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IL-6对脑缺血后大鼠海马及纹状体神经细胞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大鼠大脑中动脉区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中海马 Fos的表达及 IL- 6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 :经侧脑室注射 IL- 6后大鼠海马及纹状体神经细胞 Fos的表达明显低于单纯缺血再灌注动物组。表明 IL- 6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及纹状体神经细胞 Fos表达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 IL- 6可能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选取地塞米松和P物质分别代表内分泌和神经因素,研究了它们单独作用及共同作用时对L4、L5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Ⅰ、Ⅱ层CGRP免疫反应性的影响,并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处理;同时用热板测痛法测量了痛阈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地塞米松尾静脉注射后痛阈升高,L4、L5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Ⅰ、Ⅱ层CGRP免疫反应减弱,提示地塞米松可能有抑制痛觉信息一级传入的作用;②P物质鞘内注射后痛阈降低,L4、L5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Ⅰ、Ⅱ层CGRP免疫反应增强,P物质可能有促进痛觉信息一级传入的作用;③地塞米松和P物质共同作用后痛阈有所降低,L4、L5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Ⅰ、Ⅱ层CGRP免疫反应强度介于二物质单独作用之间,似乎二者的作用发生了“中和”,但免疫反应仍较对照组增强。结果提示痛觉的一级传入可能受神经-内分泌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方法研究了雌性大鼠延髓和脊髓内雌激素受体(ER)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mGluR1)的分布与共存,以探讨在受体水平神经与内分泌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链霉亲和素ABC法显示ER免疫反应产物呈棕色,mGluR1免疫反应产物呈蓝黑色。ER和mGluR1在脊髓和延髓有广泛的分布:在脊髓的颈、胸、腰段,ER分布于腹角、背角和侧角;mGluR1的分布与ER相似,但以腹角和背角较为丰富。在延髓,ER分布于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和网状结构;mGluR1的分布与ER相似,但在数量上有差别。此外,在延髓和脊髓ER和mGluR1广泛共存于许多神经细胞内,即存在着双标细胞。结果提示:雌激素和谷氨酸可通过共存于同一神经细胞的受体,进而在信使、基因和转录水平相互作用,调节神经细胞的机能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 -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与癫痫发病及其与胶质细胞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 1 生理盐水对照组, 腹腔注射与致痫剂等容量的生理盐水; 2 戊四氮(PTZ) 组, PTZ 60mg/kg腹腔注射后2、4、8、12 h取脑, 每个时间点、每项检测各8 只。①采用行为学观察方法观察大鼠的行为表现; 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 显示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 含量的变化; ③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匀浆后细胞周期素D1 (cyclin D1) 表达的变化; ④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匀浆及脑脊液中IL -1β、TNF -α含量的变化。结果 PTZ组大鼠在注射PTZ 1~2 min后出现癫痫发作, 而对照组无癫痫发作; 注射PTZ 4 h后GFAP含量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GFAP表达明显增强(P<0 .05); 注射PTZ 2 h后cyclin D1 表达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IL- 1β、TNF- α在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匀浆及脑脊液中的含量在注射PTZ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 大鼠癫痫发作时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 胶质细胞增殖并合成和分泌IL -1β、TNF -α等细胞因子, 从而促进癫痫的发生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揭示马桑内酯(CL)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Ast)条件培养液(ACM)对大鼠脑内谷氨酸(Glu)及其受体GluR2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只)和CL组(32只),对照组侧脑室注射未加任何刺激物的ACM 10μL,CL组侧脑室注射CL激活的ACM 10μL;按注射后取材时间不同又分为2h、4h、8h和12h四个亚组,对照组每亚组4只,CL组每亚组8只.观察两组大鼠的行为表现,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脑内Glu和GluR2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脑内GluR2含量的变化.结果 CL组大鼠有痫样发作,而对照组无痫样发作;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CL组皮质和海马区Glu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4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L组皮质和海马区GluR2的表达较对照组弱,4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L组4个时间点的GluR2表达均较对照组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激活的ACM能显著增强脑内神经元Glu的表达,降低GIuR2的表达,进而诱发癫痫.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海马逐渐成为近来研究癫痫发病的重要区域,细胞因子中的白细胞介素2(intedeukin-2,IL-2)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因子。同时又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神经调质。在体及离体的研究证实:脑内存在IL-2及IL-2R,IL-2能影响下丘脑.垂体轴的功能,并能引起行为及脑电图的改变,IL-2与癫痫发病的联系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中IL-2与癫痫发病之间的关系。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2-01/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脑研究室完成。健康成年Wistar大鼠52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00~250g,实验前均饲养于安静、无强光刺激的环境中。