患病率均高于城市(P<0.01)。六类地区居民贫血患病率比较,大城市居民贫血患病率最低,三类农村居民贫血患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以缺铁大鼠为模型研究了甘氨酸亚铁改善营养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体重5 0 (6 0克二级雌性断乳Wistar大鼠,给予低铁基础饲料耗空3周后,经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红蛋白含量,按尾血血红蛋白含量,把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给予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甘氨酸亚铁组和乳酸亚铁对照组,实验期为4周,测定动物生长发育指标和缺铁性营养性贫血相关指标。结果 补充甘氨酸亚铁显著改善大鼠生长,补充组的终体重和净增重显著高于低铁对照组;甘氨酸亚铁显著升高贫血大鼠的血红蛋白水平,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水平显著降低,补充甘氨酸亚铁组的脾脏铁含量和总铁含量均显著高于低铁对照组,并且与相同剂量的乳酸亚铁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甘氨酸亚铁作为一种较理想的补充铁的营养强化剂,可明显改善缺铁性营养性贫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利用2002年全国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建立我国婴幼儿喂养指数,评价喂养情况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喂养方式,选择母乳喂养、是否用奶瓶喂养、膳食多样性、食物频率等变量,建立喂养指数评分体系,评价喂养指数评分与年龄别体重(WAZ)、年龄别身长(HAZ)和身长别体重(WHZ)关系。结果城乡婴幼儿喂养指数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1),随着婴幼儿月龄的增加,喂养指数评分显著增加(P<0.05),喂养指数得分与WAZ、HAZ和WHZ显著相关(P<0.05)。结论喂养指数可以作为一项综合判断婴幼儿喂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补充微量营养素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浙江省仙居县某所小学在校9~12岁小学儿童,经常规健康体检,将健康儿童220名,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微量营养素补充组,服用多种微量营养素片,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组,补充期为6个月。试验前和结束时,测定血清视黄醇和25 (OH)D3 含量,进行维生素B1、维生素B2 和维生素C的4 h尿负荷试验。 【结果】 干预试验前后,补充组与对照组儿童的血清视黄醇含量、维生素A缺乏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 0.05)。试验结束时,两组儿童的血清25 (OH)D3 水平都比干预试验前显著降低,但是对照组降低的幅度显著大于补充组(P<0.001),并且补充组试验后的降低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补充组儿童的4 h负荷尿中维生素B2 和维生素C排出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补充组维生素C的增加值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能维持儿童的血清25 (OH)D3 水平在适宜范围,改善儿童的维生素B2 和维生素C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