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2003-03-2009-04我院采用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入路椎管内神经鞘瘤显微手术切除21例,术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12例,年龄13~77(平均42.1)岁.颈段3例,颈胸段3例,胸段5例,腰段10例.病程1周至1 a.6例颈段和颈胸段占位表现为单侧上肢麻木疼痛及双下肢肌力不同程度下降,5例胸段占位表现为双下肢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障碍和(或)括约肌功能障碍,10例腰段占位表现为单侧腰腿痛,1例骶管神经鞘瘤仅表现为排尿无力尿潴留.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探讨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肾动脉假性动脉瘤(RAP)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03年7月至2010年5月,肾细胞癌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464例,术后发生RAP 5例(1.1%)。均为男性,左侧2例,右侧3例。对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法、RA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的解剖学特征按照肾脏测量评分系统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5例RAP肾脏测量评分总分8 ~ 10分,属中、重度复杂性肿瘤。肿瘤直径3.6 cm,平均2.5 ~5.0 cm(直径评分1 ~2分)。4例呈外生性生长,其中3例≥50%肿瘤体积位于肾实质内(外生部分所占比例评分2分),1例为完全内生性肿瘤(外生部分所占比例评分3分)。肿瘤与肾集合系统的距离均≤4 mm(距离集合系统或肾窦评分3分)。4例肿瘤跨越肾极线和(或)肾中轴线(位置与极线关系评分3分),1例位于下极线下方(位置与极线关系评分1分),但肿瘤靠近肾门。5例术后3 ~23 d,平均12 d,发生肉眼血尿和不同程度贫血,4例伴有背部疼痛,2例有明显低血容量表现,分别输血1000 ml和1800 ml。增强CT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显示RAP主要来源于肾段动脉分支。4例经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愈(3例栓塞1次,1例2次),1例栓塞治疗失败行患肾切除。随访12 ~30个月,平均21个月,5例肾功能正常,RAP无复发。 结论 肾部分切除术后迟发血尿的患者均应警惕RAP的可能性。肿瘤位置及其与肾段动脉分支的关系可能是发生RAP的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病例、仔细缝合血管断面和肾实质可减少RAP的发生。早期选择性动脉栓塞是RAP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差异.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7岁-82岁,平均65.3岁.所有病例均为初次置换.髋关节置换方式包括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通过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的红细胞压积计算所有患者的总失血量,减去显性失血部分后为隐性失血量.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两组间、全髋关节置换两组间在身高、体重、年龄及显性失血、隐性失血、术后失血、总失血量方面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关节置换组在身高、体重及隐性失血、术后失血、总失血量方面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患者年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显性失血量间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结论不同方式的髋关节置换术在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但均存在明显的隐性失血.因此髋关节置换术后3日内需密切监测血红蛋白的动态变化和临床表现,及时补充异体血.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a)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裸小鼠20只,皮下接种DU145细胞,随机分成用药组和对照组。于癌细胞种植第2天起,对照组每天喂饲0.9%氯化钠溶液,用药组每天喂饲冬凌草甲素15mg·kg-1·d-1。记录用药第2~7周末时移植瘤的平均体积。7周后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周期的p16基因、细胞增殖转化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免疫逃逸相关因子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用药组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第3周末至第7周末的移植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值均<0.001)。第7周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的生长抑制率达到58.12%。7周后,对照组p16mRNA的平均相对表达量为0.46,低于用药组的0.95;对照组IL-6mRNA的平均相对表达量为0.33,高于用药组的0.02;对照组IDOmRNA的平均相对表达量为0.08,而用药组均无明显条带,无法计算相对表达量。结论冬凌草甲素可以显著抑制DU145肿瘤的生长,提示该药对AIPCa有抗癌活性。冬凌草甲素可能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减少其免疫逃逸,以及下调IL-6等抑制AIPCa的生长。  相似文献   
46.
[摘要]目的:探讨比卡鲁胺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间,以我科收治的不能根治的52例前列腺癌患者为对象,全部患者至少符合下述1个条件:高龄体弱、局部肿瘤浸润膀胱颈或精囊无法手术切除、伴有骨转移或盆腔淋巴结广泛转移。患者口服比卡鲁胺50 mg,qd,结合手术或药物去势,每月随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血常规、肝肾功能,连续治疗12个月之后,根据PSA水平采用间歇治疗。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及肿瘤消退情况。结果:开始治疗后,52例患者的PSA均下降。随访1年时,有45例达到0.1 ng&#8226;mL-1以下;另外7例下降不满意,采用其他治疗。无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而停药的患者。随访至发稿时,46例存活,3例死于前列腺癌进展,3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比卡鲁胺结合手术或药物去势治疗不能根治的前列腺癌,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症状,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7.
方冠毅  刘宇军  覃雄楚 《广西医学》2010,32(11):1461-1462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失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脊柱通用型内固定器Ⅲ型(GSS-Ⅲ)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失稳11例。结果11例患者随访7个月至2年,采用JOA标准评定效果,术前JOA评分平均5.6分,术后平均13.9分,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GSS-Ⅲ治疗多节段腰椎失稳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8.
刘宇军 《广西医学》2009,31(12):1845-1846
目的探讨3D内固定加360°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54例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或双侧椎板扩大减压,椎间盘髓核切除,3D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或自体髂骨360°植骨融合手术,使用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54例患者复位率90%,JOA评分明显提高,无断钉,54例均达到融合。结论关节突关节的彻底减压是关键,3D内固定器材复住固定加360°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49.
3D复位固定加360°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3D内固定加360°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54例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或双侧椎板扩大减压,椎间盘髓核切除,3D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或自体髂骨360°植骨融合手术,使用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54例患者复位率90%,JOA评分明显提高,无断钉,54例均达到融合.结论 关节突关节的彻底减压是关键,3D内固定器材复位固定加360°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50.
正孙中庭,自幼深受家庭艺术收藏的熏陶,爱好摄影。5岁起,便随家人游历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地他都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甚感兴趣,并有意识地主动用相机不断地拍摄创作素材,从全自动相机到专业相机熟练操作,优秀作品纷呈,视觉新颖,17岁即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