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26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76篇
药学   95篇
  4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平滑肌瘤组织内皮抑素、内皮祖细胞(EPC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4例正常子宫内膜、68例子宫肌瘤和9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内皮抑素及EPCs的表达,评价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期及病情发展的相关性。结果①内皮抑素蛋白的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平滑肌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内皮抑素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和子宫平滑肌瘤组。②子宫内膜癌CD34 EPCs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平滑肌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③临床期别越高,内皮抑素的表达越高,内皮抑素表达与临床手术分期相关(P<0.05)。④临床期别越高,组织分化越差,EPCs表达越高。临床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肌层浸润均与CD34 EPCs表达有关。⑤内皮抑素与EPCs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708,P<0.01),内皮抑素水平越高,EPCs表达越多。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内皮抑素和CD34 EPCs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曾被常规治疗且经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管控后的长期慢性疾病(慢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情况.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对无特定运动习惯的健康人20名(正常对照)、仅常规治疗未强化管控的长期慢病患者20例(未强化管控组)及常规治疗且经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管控的长期慢病患者20例(强化管控组)行静息桡动脉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定量分析安氏Ⅲ类错患者咀嚼肌在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的肌电活动特点及其与颅面形态的相互关系。方法 :从我院正畸科门诊咨询人群中 ,根据安氏Ⅲ类错患者的纳入标准选择受试者 2 1名 ,平均年龄 12 .3岁 ;根据个别正常组纳入标准选出 2 0例 ,平均年龄 12 .8岁作对照。使用美国Myotronic公司生产的K6 I型口颌系统功能检查仪中的肌电仪作EMG记录。对每一位受试者同时记录左、右侧颞肌前份和嚼肌在牙尖交错位的最大自愿紧咬 (MVCMaximumVoluntaryClenching)的EMG。并拍摄X线头侧位片 ,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ICP位时 ,安氏Ⅲ类受试组的左、右侧嚼肌的EMG肌电值均小于安氏I类受试组 (P <0 .0 5 ) ;而两组在ICP位时 ,颞肌前份均有较明显的肌电活动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安氏Ⅲ类错ICP位的咬肌及颞肌前份EMG平均电压均与PP GoGn呈负相关关系 ,而颞肌前份的EMG平均电压与SN MP负相关 ,与NBa PtGn正相关 ;咬肌的EMG平均电压与L1 MP负相关。结论 :个别正常人与安氏Ⅲ类错患者颞肌前份的EMG值无显著性差异 ;安氏Ⅲ类错患者的嚼肌EMG值低于个别正常人 ;咀嚼肌功能状况对颅颌面形态有一定的影响 ,咀嚼肌功能强大 ,则面部呈短面形趋势 ,反之 ,面部有长面形趋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解凝散治疗颈椎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将颈椎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20例,口服NSAIDS药物配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剂外搽患处,B组20例单独使用针刀治疗,C组20例针刀联合解凝散治疗,持续治疗4周,观察各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各组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好转(P0.05);症状及体征评分C组优于其他2组(P0.05);有效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解凝散治疗颈椎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进行对比观察,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两组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33.33%),两组相比:P=0.028;治疗组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治疗后的康复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70.00%)。两组相比:P=0.020。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采用梭柱型或圆柱型区段切除对保乳切缘肿瘤残留的影响,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寻找一种兼顾两种方法优点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于行乳腺癌保乳术的入组患者分别采用梭柱型保乳区段切除术(A组)或圆柱型保乳区段切除术(B组),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标本切缘的肿瘤残留情况;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保乳术后乳腺外观的满意度调查,进而寻找最佳的手术方式,以确保在完全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手术对正常腺体的副损伤.结果 A组标本侧切缘、乳头对侧切缘的肿瘤残留患者数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标本乳头近端切缘的肿瘤残留患者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4.11,P<0.05).术后1年A、B组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半年满意度调查显示,B组患者对于乳腺外观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x 2=4.02,P<0.05).结论 在肿瘤安全性方面,梭柱型保乳区段切除术优于圆柱型保乳区段切除术,但却比后者有更大的副损伤.乳腺癌保乳术乳头近端切缘有必要切至乳头下方,而乳头对侧切缘以及侧切缘只要切至肿瘤旁开1 cm即可,不需要过多切除远端腺体.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对心率、心律、心脏血液供应以及血压的影响,为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提供更安全有力的保证。方法:在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前30min、术中及术后30min均采用Holter心电监护仪对心脏进行监测,并配合血压监测。结果:术中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律失常偶有发生,心脏血液供应在老年患者中有所改变。结论: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对被手术者心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明显,在高血压、冠心病以及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中亦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8.
陈欣  周敏  冯静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7):615-616
<正>冠心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从而成为"人类的第一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了解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父母对疾病认知和心理状况,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0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对80名患儿父母的疾病认知和态度以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父母对血管瘤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差,对待患儿罹患疾病存在震惊、内疚等负性心理;但所有父母都认为应该早期治疗疾病,88.8%的患儿父母有信心坚持治疗;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父母的焦虑和偏执、人际关系和恐怖因子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的父母对血管瘤疾病的认知和态度存在差异,而患儿父母的疾病认知和态度又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医护人员应针对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父母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干预,通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其调整心态,指导他们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帮助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