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8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167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747篇
内科学   233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156篇
综合类   1068篇
预防医学   394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451篇
  7篇
中国医学   417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总称,近年来,患病率明显增加,为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喘息性疾病的关系,我科于2002年3月-2003年9月对住院的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了支原体检测,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陈良光  任洁  刘娟 《现代医学》2007,35(4):324-32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总胆固醇≥6.0 mmol.L-1、伴或不伴甘油三酯≥2.0 mmol.L-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96 mmol.L-1的老年患者280例,给予辛伐他汀10 mg.d-1口服,于用药第4、8周分别测定血脂、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并仔细询问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期间少数患者出现消化道及一过性转氨酶增高等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调脂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3.
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内高等院校开展大型医学影像设备计量教学的现状,探讨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优势及其与医学计量人才培养需求的内在联系,阐明了高等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展大型医学影像设备计量教学的必要性;并分别从课程建设、教学设计、教材建设、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对策,有望为高等院校开展大型医学影像设备计量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34.
针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线上教学面临的诸多难题,本研究采取线上直播+操作视频+虚拟实验的授课模式,通过操作视频和虚拟实验弥补了操作上的缺口;考核模式采用紧扣操作流程的主观型思考题+实验设计+文献综述(围绕传统实验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临床检验重头技术或新技术,如质谱分析、荧光定量PCR、G实验等展开)的模式,从而可以较大限度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创新性思维等能力。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线上实验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表明大部分学生学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究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1β-HSD1)基因敲除对小鼠整体代谢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为遗传背景的野生对照组及11β-HSD1基因敲除组各15只小鼠高脂喂养20周,代谢笼评估能量代谢,行为学评估观察小鼠认知功能,电镜评估海马体的线粒体结构,免疫荧光及PCR确定其认知功能、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及炎症基因的变化。结果:11β-HSD1基因敲除能够提高高脂喂养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改善握力,改善海马体的微结构、线粒体含量变多,认知相关基因、线粒体呼吸功能相关基因上调,炎症相关基因改变。结论:11β-HSD1敲除后高脂饮食喂养小鼠认知功能显著改善,握力显著提高,可能是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脂肝宁在预防大鼠脂肪性肝炎过程中热休克蛋白(HSP) 60、70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脂肝宁大、小剂量组、熊去氧胆酸组、病理模型和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和35%乙醇 10 mL/kg,2次/d灌胃,防治组同时给予药物预防。于第9周末处死大鼠,分别进行 ⑴ 肝组织切片常规HE染色,观察炎症反应;⑵ 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热休克蛋白60、70的表达情况;⑶ 透射电镜下观察肝细胞及炎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⑴ 光镜下脂肝宁大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组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显著低于病理模型组 (P<0.05)。⑵ 脂肝宁大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组中肝组织HSP70的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病理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脂肝宁大剂量组中HSP60的表达显著多于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⑶ 脂肝宁大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组肝细胞超微结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内无明显脂滴,线粒体嵴排列较整齐。结论: 脂肝宁、熊去氧胆酸对乙醇加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提高热休克蛋白60、70的表达可能是其防治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7.
1临床资料   患者,女, 40岁,因乏力、纳差、皮肤黄染,于 1998年 5月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心肺 (- ),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痛 (+ )。实验室检查 ALT 368 U/L, Tbili 455.4 umol/L, ABC联检 (- ),凝血酶原时间 15秒 (正常对照 12秒 ), CT示脾大,诊断为病毒性肝炎 (病原未定 )急性黄疸型。入院后给予静滴茵枝黄注射液 20 ml加 10%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每日 1次,于入院第 2日静滴 4小时患者发热,体温达 40. 2℃,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经物理降温,口服消炎痛后热退,无任何不适,后 2日均有类似发热,…  相似文献   
38.
<正>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00年1月~2001年2月,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炎的患儿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龄4~14岁。1.2 临床表现 43例患儿有头痛、恶心、发热,腮腺或(和)颌下腺或(和)舌下腺肿胀,可为单侧或双侧,发病2~6d出现脑炎并发症。27例脑膜刺激征阳性。  相似文献   
39.
<正> 患女,61岁,以左肋下及背部疼痛20d加重伴出水疱9d入院。患者20d前劳累后左肋下及背部疼痛,并出现胃部饱胀不适感,外院按“胃炎”、“背部扭伤”给以对症治疗,效果不佳。9d前左乳房下有簇集米粒大水疱,疼痛加剧。查体:左乳房下有族集米粒大小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澄明,部分水疱融合成黄豆大。胸骨上窝处、右侧大阴唇处,左右肩胛骨处均见3~5个米粒大水疱成簇排列,互不融合,疱周有大片红晕。实验室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T_348%,T_423%,T_822%,T_4/T_80.05,均小于正常对应值。临床诊断:泛发性带状疱疹。给以无环鸟苷750mg静滴,1次/d,共10d;干扰素100万U肌注,1次/d,共7d。并予增强免疫,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配合局部皮损  相似文献   
40.
双子宫、双阴道畸形多见,一侧阴道闭锁致经血潴留者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15岁,学生。因肛门坠胀痛2a,加重2个月,于1997年10月11日入院。既往身体健康。2年前月经来潮,行经及周期正常。时有肛门胀痛,未检查,肛门部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