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侧脑室注入马桑内酯(coriari laetone,CL)2μL,生理盐水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然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海马IL-2的免疫反应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实验中大鼠的行为及脑电图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实验组大鼠侧脑室注射CL过程中即诱发癫痫,且测到痫性脑电图,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无癫痫症状且未记录到痫性脑电图;实验组大鼠海马IL-2免疫反应性较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强(P&;lt;0.01),表现在海马CA1,CA2,CA3区细胞数目增多,突起及其分支增多,着色明显加深;而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gt;0.05)。结论:IL-2参与癫痫的发病过程,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一个神经元同时受到免疫,神经内分泌物质调节的可能性,在大鼠舌下神经核的两张相邻切片上一张切片用PAP法与SABC法相结合,显示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0和孕激素受体(PR),另一张用SABC法显示代谢型谷氨酸5亚型受体(mGluR5)。结果表明,在舌下神经核的IL-2R/PR双标切片上,可见3类阳性反应细胞,IL-2R免疫反应单标细胞,PR免疫反应单标细胞,IL-2R/PR免疫反应双标细胞,后者约占舌下神经核阳性反应细胞的45%,在另一张相邻的显示mGluR5的切片上,有较多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将两张相邻切片的照片进行对合检查证明,在大鼠舌下神经核存在IL-2R/PR/mGluR5三类物质受体共存的神经元,它们约占IL-2R/PR双标细胞总数的25%,提示免疫,神经,内分泌物质可能通过共存于同一神经元上的相应受体共同调节神经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心导纳微分环(CADL)、肺导纳微分环(PADL)诊断瓣膜病。方法:选择经彩色超声多普勒,MRI检查确诊的瓣膜病患者60例,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的患者30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30例,对他们进行CADL和PADL的检测,结果:60例瓣膜病患者中有51例的CADL或PADL环形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率占85%,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者的15例中有12例CADL的Ⅰ相面积减小,有些还出现离心支切迹,Ⅲ相面积增大,Ⅴ向左移且面积增大,环形变异率为80%,二尖瓣狭窄者的15例中有14例,PADL的Ⅰ相面积减小,Ⅲ、Ⅴ相面积增大,环形变异率占9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的20例中有17例CADL的Ⅰ相末尾切迹明显,Ⅰ、Ⅲ相面积增大,环形变异率为85%,主动脉瓣狭窄者的10例中有8例CADL的Ⅰ相面积减小并出现离心支切迹或双峰,Ⅴ向左移且面积增大,环形变异率占80%。结论:上述结果提示我们,CADL,PADL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新兴检测技术,在瓣膜病的诊断上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s of chloroquine on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and Cyclin D1 in hippocampus and cerebral cortex of rats with seizures induced by pentylenetetrazole (PTZ) were observed in the present study. Forty-eight male adult Sprague-Dawle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chloroquine intervening group, and PTZ group. The behavior and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GFAP and PCNA were exam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content of Cyclin D1 in hippocampus and cerebral cortex was inspected with Western blot. The results showed no seizure activity in the control group, severe seizure activity in the PTZ group (Ⅳ - Ⅴ degree), and slight seizure activity ( Ⅰ -- Ⅲ degree) in the chloroquine intervening group (P〈0.05). EEG recordings showed no epileptic spikes in the control group, high amplitude with fast frequency in the PTZ group, low amplitude and slow frequency in the chloroquine intervening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GFAP and the positive index of PCNA in the PTZ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P〈0.01, respectively). No differences in GFAP expression and PCNA index were observed between chloroquine intervening and control groups (P〉0.05). The content of Cyclin D1 in hippocampus and cerebral cortex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TZ group than in control and chloroquine intervening groups (P〈 0.05). Therefore, it is considered that chloroquine, by inhibiting the functions and proliferation of glial cells in the hippocampus and cerebral cortex, can alleviate the seizure activiti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loroquine may be an ideal anticonvulsant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epilepsy.  相似文献   
20.
在腹腔注射马桑内酯所致的大鼠慢性点燃癫痫模型上 ,应用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蓖麻凝集素 - 12 0(Ricinus comm unis agglutinin- 12 0 ,RCA- 1)对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小胶质细胞及其形态学进行凝集素组化研究。结果显示 ,慢性癫痫大鼠小胶质细胞无序排列、散乱分布。小胶质细胞增生显著 ,RCA- 1受体表达增加 (P<0 .0 1) ,细胞体积增大 ,多数呈高度分枝状、多边形或圆形。表明在慢性癫痫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有小胶质细胞的持续激活 ,胶质增生 ,功能活跃 ,这可能与癫痫的反复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