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1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219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73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574篇
内科学   297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228篇
外科学   526篇
综合类   1448篇
预防医学   510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546篇
  11篇
中国医学   623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刺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TNF-α和IL-4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发病的关系,从细胞因子水平研究针刺疗法对本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建立大鼠EAN动物模型,观察大鼠发病率及致病程度,针刺组取腰。夹脊、足三里、悬钟穴,药物组用泼尼松灌胃给药。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的TNF-αa和IL-4的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TNF-α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针刺组和药物组均能降低TNF-α的含量,使其水平接近正常,尤以药物组抑制作用明显。IL-4的含量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提示本病存在Th1/Th2细胞因子间的失衡,其中以Th1型细胞占优势。针刺主要是通过抑制TNF-α等Th1细胞,来重建细胞因子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82.
83.
例1女,68岁。因咳嗽、咳痰1月于1996年5月31日入院。近1月来,病人无原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无发热及吞咽困难,在家口服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病后,病人饮食可,消瘦明显。查体:体温36.2℃,脉搏8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6/10kPa,神志清,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腹未见异常。入院疑诊肺癌,行胸部CT扫描:双肺未见异常,食管壁增厚,其内见软组织影,疑诊食管癌,行X线钡餐检查:食管中下段示约12cm的充盈缺损,粘膜破坏,有小龛影;食管镜咬检病理示:鳞癌,确诊食管癌。例2男,63岁…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P物质(SP)作用于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鼻粘膜引起的离子分泌改变导致的上皮表面短路电流(Short-circuitcurrent,Isc)的变化。方法以鸡蛋清蛋白致敏大鼠后,用Uss-ing室技术测定鼻粘膜上皮表面短路电流。并观察神经激肽受体(NK1)拮抗剂CP96345、组胺H1受体拮抗剂吡拉明、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和河豚毒素对SP的阻断作用。结果经SP刺激,致敏大鼠鼻粘膜表面Isc显著增高。经四种物质预处理均能显著阻断SP引起的Isc变化。结论SP经感觉神经末梢释放后,可引起上皮表面离子电位变化、上皮通透性增高等一系列鼻粘膜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85.
刘涛  施畅人 《天津中医药》2005,22(2):172-173
“醒脑开窍”针法(以下简称“醒法”)为石学敏院士创立的治疗卒中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对卒中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深入,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科研人员以“醒法”治疗缺血性脑病为题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从而奠定了系统完整的“醒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科学基础,对阐释针刺治疗中风病的机制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6.
柴莪退热栓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柴莪退热栓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属卫分证、卫气同病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外感高热卫分证、卫气同病证证候与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将患者 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柴莪退热栓和消炎痛栓塞肛,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柴莪退热栓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7.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活内部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面实行岗位聘用合同制和结构薪金分配制,建立契约化管理的用人模式,全员实行内部分配办法,最大程度地实行量化考核。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有效地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打破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改革不合理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使医院各项制度能顺应医院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88.
人口死亡率的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 GM( 1,1)模型对十堰市城区人口的死亡率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经检验模型拟合精度高 ,外推预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89.
轮状病毒肠炎是我国婴幼儿秋冬季节常见的病毒性腹泻病,并常常伴有肠道外表现。为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对心肌的影响,我们于2 0 0 2年10月—2 0 0 3年2月对在我院住院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来自在我院住院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个月~1岁2个月,病程7d以内。同时设对照组30例,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1 2 诊断标准 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标准为排便次数增多,排黄色稀水样便或蛋花样便,无黏液及脓血,大便轮状病毒抗体检测为阳性。2 检测方法2 1 …  相似文献   
90.
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娩镇痛争议较多,其方法、用药趋向多样化,灵活化。硬膜外镇痛效果好,运动阻滞轻;蛛网膜下腔一硬膜外联合镇痛用药量小,起效快,可灵活掌握镇痛时问;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可按需给药,降低医护工作量。硬膜穿破是最常见并发症,某些因素可降低其风险及危害。分娩镇痛对产程和分娩结果的影响仍有争议,多数研究认为分娩镇痛延长产程,但不增加剖宫产及器械助产率。良好的分娩镇痛可以改善新生儿酸碱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